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檢查摔壞的航拍器
簡先生撿到的航拍器
廈門日報訊(記者 廖閩瑋)航拍器突然墜落,市民報警尋找失主。上月27日中午11時許,這件事發生在演武大橋附近。
當時,市民簡先生正帶著孩子沿著海邊學步,突然聽到“砰”的一聲,一臺航拍器從空中墜落摔在地上,航拍器的相機和云臺都摔壞了。簡先生為此報了警,碧山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簡先生把航拍器交給了民警。
簡先生對民警說,航拍器剛掉下來時,旁邊的人告訴他,這臺航拍器價值不菲,示意他可以拿走,但他還是堅持報了警,交給民警尋找失主。
【分析】
三招讓航拍器飛得更安全
航拍器,即發燒友口中俗稱的“無人機”,可謂是近年來攝影界的“新寵”。但這種能上天的小家伙,飛行起來也得注意安全。
據了解,除了因為“墜毀”被拾獲的航拍器,還有小轎車與航拍器相撞導致的“交通事故”——航拍器的使用安全,需要引起關注。
本報在航拍方面起步較早,目前已有許多攝影記者可以熟練使用航拍器進行拍攝。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資深飛手,同時也邀請本報首席攝影記者王火炎與大家分享親身經歷——嘗試從安全層面解讀,操控航拍器需要注意哪些因素,才能飛得更安全。
【給電池貼“暖寶寶”】
低溫或導致電池罷工
廈門今日麗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資深航拍器飛手杜逸旻,他的團隊曾為電影《我的早更女友》進行過航拍。杜逸旻說,無人機電池在低溫下,會出現“虛電多”“垮電快”的問題,若電池保養不當,問題更加嚴重。“而且低溫造成的電量下降,不是線性的。這也讓飛手難以估算剩余電量和飛行時間,很容易出事故。”杜逸旻說:“如在低溫環境,飛手應該在地面就做好電池的保溫和預熱工作,也可通過在低空懸停來提高電池溫度,不過這會損耗一定的電量。”
王火炎剛剛參加了2016年12月20日到25日在新疆哈密舉辦的中國首屆無人機航拍高峰論壇。“新疆的氣溫達到零下十五攝氏度,出門前剛剛充滿電的航拍器電池,升空后電量很快就耗盡了,因而有許多飛手都墜機了。”王火炎說:“來自北方的較有經驗的飛手,都在電池上貼著‘暖寶寶’。”
【讓指南針認路】
躲開磁體避免盲區
一家航模器材公司的技術總監王濤說,對指南針(電子羅盤)產生影響是常見的干擾——比如在飛行過程中遇到附近的高壓電線,羅盤就會發生改變;或是遇到特別大的磁體,比如鐵塔等大型鋼結構,或內部是全鋼結構的高層建筑,航拍器通過其附近時也會受到干擾。所以,附近有高壓線、變電廠、手機基站等設施時,建議飛手盡量不要去飛,否則可能墜機。
杜逸旻補充說,盡量不要讓航拍器飛到自己的視野“盲區”,否則干擾會更大。“比如航拍器與飛手之間,或與遙控器之間,被大樓、大橋等建筑物完全遮擋了,這時候就很危險。”杜逸旻說,就連他自己,也曾經“中招”。他在給廈漳大橋合龍拍攝紀錄片時,損失了一臺價值七八萬元的機器。“當時航拍器的遙控信號,被橋面鋼板遮擋,導致航拍器無法返航。最后直到電量耗盡,機器掉到海里。”
杜逸旻、王濤和王火炎等許多資深飛手都建議,起飛前,特別是在首次起飛的場地,最好對航拍器進行校準,在GPS模式下懸停飛行,觀察航拍器狀態。
【不要“貪飛”】
要預留返航電量
還有一個會導致墜機的重要原因,就是攝影師和飛手們的“貪飛”。
所謂“貪飛”,就是在本應返航的時候,未及時返航,導致航拍器電量不足而墜機。“比如有些時候,航拍器已經飛得較遠了,而電量又剩余不多,這時候飛手就應該計算好返航時間,在電量耗盡前及時返航。”王火炎說,但說來容易,可許多攝影師遇到合適的光影,或是好的景致時,總會想著再多拍攝幾張,這樣很可能就會陷入“貪飛”的窘境。
“去年12月,我在翔安鋤山拍照,看見一群鵝在水中游,感覺畫面不錯,想拍攝一些全景,就不知不覺多拍了幾張。結果返航時電量不足了,航拍器差點半途掉進水里。”王火炎說。
【提醒】
不突破高度管制
別在禁飛區飛行
與絕大多數僅憑著說明書摸索的“飛手”不同,本報首席攝影記者王火炎經過專門的理論與實踐培訓,不僅專門學習了無人機飛行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于2015年12月參加了新華社和中新社舉辦的首屆無人機培訓,并通過考核獲得“遙控航空模型飛行員執照,多旋翼5級(中級)”。
“每次飛行都必須保持敬畏之心。”王火炎說,航拍器飛行,有些“禁忌”是千萬不能碰的。其一是飛行高度,“現在的航拍器大多有飛行高度限制,一般是500米左右。但有些飛手想要飛得更高,就會從高樓頂上起飛。若是樓高100米到200米,飛行高度就可以達到600米到700米了。”王火炎說,但這樣其實很危險,因為這已經突破了航空管制的高度,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其次大樓內的鋼筋也會對指南針造成影響。
其二,不要進入禁飛區域。一般航拍器靠近禁飛區域時,屏幕就會收到相關提示——一旦飛機在起飛下降過程中遭遇航拍器碰撞,后果不堪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