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五周年座談會昨舉行。(本報記者黃嶸攝)
廈門日報訊 (記者 藍碧霞)“撫今追昔,我們深感振奮而自豪;鑒往知來,我們倍感使命光榮而重大。”昨日下午,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5周年座談會舉行,各界代表齊聚一堂,重溫經濟特區的奮斗歷程和寶貴經驗,團結動員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牢記使命、接續奮斗,開啟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裴金佳出席座談會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道溪,市政協主席張健,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莊稼漢,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陳家東等市各套班子領導,駐廈部隊領導李澤華,陳修茂同志,以及鄒爾均、洪永世、洪華生、李秀記、蔡望懷等部分在廈省市級老同志,市法院、市檢察院、廈門海事法院領導,各區、各開發區、市直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省部屬駐廈單位負責同志,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各時期的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座談會由莊稼漢主持。
與會人員觀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回顧短片。鄭金沐、劉國深、陳思林、曾麗霞、馮鴻昌、林建、熊衍良等各界代表在會上作了精彩發言。
裴金佳在講話中,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向長期關心支持廈門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各級領導,各兄弟省區市和全國人民,駐廈單位,部隊武警官兵以及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各個不同時期為經濟特區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特區建設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裴金佳說,廈門經濟特區從創辦到發展,開拓前行的每一個腳步,始終傾注著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關懷和悉心指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都對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事業十分關懷,對廈門的改革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殷切囑托。歷屆省委省政府對廈門的發展始終十分關心、大力支持。這一切,都為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有力保證了經濟特區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破浪前行。
裴金佳說,35年來,歷屆廈門領導班子和廣大經濟特區建設者們深入貫徹中央設立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努力探索科學發展之路,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積極主動服務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堅持不懈加強黨對經濟特區建設事業的領導,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廈門經濟特區35年的巨大變化,雄辯地證明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是完全正確的,中央作出興辦經濟特區的偉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雄辯地證明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裴金佳分析了當前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新考驗。他說,新起點上,經濟特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排頭兵使命沒有變,但內涵更新、要求更高、任務更重。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戰略目標,吹響了新起點上經濟特區接續奮斗、再創新業的進軍號。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就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探新路,率先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率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為國家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就要努力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上作示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構筑發展新優勢,加快打造以創新驅動為主引擎的增長動力機制,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更好地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要努力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建新功,繼續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上率先試驗,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就要努力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走前列,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激發社會活力,持續為群眾謀福利、辦實事;就要努力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樹標桿,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牢記黨的宗旨,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守住廉潔自律底線,鍛造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紀律過硬的經濟特區干部隊伍。
昨晚,廈門還舉行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5周年文藝晚會,以精彩的節目重溫往昔崢嶸歲月,煥發干事創業激情,向經濟特區的建設者致敬,為廈門的未來放歌。市各套班子領導與社會各界代表觀賞了晚會。
牢記使命 接續奮斗 再創經濟特區新輝煌
——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6年12月26日)
裴金佳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召開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5周年座談會,目的是重溫特區的奮斗歷程和寶貴經驗,團結動員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牢記使命、接續奮斗,開啟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撫今追昔,我們深感振奮而自豪;鑒往知來,我們更倍感使命光榮而重大。剛才,鄭金沐等7位同志,結合親身經歷和工作實際,作了很好的發言。他們有的直接參與了特區的領導工作,有的長期奮戰在特區建設的一線,有的對經濟特區發展歷程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他們身上,都有著鮮活的特區印跡,都有著生動的特區故事。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再次體會到特區建設者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經濟特區事業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
