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洽會國際化特色凸顯,已成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廈門地鐵一號線首列車舉行接車儀式
2016年廈門的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9%,“廈門藍”頻現
翔安新店中學擴建等項目,將推動島外教育布局
計劃報告解讀
廈門日報訊 (記者 張珺)昨日,廈門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受市政府委托,市發改委將《廈門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提請大會審議。《計劃報告》描繪了2017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城市國際化、創新發展、軌道交通、新城建設、孩子上學、看病就醫等諸多舉措將實實在在地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份《計劃報告》經人大審議批準以后,將成為2017年度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國際化
爭取更多政策便利人才自由流動
強化與金磚國家間的往來和交流
國際化是今年《計劃報告》中提及的重點詞語,也是2017年重點工作的首要內容——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對于廈門人來說,“金磚會晤”將成為廈門城市提升的重要契機,廈門的國際化水平也將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按照《計劃報告》,廈門將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著力補齊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納稅、獲得信貸等營商環境短板,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市場化、法制化水平。
在人員往來上,廈門今年將完善往來便利環境,爭取更加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動的出入境和居留政策;推進公共服務國際化,加快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和普通高中國際化試點建設;在國際化生活社區方面,廈大白城、廈港沙坡尾、官任社區等社區的國際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政府還將推動在臺資企業集中區域建設具有濃厚臺味的臺胞生活區。
圍繞文明城市創建,還將發動引導廣大市民參與秩序維護、潔凈家園、志愿服務等文明活動。廈門今年還將加強城市營銷,提升城市品牌和國際影響力,強化與金磚國家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實際上,廈門的城市國際化水平在過去的一年里已經穩步提升。2016年,廈門國際營商環境第三方機構評估達到全球排名第49位水平,比上年提升12位,在開辦企業、登記財產、跨境貿易三個方面實現顯著提升。廈門“海絲”支點城市建設的效果初顯,中歐(廈門)班列去年開行超百列,并延伸到臺灣地區,累計貨值達14.1億元人民幣。
創新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扶植跨境電商等新型業態
廈門今年將緊盯產業創新前沿,提升對石墨烯、碳化硅、基因檢測、新能源電池等前沿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及合作應用能力。加快推進軟件園三期、海滄自貿創新社區等6個創新社區和湖里老工業區、龍山文創園等4個老工業廠房改造政策區建設。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除此之外,新經濟、新消費、新供給將越來越廣泛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按照《計劃報告》,旅游會展、時尚及演藝娛樂、體育休閑、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服務消費將成為下一個消費熱點群,廈門將在這些領域搶抓先機。
新消費方面,廈門將加快發展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消費;進一步擴大廈門國際時尚周的影響力,加快推進原創節目研發設計、影視拍攝和后期制作等發展;引導拓展體育休閑消費,結合環東海域浪漫海岸線文化體育產業帶建設,發展帆船、沙灘足球、房車露營地等高端休閑項目;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服務范圍,加強高端養老服務供給,推動同安區高端養老項目建設;加強教育培訓與“雙創”的有效銜接,鼓勵企業、高等院校、專業培訓機構等合作開展產業高層次人才培訓或實訓。
而在新經濟上,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交易等新型業態將受到大力扶持。廈門還將積極爭取國內外電商龍頭企業在廈門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加快供應鏈金融、航運貿易金融、巨災保險等金融業務創新;發展平臺經濟,加快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租賃與保理資產交易中心等新型交易平臺。
地鐵
廈門地鐵陸續進入“收獲期”
一號線9月1日前開通體驗式運行
從2017年開始,廈門的地鐵時代就要來臨,而且“多線成網”的地鐵網絡將在全市范圍越來越清晰,并逐漸投入使用。按照計劃,在今年,廈門地鐵一號線將建成試運營,2、3、4號線將全面加快推進,6號線會全線開工。
可以預見,整個“十三五”期間,廈門將陸續迎來地鐵建設的“收獲期”,對廣大群眾來說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出行的快速與便捷,區域間時空距離的進一步縮短。從廈門北到輪渡,從海滄到同安,從嵩嶼碼頭到翔安機場,快速直達的軌道交通網絡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客流,更將進一步提升廈門的城市魅力,匯聚起越來越多的資源。
而這些愿景逐漸成為現實,得益于項目建設的快馬加鞭。《計劃報告》顯示,2016年全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13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33%,提前3個月完成全年投資計劃。其中,地鐵一號線全線24個車站完成22個車站主體結構,鋪軌47.45公里,基本實現洞通,提前縮小拆除圍擋,機電鋪軌正交叉進行;軌道2號線工程過海盾構已入海,全線32個車站開工30個;軌道3號線完成年度計劃的120%,完成火車站至蔡厝段土建施工招標,島內開始管線遷改;軌道4號線已經完成可研評審及施工招標圖設計;軌道6號線完成了全線總體設計和馬鑾灣段控制性工程土建工點勘察設計招標,馬鑾灣片區段已于2016年底動工。
對于即將于今年試運營的地鐵一號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4月底前,運營人員將全部到位,同時開展行車組織、客運服務、設備維護、應急演練等準備工作,確保實現9月1日前開通體驗式運行的目標。
城建
全面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加快
島外新城的建設進度今年將進一步加快,島內的城市建設將圍繞功能品質提升來做文章。
島外新城的建設進度今年也將進一步加快,《計劃報告》對幾個重點新城的任務予以明確:
