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1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瑞秋)“登上日光巖眺望,只見云海蒼蒼,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灣!”
一曲《鼓浪嶼之波》,不僅唱出了兩岸人民的深情厚誼,更是連起了廈門與臺灣的兩個“雞籠”。
這里的“雞籠”,是地名。雞年將至,金雞報曉,與“雞”相關的話題也被人們津津樂道。有趣的是,一海之隔的廈門與臺灣,竟然都有很多“雞地名”,一些地方更有同名之緣。
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禽之一,雞與社會生產、生活關系也非常緊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更有著相同的語言和風俗習慣,為此,從古時候起,“雞地名”在兩岸層出不窮。
雞地名 廈門有20個臺灣近150個
記者從廈門市民政局了解到,廈門市共有20個帶有“雞”字的地名。其中思明區7個,湖里區3個,海滄區4個,集美區4個,同安區2個。
在這些“雞地名”中,“金雞亭”名氣最大,位于思明區蓮前西路,古時候建有金雞亭寺,是廈門小八景“金雞曉唱”的原址。
有趣的是,在一海之隔的臺灣,22個縣市里竟有近150個“雞地名”(包含歷史地名)。導報記者登錄臺當局地政部門的“地名資訊服務網”查詢發現,“雞地名”最多的是村社聚落和自然地理實體。這些地名大多已經存在、流傳了數百年,可追溯到大陸移民早期開發建設臺灣之時。
不過,有意思的是,作為臺灣地區第一大都市的臺北,卻查不到含有“雞”字的地名,臺北竟是個無“雞”之城。
兩“雞籠” 鼓浪嶼有“雞罱”臺灣有基隆
說到臺灣地區的“雞地名”,人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舊稱“雞籠”的基隆。歌曲《鼓浪嶼之波》作為廈門的文化名片,歌詞“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唱出了兩岸人民的深情厚誼。
其實,“雞籠”之名是個語言上的誤會。基隆地區早年曾是凱達格蘭部落生活的地方,“格蘭”發音近似閩南語中的“雞籠”,再加上附近有形似雞籠的山丘,因此被稱為“雞籠”。直到清朝光緒元年設“基隆廳”時,雞籠才改為同音的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鼓浪嶼上,也有一個“雞籠”。在鼓浪嶼西側海上,距岸邊130米處,有一個“雞罱礁”,由兩塊礁石組成。罱讀“懶”音,在閩南語中,將雞籠稱為“雞罱”,恰好礁石形如雞籠,故得名“雞罱礁”。
由此可見,鼓浪嶼和基隆不僅有歌曲“做媒”,還有同名之緣。另外,鼓浪嶼上還有“雞母山”“雞山路”兩處以“雞”命名的地名;在臺灣,也有不少“雞籠山”。
“雞母”山 母雞備受寵廈臺都很多
除了“雞籠”,兩岸還有不少以“雞母”命名的同名地。
例如,在廈門,鼓浪嶼和集美后溪都有“雞母山”,在集美坂頭還有“雞母石山”。在閩南語中,母雞被叫做“雞母”,這些地名都因形似母雞而得名。
在臺灣,含有“雞母”字樣的地名也相當多。云林口湖鄉有“雞母塢山”、新北市貢寮區有“雞母嶺”,甚至離島地區也有含有“雞母”字樣的山。
據當地耆老口述,澎湖馬公市現在的“雞母塢山”已很難看出“雞母”形狀,但早年形態非常明顯,雞頭、雞屁股隱約可辨,旁邊還有一座小山丘,形似雞所吃的米食。
馬祖南竿鄉則有地名“雞母露壇”。當地官帽山下方,有一巖石形貌神似母雞,因而稱為雞母露壇。
賣雞巷 因市場得名兩地各一個
除了一整只雞,雞的各個部位也被人們歡快地拿來命名。
例如,在廈門,思明區有“雞舌山”,湖里區有“雞冠石”,海滄區有“雞冠山”等。其中,海滄區天竺山林場內的“雞冠山”,就是因為山底寬、山尖似雞冠而得名。
在臺灣,新竹市東區有處“雞卵面”,從當地的寶山路北望十八尖山,形狀如雞蛋,故而名之。此外,彰化縣有“雞心坑”,屏東縣有“雞仔頭”,高雄市有“雞爪坑”,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除了因為長得像雞而得名,兩岸還有一些地名,則因為從事與雞有關的事情而得名,如“賣雞巷”。
廈門的“賣雞巷”位于思明區中華街道釣仔路北側,從水仙路到泰山路的一條小巷子,不到300米長。早年間,這條巷子是雞鴨市場,故而得名。
實際上,古時候有不少街道都喜歡以“專業”命名,在臺灣也是如此。在臺中市中區,也有一條“賣雞巷”。
說趣
村子不帶“雞”字為何也是“雞地名”?
在廈門的“雞地名”中,同安汀溪鎮有一處“隘頭村圭母岫自然村”令人意外,此處地名并不帶“雞”字,為何也被納入其中呢?
廈門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說,據考證,這個村子的名字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村后的小山上古代建有圭武寺,村子由此得名。
還有一種說法是,村子后面有一處天然小石群,形似母雞與小雞,閩南語稱之為“雞母壽”(“壽”在閩南語中的含義為“窩”),后雅化為“圭母岫”。村內多為劉姓、陳姓,是清代武舉人劉興邦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