經濟特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肩負著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闖關探路、創造經驗的崇高使命。廈門經濟特區從創辦到發展,開拓前行的每一個腳步,始終傾注著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關懷和悉心指導。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創辦經濟特區的倡導者和決策者鄧小平同志于1984年2月,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關鍵時刻親臨視察指導,并親筆題寫了“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輝題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特區人不斷開拓進取、奮勇前進。小平同志親自提議和推動廈門經濟特區范圍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廈門全島、探索實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為特區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江澤民同志親自參與籌建經濟特區,多次蒞臨廈門視察,親自出席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十周年慶祝大會,勉勵我們“大膽探索改革開放經驗,積極發揮對臺工作的重要作用,努力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胡錦濤同志先后兩次親臨廈門視察指導,充分肯定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取得的成績,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經驗,繼續開拓進取,不失時機地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更好地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習近平總書記曾直接參與和領導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初期的改革開放實踐,為特區現代化進程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領導制定了《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特區發展描繪了十分前瞻的藍圖,至今仍有重要實踐指導價值。在廈門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經常深入農村、深入基層,到廈門最邊遠、最貧困的老區山區村白交祠村和軍營村訪貧問苦,展現出了特區開拓者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的優秀品質,集思廣益、深入細致的工作作風,關心困難群眾、與人民同甘共苦的為民情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到省里和中央工作之后,仍時常牽掛廈門的建設發展,多次視察廈門,對廈門工作給予強有力的指導。2002年6月來廈門調研,作出了廈門要加快跨島發展的重要指示,明確了“四個結合”的戰略思路。2010年9月來廈門考察,指示廈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各項改革,以更寬的視野擴大對外開放,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2014年11月來閩考察時指出,要重點抓好廈門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等改革試點,發揮先行先試優勢,試出經驗和成效。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美國波音公司,在登上一架即將交付廈門航空的波音787“夢想飛機”時,還動情地回憶起三十多年前參與廈航組建和初創時的點點滴滴,對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殷切關懷溢于言表。
歷屆省委省政府對廈門的發展始終十分關心、大力支持,明確要求廈門在全省發展大格局中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這一切,都為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有力保證了經濟特區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破浪前行。
35年來,歷屆廈門領導班子和廣大特區建設者們深入貫徹中央設立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以“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和拼勁,勇敢擔負起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探路的崇高使命,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
——我們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牢記特區使命,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率先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實現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在國企改革、開放市場、社會治理等諸多領域創造了一系列全國率先,第一個利用外國貸款建成機場、港口、通訊等基礎設施,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等等,探索形成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經驗,較好發揮了特區改革“試驗田”和開放“窗口”作用。
——我們努力探索科學發展之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發展的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35年間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飛躍,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年均分別遞增16.4%和20.4%;城市建成區擴大了7倍以上。堅持發展為民、民生優先,促進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遞增15.1%和13.5%,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質量保持全國前列,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廈門特點的科學發展之路。
——我們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堅持不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四次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持續加強社會綜合治理,三次蟬聯“全國綜治優秀地市”稱號,捧回綜治最高榮譽“長安杯”;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大力促進軍民融合發展,九次蟬聯“雙擁模范城”光榮稱號;加強全社會思想道德建設,扎實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弘揚先進文化,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進步、雙豐收。
——我們積極主動服務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致力發揮廈門在對臺交流合作中的獨特優勢,對臺先行先試成果豐碩。在三通直航、經貿合作、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基層政黨交流等方面屢創先行先試之舉,已經從昔日的海防前線一躍成為兩岸同胞往來最頻繁、經貿合作最活躍、各領域交流最熱絡、情感最親近的前沿平臺,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探索了道路、積累了經驗。
——我們堅持不懈加強黨對經濟特區建設事業的領導。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持續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監督和管理,固本強基打造堅強戰斗堡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較好地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始終在特區建設各項事業中發揮著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特區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政治保證。
35年不懈奮斗,35年滄桑巨變。廈門經濟特區35年的巨大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的一個精彩縮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生動詮釋!
