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張順和 余健平 /文 沈威/圖) 深入社區,將海外商品送到市民“家門口”,從而“起死回生”,獲得理想的人氣;借助自貿區優勢,向外輸出貨源和整套商業運營系統,輻射周邊乃至全國城市,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整合海外廠商、清關、物流、國內賣家等全產業鏈資源,釋放出平臺優勢…… 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看到,雖然有所落后,但在追趕中,廈門跨境電商業者左沖右突,不斷嘗試創新突破,希望扭轉不利局面,朝著國內跨境電商“第一梯隊”跑步前進。 深入社區 送到家門口店雖小人氣高 “風信子進入夏商國際物流中心,也是希望能把這一圈的商業氣氛都帶動起來。”風信子市場營銷中心副總經理蔡青青坦言,因區域位置偏弱和宣傳力度不夠,對客流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蔡青青表示,他們的優勢在于商業的聚集效應,今后會在加強與消費者互動、改變商品結構單一和進貨渠道監管方面努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廈門眾多的跨境電商體驗中心還欠缺體驗感,吸引力不強,可以在業態方面進行改進。比如,可以像其他大商場一樣,在海外特色餐飲方面下點功夫,提升逛商場的興趣。 動輒幾千上萬平方米的跨境體驗中心人氣低迷,而一些跨境電商社區店因地處鬧市,卻一片生機勃勃,正迎風向上。 “今年2月初我們首家店在嶺兜開業,經營得不錯,加上目前正在裝修的七星路店,廈門已經有四家店。”友品集CEO林裕坤對跨境電商體驗店的前景十分看好。該公司戰略就是要把跨境體驗店開進居民生活里,形成一個家門口的“朋友圈”。不僅在廈門,友品集還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擴張,目前全國已有215家店。而在此之前,友品集也曾岌岌可危。“剛開始我們做300-500平方米的店,生意非常慘淡。”林裕坤分析稱,大店的成本太高,熱銷品種不多,沒幾個月就會被拖垮,后來公司轉戰社區,改做50-100平方米的社區加盟店,進入有3000戶左右的中高端小區,算是找對了路子。 從去年到今年,天虹也連開了3家跨境體驗店,都在原本地理位置優越、客流量大的天虹商場內,且線上平臺依附于天虹商場早已上線的APP,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穩定的客流。 據了解,盡管先天條件好,天虹跨境電商體驗店也走迷你路線,單店在200平方米左右,店內完稅商品占七成。 |
相關閱讀:
- [ 12-27]閩北電商話“春天”
- [ 12-26]鹽改過渡期內無批發許可資質的企業不得開展食鹽電商
- [ 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電商法盡快修改并出臺
- [ 12-25]廈門跨境電商“保稅”做不了“直郵”又才剛起步
- [ 12-25]全國首個跨境電商“o2o 3.0”體驗中心馬尾開業
- [ 12-23]廈門自貿片區:改革創新讓跨境電商“活”起來
- [ 12-23]跨境電商體驗店遇“成長煩惱” 人氣不足生意寡淡
- [ 12-23]一位殘疾大學生的電商夢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