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溪頭下為“最美婚紗村”增添浪漫色彩
立面整治提升后筼筜湖風景如畫
廈港街道大學路使用可移動的云梯進行立面整治
【鏡頭】
違法建設拆除后的環島路黃厝路口補種上三角梅,形成別致的景觀
立面整治提升后仙岳舊村成為一道美麗景觀
前埔清潔樓立面整改后一改往日容顏
鷺江道重新煥發迷人風采
立面整治提升后中山路沿線騎樓體現出南洋風情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燕如 吳曉菁)中山路步行街上,獨具南洋風情的浮雕外墻、修繕一新的女兒墻,這里,滿載記憶;筼筜湖畔,清洗一新的一棟棟樓房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透亮,樓房倒映湖面中,這里,風景如畫……
近一段時間,行走在思明區的主干道上,不管是在環島路、會展中心周邊,還是老城區的沙坡尾、湖濱南路,一排排穿上“新衣”的建筑,總會讓人不由停下腳步,按下快門。
因地制宜,精雕細琢。思明區從去年底啟動的立面改造提升、環境整治工作,讓城區環境悄然發生了變化。短短兩個月來,提升整治行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春節之前為市民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最美的風景,還有那熱情支持整治提升的思明人。主動拆除違建、熱心當宣傳員、為施工人員送茶水……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奉獻一份力,共同打造更加宜居的環境。今天,讓我們走進現場,一起來感受那些充滿正能量的幕后故事。
溪頭下
普通民房上演變身記
鏡頭1
居民贊外立面設計
美觀實用
最近,黃國民臉上總笑呵呵的,自家房子整治提升后得到了大家的好評,“房子品位都上檔次呢,民房變成了有韻味的歐式房,過春節的心情更好了。”
溪頭下6號之1,眼前,黃國民的這棟三層樓房建于20年前,立面整治提升剛完工。新裝的鐵藝窗臺花架格外搶眼。這一設計在黃國民看來,“窗臺花架比碰窗美觀,還更實用。以后可以養盆栽,空調外機還可放在花架下面。”
話題一打開,黃國民有說不完的話,“看,外墻的白漆是浮雕漆,有立體感;再看平屋頂改成坡屋頂,鋪上的紅瓦片有閩南味道。”說著,他特別指向一樓大門這側墻面的6根羅馬柱,“這個細節最讓人驚喜,看得出設計用心。”
“從沒想到我們這普通的民房竟然上演變身計,設計也符合溪頭下浪漫婚紗村的定位。”黃國民笑著說,“新年新氣象,城區環境整治提升好啊!”
鏡頭2
商家打造空中花園
美化第五立面
見到溪頭下商家岳紅春時,她雙手沾著不少土。她正在五樓的天臺移栽剛買的植物。天臺上,擺放著10多盆花,有含苞欲放的茶花、花開燦爛的三角梅,還有未綻放的藍星花,“我要把天臺打造成空中花園,讓房子的第五立面也美美的。”
溪頭下23號被岳紅春承租下來不到兩個月,外立面便發生了大變化。陽臺上原先的遮陽棚在上次莫蘭蒂臺風中被吹得搖搖欲墜,殘破不堪。如今,這些遮陽棚都已被拆除。天臺上雜亂的物品也被清理干凈了。現在,外立面正準備噴漆。
剛好遇上城區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岳紅春干勁更足了,“再過兩個月,房子的外立面和空中花園一定會為迷人的溪頭下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幕后
最美婚紗村
增添歐式風情
雪白的墻面、極富設計感的外墻線條、鐵藝窗臺花架……陳舊的房子外立面經過整治提升,變身為充滿風情的歐式外墻,讓這個“最美婚紗村”更添浪漫色彩。在思明區濱海街道黃厝社區溪頭下,13棟列入整治提升的房子大部分均已完工。