在2017年,環東海域新城將全面加快新城和丙洲、美峰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推進濱海旅游浪漫線和文體產業帶建設;馬鑾灣新城凸顯生態海灣新城特色,抓緊推進海滄南岸片區和集美起步區建設,初步拉開新城骨架;集美新城、翔安南部新城效益要在今年盡快發揮,高起點全方位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集美新城醫院、實驗小學翔安分校等項目建設將加快推進。另外,廈門今年還將全面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集美汽車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爭取盡快見成效,并將再爭取1至2個特色小鎮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當然,島內的城市建設也不會停滯不前。今年,島內的建設將圍繞功能品質提升來做文章,全面啟動重要通道、節點、片區的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提升工程。政府部門將結合軌道交通站點建設,加快商圈改造,加快東渡三航、建港宿舍等一批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因地制宜推進城中村改造。
生態
綠色低碳發展力度將更大
空氣質量確保全國前列
生態環境一直是廈門的優勢,2016年廈門的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9%,今年《計劃報告》提出要確保全國前列的目標。
據悉,在過去的一年里,廈門在全省率先實施《輕微污染天氣應對辦法》,大力推進鍋爐、揚塵、油煙污染等專項整治,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9%。全市啟動了163個污水截污納管項目,完成238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97個自然村納入市政污水系統,完成廈港避風塢片區、鼓浪嶼等37個雨污水截流工程。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全力推進海滄(西部)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后坑壓縮站升級改造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園林綠地487公頃,造林綠化524公頃。
2017年,綠色低碳發展的力度將更大。廈門計劃加快水源聯通工程建設和九龍江北溪雨洪利用工程前期工作;打造綠色交通,加快軌道交通、公共自行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港口“油改電”、船舶岸電改造、橋載設備電源改造等綠色港口建設。
公共服務
今年新增2萬個中小學位
打造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在教育醫療的供給上,均衡一直是政府堅持的原則之一。2016年,廈門新增中小學和幼兒園學位80%以上布局島外。海滄醫院二期等投入使用,有效補上了相關區域的醫療衛生資源缺口。
上學難、看病難等民生性的焦點問題今年也是政府著力關注的重點領域。在教育方面,全市今年將推進60個中小學項目建設,其中建成項目20個,新增學位20000個;新開工幼兒園項目22個,新增學位6500個。
今年,名校出島的進程將加快,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水平有望再上臺階,廈門一中海滄校區今年部分建成,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南校區今年建成招生。在職業教育領域,同安、翔安兩所職業學校和廈門市制造業公共實訓基地項目前期工作將啟動。
衛生領域,今年復旦大學中山廈門醫院將建成投用,翔安醫院、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心臟中心新址等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也將加快進程,全市醫療資源會進一步擴增。實際上,一些小病群眾無需再到大醫院排隊,政府正積極打造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小病到社區即可得到有效快速地治療,今年梧村、筼筜一里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建設也在計劃之中。
【展望2017】
市發改委提出2017年主要指標建議:
2017年,全市計劃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6%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
地方級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8.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年度目標
【回顧2016】
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年,廈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較好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2016年主要指標均為預計數)。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3737億元,增長8%;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總量保持全省第一,增速全省領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副省級城市和全省排名持續領先;合同利用外資75.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2.2億美元,總量均保持全省第一。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7:41.4:57.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4%,高于經濟增速1.4個百分點,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1個百分點,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9.2%。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軟件信息服務、網絡零售等新產業新業態保持20%左右快速增長。新增軟件信息服務、現代物流2條規模上千億的產業鏈,共已形成5條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鏈。
全年財政總收入1083.3億元,增長8.2%,地方級財政收入647.9億元,同口徑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36.7%;主營業務成本僅增長1.2%,銷售費用下降3.9%,比上年降低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預計均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年度目標,空氣質量優良率在全國74個主要城市中排名前列。
全年出臺實施35條降成本措施,累計為企業減負近200億元。梳理四個領域補短板支撐項目共550個,總投資約5280億元,“十三五”期間計劃完成投資超4000億元,已竣工及開工在建的項目共291個,占比53%,完成投資697億元。
全市新增3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新增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目前累計達到4家,數量居全省首位。新增2個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新培育成長型中小微企業49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