廈門經濟特區35年的巨大變化,雄辯地證明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是完全正確的,中央作出興辦經濟特區的偉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雄辯地證明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5年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的殷切關懷、正確領導和悉心指導,離不開歷屆市領導班子與廣大特區建設者齊心協力、開拓奮進,離不開全省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真誠幫助。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長期關心支持廈門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各級領導,各兄弟省區市和全國人民,駐廈單位、部隊武警官兵以及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各個不同時期為特區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特區建設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歷經35年改革開放的洗禮,廈門經濟特區既擁有了在新起點上展現新作為、再創新輝煌的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新挑戰新考驗。當前,全球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中醞釀著深刻變革,世界經濟的復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進一步凸顯。全球利益格局的戰略博弈更趨復雜,各國在搶占發展制高點上展開了新一輪更激烈的競爭。我國經濟發展已步入新常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全方位開放的關鍵期,對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新起點上的改革,已不再是個別區域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而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激烈態勢;已不再是個別領域的單兵突進,而是更加注重系統性、全局性的協同推進;已不再是從增量上“做大蛋糕”的皆大歡喜,而是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利益格局的深度調整。新起點上的開放,已從原先的被動承接世界產業轉移,參與局部國際經濟分工,步入主動引領世界產業升級,重塑全球價值鏈、重構國際經貿規則的嶄新階段;中國已經從過去世界舞臺的“配角”,轉為大步邁向世界舞臺的中心,開啟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全新格局。
新起點上,經濟特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排頭兵使命沒有變,但內涵更新、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了新境界。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首次到外地調研,就選擇了深圳經濟特區,勉勵經濟特區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強國之路、富民之路,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省委、省政府殷切希望廈門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走在前列、探索新路,推動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當好建設新福建的排頭兵,為全國全省大局多作貢獻。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深刻領會中央戰略意圖,深入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著眼于發揮經濟特區服務全局作用,提出了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戰略目標,吹響了新起點上經濟特區接續奮斗、再創新業的進軍號。
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就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探新路。改革開放是特區事業的靈魂,也是與生俱來的使命。要不斷解放思想,繼續弘揚敢為人先的銳氣,勇于沖破舊觀念、舊模式、舊體制的束縛,加大改革攻堅力度,率先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率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為國家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要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圍繞建設“三區一堡”的目標定位,把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更緊密結合起來,對標先進、挖掘潛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不斷提高駕馭新的開放形勢、深度參與國際競合的能力,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把廈門打造成為對內對外雙向輻射的重要樞紐。
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就要努力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上作示范。推進五大發展,是中央作出的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新時期解放思想的總開關,就是樹立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是對新形勢下特區使命的果敢擔當,是發揮經濟特區服務全局作用的具體行動。我們要切實提升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路,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構筑發展新優勢,加快打造以創新驅動為主引擎的增長動力機制,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更好地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新常態,不斷開辟五大發展的新境界。
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就要努力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建新功。要認真貫徹中央對臺工作方針,深刻把握兩岸形勢新變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推進對臺綜合配套改革,繼續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上率先試驗,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更好發揮前沿平臺和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做出更大貢獻。要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與“海絲”沿線互聯互通、產能合作、文化交流等工作,建設“海絲”與“陸絲”無縫對接的樞紐城市。
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就要努力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走前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作為經濟特區,廈門有條件、更有責任在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作示范。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激發社會活力,充分調動方方面面建設特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認真落實“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雙核心”增長目標,隨經濟發展不斷加強和改善民生,持續為群眾謀福利、辦實事,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全國領先的公共服務體系,構筑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網,增強人民的獲得感,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就要努力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樹標桿。黨的建設關乎事業成敗,隊伍素質決定特區興衰。廣大特區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始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一定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深刻明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一定要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不斷提升能力素質,腳踏實地、勇于擔當、真抓實干,展現特區人干事創業的風采;一定要守住廉潔自律的底線,永葆拒腐防變的政治本色,鍛造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紀律過硬的特區干部隊伍。
同志們,朋友們!35年的不懈探索、砥礪奮進,一代又一代的廈門特區人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了今天的輝煌。如今,特區事業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上,我們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征程上,繼續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新業績!