中山路
百年騎樓重煥迷人風采
鏡頭1
企業騰出場所
支持整治提升
許久沒來中山路的市民賴巧梅,最近路過中山路時,被這里的騎樓新貌吸引住了。“墻面粉刷一新,破損門窗改造后充滿騎樓特色,外墻線條更加凸顯,這樣的改造提升好啊。”賴巧梅一邊觀察細節,一邊說道。
和中山路相比,鎮邦路和水仙路雜亂的空中管線猶如蜘蛛網,大大影響了美觀,也存在安全隱患。此次整治提升,這兩個路段將進行線路纜化入地。不過,整治提升前,急需解決變電箱的放置問題。
當得知這一情況后,轄區企業廈門信基置業有限公司立即在自己的新領薈廣場紅線范圍內找到了放置的場所,并大方騰出來。公司市場拓展副總陳富源說,“中山路景點全國聞名,作為轄內企業,我們也是這里的一分子,期待著環境越來越好。”
鏡頭2
七旬老人
帶頭做宣傳
“抬頭看看,我們這棟樓沿街的鐵皮遮雨棚都不見了。”為了讓記者看出拆違后的效果,78歲的何惠珍特地從五樓爬樓梯下來,站在中山路口介紹道。
何惠珍住在中山路1號已有50多年,如今一屋子三代同堂,沒有人比她對這里有更深的感情。當整治提升需要拆違后,她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沒了遮雨棚,曬衣服不方便了。
不過,在何惠珍看來,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中山路是受歡迎的景點,整治提升后才能提高城市品位。”為了讓整治提升能更好地推進,何惠珍還主動幫忙做宣傳工作,挨家挨戶和同一層的居民聊天“說理”。
>>>幕后
修舊如舊
體現騎樓南洋風貌
中山路兩側一字排開的騎樓前,搭起了不少腳手架,人來人往中,這里的整治提升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此次整治提升采取“修舊如舊”、“改造與保護并舉”的方式,讓騎樓的南洋風情能夠淋漓體現。
沙坡尾
避風塢留住老廈門人鄉愁
鏡頭1
寄托濃濃親情
祖母蓋的房子“重生”
土坯墻變成漆面墻、木頭窗戶換成鋁合金窗戶、雜亂的電線得到修整……位于大學路108號之1,這間僅有15平方米的房子獲得“新生”。當你漫步在沙坡尾避風塢木棧道上,一眼便會被這棟一層老房的新模樣吸引。
業主鐘寶龍形容這次整治提升猶如一場及時雨,“原來太難看了,墻面脫落得厲害,要知道我這棟房子自從上世紀80年代裝修過一次,外墻就再也沒有修補過。”
房子雖小,卻是鐘寶龍的祖母蓋的,寄托著濃濃的親情。鐘寶龍感慨道,“這一次整治提升幫我留住了鄉愁。”
鏡頭2
居民主動拆違
期待老城重煥風采
大學路60號,土生土長的廈門人蘇江生在這里經營食雜店已有30多年,樓下經營店面,樓上居住。隨著家庭成員越來越多,房子不夠住。10多年前,蘇江生便在頂樓蓋了一處40平方米的房子,磚混墻,鐵皮屋頂。
這次接到整治提升的通知后,蘇江生二話不說便主動將三樓的家具清空。“孩子們也搬出去了,整治提升是好事,我們就要支持。”
最近,他一有空就從店里跑出來,“看看新變化,原本臟亂破損的墻面修復后多好看啊。”
>>>幕后
使用可移動云梯
減少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步入沙坡尾社區,環避風塢的老舊建筑有序地進行立面整治提升。陸續換上“新裝”的騎樓建筑最搶鏡,米黃色調的建筑外墻看著令人溫暖。
這里看不到腳手架的身影,兩臺可靈活升降的云梯穿梭在大學路兩側。使用可移動的云梯以減小對道路交通的影響。7米高的云梯上,一名工人對著柱子噴漆,另一名工人在靠內墻一側手拿木板遮擋,配合默契,不到半小時,原先陳舊發黑的柱子呈現溫暖的米黃色調。
此次沙坡尾將最大程度保留歷史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