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舞藝術瑰寶齊亮相 元宵文藝匯演拉開同安區第六屆民俗文化藝術節大幕 2017年“銀城之春”元宵文藝匯演昨登場。(何東方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 余雪燕)閩南童謠、車鼓弄、南音、宋江陣、蓮花褒歌……一個個同安人耳熟能詳的民俗表演登上了同安影劇院的舞臺。昨日下午,同安區舉行2017年“銀城之春”元宵文藝匯演。這場由各種民俗文化藝術表演組成的匯演,也拉開了同安區第六屆民俗文化藝術節的大幕。 據統計,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同安區民俗文化藝術節自2007年舉辦以來,深受同安居民歡迎,前五屆民俗文化藝術節舉辦期間,觀看演出和參加藝術節各項活動的總人數,共計達35萬人次,為同安區傳承和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民俗文化藝術節同樣精彩不斷、好戲連臺,除了昨日的文藝匯演,還將有“百姓廣場健康舞”大賽、“同安最美聲音”歌手賽、“我所喜愛的民俗文化傳承人”征文比賽、“同安風情”攝影展、編輯出版《同安曲藝作品選》、大型廣場民俗文化展演系列專場等多項活動,將一直持續到12月份。 本次活動由同安區委宣傳部、同安區文體廣電出版局主辦,同安區文化館承辦。 原創為主>> 觀眾好評如潮 鳳凰花開,嬌艷動人,猶如志愿者的紅馬甲,炫出最美的風采。昨日的“銀城之春”文藝匯演,前序是一場名為《最炫鳳凰》的大型舞蹈,同安區的文藝工作者用精彩的舞姿向積極參與抗御“莫蘭蒂”臺風的志愿者致敬。 演出的最后一個節目同樣與“莫蘭蒂”有關。由知名歌唱家潘正洲等人帶來的歌曲《最美的本色》。歌頌了同安區廣大軍民齊心協力、重建家園的無私精神。去年的“莫蘭蒂”臺風,同安區被臺風中心肆虐損失嚴重,但同安區的黨員干部群眾和廣大官兵用積極的行動,迅速重建了美麗家園。 而兩個節目之間的一個多小時,則成了同安各色傳統民俗文化的展演:閩南童謠《咱厝的榕樹》寄托著遠在異國他鄉打拼的閩南人濃濃的鄉愁;民間舞《歡喜車鼓》以老、中、青三代車鼓弄演員同臺獻藝的形式博得臺下浪潮般的掌聲;《少兒宋江陣》讓人們看到了傳統非遺的傳承;最受觀眾好評的情景褒歌《茶園情歌》在保留褒歌原生態元素下,對褒歌進行了重新整理、拓展、提升,使之更加婉轉動聽……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開幕式上演出的11個節目中有9個屬于原創作品。 百花齊放>> 民俗文化大放異彩 1700多年的歷史沉淀了同安深厚的文化底蘊,民間歌舞、戲曲、說唱、音樂、童謠、繪畫、文學、廟會、工藝、武術等等都是同安人引以為豪的珍貴文化遺產。對于這些文化遺產,同安區高度重視。自2006年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以來,同安區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普查工作,挖掘了大量有價值的民俗文化線索。 近幾年來,同安區把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精心培植了宋江陣、蓮花褒歌等2個市級文化傳習中心,歌仔戲、車鼓弄、南音、民間繪畫、閩南童謠、舞龍、舞獅技藝、閩南語合唱等14個民俗文化藝術基地,以及覆蓋全區的120多個民間文藝團隊,使得車鼓弄、宋江陣、蓮花褒歌、南音、荷葉說唱、答嘴鼓等一個個散落民間的藝術瑰寶從偏僻角落邁進藝術大雅之堂,民俗文化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喜人景象。 今年1月,王審知信俗、廈門同安薄餅制作技藝、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和同安裝甌祭祖習俗、同安錫雕又分別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第一批至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如今,同安區已有1個國家級非遺項目、9個省級非遺項目、14個市級非遺項目,以及19名省市級非遺傳承人。 ? |
相關閱讀:
- [ 02-10]廈門市第十三屆元宵民俗好戲明在五緣灣歡樂登場
- [ 02-09]本周六第十三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五緣灣盛大開幕
- [ 02-06]第十三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周六將在五緣灣開幕
- [ 02-06]廈門同安鳳崗舉行“敬天公”民俗活動 崗頭大籠甜粿亮相
- [ 01-31]悠游同安奉獻民俗文化大餐 體驗鄉村濃濃年味
- [ 01-29]廈門同安民俗文化展演為市民獻上新春文化盛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