社論
牢記使命上新程 接續奮斗創新業
35年,于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不過是短短的一瞬;35年,于建城600多年的廈門,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時間單元。但是,經濟特區建設的35年,在廈門史冊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深深鐫刻在廈門發展的年輪里,熠熠生輝。
昨天,廈門召開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5周年座談會,回眸走過的激情燃燒歲月,回望踏過的極不平凡的足跡,重溫可歌可泣的奮斗歷程,總結彌足珍惜的寶貴經驗。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裴金佳作了講話,精辟闡明了新使命新目標,吹響了新起點上接續奮斗、再創新業的進軍號。
撫今追昔,我們激情澎湃、豪情滿懷。35年前,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伊始,就擔當起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闖關探路的使命。一段波瀾壯闊的征程,就像一闋豪情天縱的壯歌,在渾厚磅礴的氣場中開啟。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歷屆廈門領導班子和廣大特區建設者,以“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和拼勁,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努力探索科學發展之路,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
廈門35年的滄桑巨變,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的精彩縮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生動詮釋;廈門35年的成功實踐,雄辯地證明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鑒往知來,我們信心百倍、擔當使命。使命,是奮斗的方向;使命,是未來的旗幟。新常態新起點,經濟特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排頭兵的使命,不僅沒有變,而且內涵更新、要求更高、任務更重。習近平總書記勉勵經濟特區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強國之路、富國之路,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我們要牢記使命上新程、接續奮斗創新業。
牢記使命上新程、接續奮斗創新業,需要我們以更大的膽略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走前頭、邁新步。改革創新是特區的根、特區的魂。我們要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阻力所礙,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始終秉持薪火相傳的特區信念、特區精神,繼續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國家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
牢記使命上新程、接續奮斗創新業,需要我們奮力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是廈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具體行動。廈門協同推進“五大發展”綜合優勢明顯,完全有條件、更有責任通過不懈努力,率先建成“五大發展”示范市,在全國發揮引領作用。
牢記使命上新程、接續奮斗創新業,需要我們在服務國家戰略上體現新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我們要深刻把握兩岸形勢新變化,進一步推進對臺綜合配套改革,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更好發揮前沿平臺和橋梁作用。要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海絲”與“陸絲”無縫對接的樞紐城市。
辦好經濟特區的事,關鍵在黨。黨的建設關乎經濟特區事業的成敗。改革開放任務越重,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努力鍛造一支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紀律過硬的特區干部隊伍,凝聚各方力量,爭創一流業績。
風帆啟航再馳騁,大海揚波作和聲。廈門的發展,前承后續;今天的奮斗,必將鑄就明天的榮光。廈門經濟特區事業的接力棒已交到我們手上,我們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牢記使命,接續奮斗,努力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征程上,繼續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新業績!
傳承特區精神 奮斗不忘初心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五周年座談會發言摘登
廈門日報訊 (本版文/本報記者 衛琳 何炳進 本版圖/本報記者 黃嶸)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五周年座談會現場。
三十五載春華秋實,廈門經濟特區騰飛發展。在昨日下午舉行的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五周年座談會上,廈門各界代表深情回顧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光輝歷程。他們中,有長期奮戰在一線的廈門經濟特區建設者,有受益于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企業家,有長期關注研究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專家學者,有親身感受廈門經濟特區發展變化的普通市民,在他們的娓娓講述中,一卷有關廈門經濟特區成長的畫卷緩緩鋪開。
站在新的起點上,交流促共識,目標聚人心,與會代表們都說,要繼續發揚廈門經濟特區建設者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廈門建成“五大發展”示范市,實現廈門經濟特區新的跨越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原廈門市計劃委員會主任鄭金沐:
科學決策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廈門工作時領導制定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他提出根據鄧小平同志1984年來廈視察的講話精神,制定一個發展戰略來指導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很快成立了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辦公室,經過一年半時間的研究,完成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制定和21個專題的研究。
現在回過頭看,《發展戰略》對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制定過程體現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精神,迄今仍對特區建設發展具有指導價值。
《發展戰略》首先明確了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模式,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成為自由港型的特區。自由港的模式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建保稅區,第二步以自由貿易區替代保稅區,第三步才是有限度地全島開放的自由港。其次,明確了廈門城市的定位,提出根據廈門的優勢,要把廈門建成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城市。同時,也明確了廈門產業結構的重點選擇問題,提出以工業為主,兼營旅游、商業、房地產的產業發展方向。確定對外開放、發展對臺關系、改造傳統工業三個帶有全局性意義的戰略重點。
《發展戰略》還提出廈門市政府的機構設置按“小政府大社會”的原則,這種機構設置原則在全國首次提出。另外,還針對國有企業的組織制度、建立經濟特區金融體系、解決資金自由進出、保護生態環境等11個方面問題作出了回答。
《發展戰略》得到了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馬洪教授指出,《發展戰略》對廈門經濟特區制定長遠規劃、近期實施策略,都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為其他地區制定區域發展戰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廈門大學臺研院院長劉國深:
廈門在兩岸的作用不可替代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做臺灣研究有30年的時間,看到廈門跟臺灣的變化,作為一個廈門人,真的感到非常的光榮。很多來廈門參觀交流過的臺灣朋友對我說,廈門在市政基礎設施、市容市貌上一點都不輸臺灣,這座城市像水洗過一樣,非常干凈。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廈門人非常友善,他們說來到這個地方,一點也沒有感覺到來到的是異鄉。這幾年,我還感受到廈門在很多地方發展得甚至比臺灣還要好。
廈門跟臺灣的關系非常密切。5年前,國務院批準廈門在經濟特區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明確提出:“進一步發揮國家賦予廈門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兩岸交流合作中的‘窗口’‘試驗田’和‘排頭兵’作用,為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個人的體會是,中央對廈門經濟特區的期待早已超出經濟層面,廈門要成為吸納海峽兩岸正能量、代表中國未來發展的典范城市。
在海峽兩岸的發展進程中,廈門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廈門人的責任無可推卸。廈門可以成為海峽兩岸中心城市,成為兩岸雙贏的戰略支點城市,成為兩岸融合的試點城市,這個目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奮斗。我們可以認真總結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經驗以及廈門對臺工作的經驗,共同推動“廈金共同生活圈”建設,將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落實在廈金人民共同的生活之中。以實際行動做好兩岸融合的大文章,讓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投向廈門,投向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典范城市!
ABB(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思林: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企來廈
ABB集團是最早在廈投資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之一,于1992年9月在廈門投資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廈門ABB開關有限公司,從此,ABB集團的多家企業在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落戶。我在ABB集團任職21年,很高興見證了ABB集團在廈門經濟特區的成功發展。成功的發展是得益于廈門經濟特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廈門市政府及火炬管委會以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為宗旨,急企業之所急,協調相關管理審批部門,如工商、稅務入駐園區,方便企業。在人才引進、技術革新等助力企業發展的各項事務給予相關的優惠政策并加以指導。
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臨ABB公司,幫助企業解決困難,這是廈門經濟特區的開放意識、親商、愛商的生動體現。環境吸引人才、人才加快企業發展,ABB集團在廈門的發展壯大,不僅帶動了廈門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技術人才的聚集,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輸配電及控制設備企業在廈門投資設廠,已經成為廈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好地幫助企業發展,已成為廈門市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的行動自覺,也因此吸引一批又一批外資企業投資廈門。
如今,廈門已經成為ABB集團在華的重要基地,ABB集團在廈門擁有近4000名員工,2015年本地企業的銷售收入達到89億元(含增值稅),納稅總額達11億元左右。未來,ABB集團將把在廈門的事業做大做強,加強在廈門的產業和技術布局,扎根發展。在經濟放緩的新常態下,ABB集團對廈門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堅信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等各部門的幫助、支持下,ABB集團在廈門的發展會越來越好,繼續秉承“在中國,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戰略,引領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培養高端人才、擔當社會責任,一如既往地為廈門和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文明市民標兵代表曾麗霞:
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作為廈門的老居民,我和廣大市民一樣,真真切切地看到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可喜成就,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廈門經濟特區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廈門在全國最早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全免費,最早實現城鄉居民醫保社保全覆蓋,最早開建保障性住房,最早實行低保殘疾人生活補助。廈門經濟特區剛成立時,固定電話還很稀少,現在“人手至少一機”已成為普遍現象,住房條件改善了,室內寬敞明亮、小區環境也變美了,不少市民深有感觸:“過去不敢奢望的,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實現了。”
廈門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記得2004年1月,上海一位老人到廈門旅游,上公交車時都有人給他讓座,回上海以后,他在解放日報刊登一篇文章,題目是《學一學廈門人》,這篇文章轟動上海市。來廈門旅游的人多,都稱贊廈門城美、景美、人更美……是啊,廈門人都熱愛這座城市,都想為廈門精神文明建設添彩。
我雖然沒能直接參加火熱的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但退休后的十多年來,我一直熱心參加市、區、街、社區等各級組織的公益活動,堅持發揮余熱,為廈門經濟特區精神文明創建出一份力。
作為一位廈門人,我以廈門為榮,我要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廈門經濟特區文明建設添磚加瓦,我要為廈門經濟特區取得更大的發展進步、營造更好的人文環境而努力。明年,金磚會晤在廈門舉辦,這是廈門人民的光榮,我們要把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化為實際行動,積極投入到文明創建活動中,來展示廈門經濟特區人民的愛國情懷和講文明講禮儀的公共道德,為美麗文明的廈門經濟特區增光添彩!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馮鴻昌:
這片熱土實現了我的技術夢
1997年3月,我從廈門技工學校到海天碼頭實習,至今已經工作20個年頭,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獲得中華技能大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廈門經濟特區成就了我的“技術成才”的夢想。
剛到廈門經濟特區時,企業帶我的老師傅沒有因為我是外來員工而另眼相看,也沒有因為我是小技工而對我有所保留。他教會我“掌握技術就一定會有立足之地”和“幫助他人,做更好的自己”兩個重要道理,也是從師傅身上,我逐漸認識廈門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
進入海天碼頭不久,我自費報名參加了機械制造自動化高職班的學習,利用業余時間抓緊充電。2001年,我參加廈門市第七屆職工技術競賽,奪得“技術狀元”,之后取得高級鉗工、技師、高級技師等10多個職業資格證書。2012年,公司建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馮鴻昌工作室”,至今已完成技術革新項目224項,有31項獲得省、市職工優秀技術成果獎,工作室被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示范性勞模工作室。
20年來,是廈門培養了我,我感激這片熱土實現了我的“技術夢”,在這里,只要足夠努力,收獲遠大于想象;我早已融入這座城市,像這座城市教我的那樣去幫助別人。我為自己曾經為廈門建設盡到綿薄之力感到榮幸,我感懷在這片熱土上,還有千千萬萬和我一樣拼搏奮斗的人們,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己的“小目標”,匯聚成廈門建設的“大夢想”。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全面推進“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我要繼續立足本職崗位,堅持技術創新,自覺融入全市發展大局中,爭創一流業績,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突破新高、再創輝煌做出應有貢獻。
湖里區委書記林建:
加快建設廈門現代化中心城區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五周年,這對湖里區來說有著更為特殊、更為深刻的意義。當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就是在湖里寫下了“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輝題詞,而湖里區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益者。
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前,湖里還是個有路路不平、有燈燈不亮、郵局找不著、商店不像樣的小漁村。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光輝題詞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領導下,湖里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績——全區GDP、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分別增長34%、38%、33.4%,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實現鎮改街、村改居和行政中心東移,東部新城加快崛起,城區面貌顯著變化;2016年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可比口徑是廈門經濟特區建立時的56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湖里區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圍繞省委“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這一中心任務和市委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這一戰略核心,全面加強城市綜合管理,營造一流城區環境,加快建設廈門現代化中心城區,為全省、全市發展大局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將進一步弘揚廈門經濟特區精神,著力在創新中激發動力,在創先中爭先進位,在創優中提升檔次,有效破解產業結構、公建短板、舊村改造、基層治理等瓶頸和難題,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將認真貫徹共享發展理念,突出保障基本民生、底線民生、熱點民生,下大力氣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積極構建全國領先的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設法治湖里、平安湖里,扎實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讓全區人民享有更好的環境,不斷提升城區居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將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湖里區干部隊伍,進一步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不斷再創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的新輝煌。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熊衍良:
打造全市改革創新的示范引領區
去年4月21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掛牌。這是新時期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廈門的關心和重托,也是廈門經濟特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精神的延續和深化。
一年半來,廈門自貿片區秉承特區精神,勇當改革創新排頭兵,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效。我們推出256項政策措施,在省自貿辦通報的190項創新舉措中占據半壁江山,達95項,其中全國首創33項,有力促進廈門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廈門片區吸引了2萬多家企業,注冊資本金3600多億元,聚集形成了國際貿易、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航運物流、創新創業、文化旅游、高端制造等七大功能性產業。
負面清單管理、“一照一碼”、“多規合一”、關檢“一站式”查驗、稅控發票網上申領等創新舉措大幅提升了廈門自貿片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廈門自貿片區發揮對臺交流合作的最大特色,“源頭管理、口岸驗放”的兩岸商品快速通關模式實施。同時,中歐(廈門)班列和航空維修成廈門自貿片區的最大亮點。
我們將不忘廈門經濟特區的使命與擔當,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握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方向,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把廈門自貿片區打造為全市改革創新的示范引領區,加快審批制度改革,提升“單一窗口”系統功能和運用,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系統集成;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爭取在兩岸青年創業和對臺產業合作、金融合作等方面實施更加開放措施,放大中歐班列輻射牽引作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打造航空千億產業集群,服務國產大飛機戰略;打造經濟轉型發展的持續動力,加強與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協同發展,發揮開放和創新政策的疊加效應,推動一批標志性支撐項目落地,大力發展七大功能性產業,推動廈門加快產業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