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慶豐在制作王船
海西晨報訊(記者 趙鈞天)昨日,來自島內、島外5個區的13個社區及宮廟的代表齊聚廈門市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簽署并發布了《推動中國、馬來西亞送王船聯合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倡議書》。
送王船是閩南人表達對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擁有600多年的歷史,于2011年進入中國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送王船并不僅存在于閩南地區,在許多東南亞國家也代代傳承。在馬來西亞,送王船已經演變成一個多民族參與的傳統文化活動,于2013年進入馬來西亞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送王船已經成為一項跨民族、跨文化的非物質遺產,屬于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人民共同的文化遺產。
3月13日,來自馬來西亞馬六甲、檳城等地的15家宮廟已經簽署了倡議書,正式投入申報準備工作。
第一艘觀賞性王船開建
將放置在沙坡尾避風塢內永久保留
一道水仙門、14個槍孔、50余根肋骨……一塊塊、一根根形狀各異的杉木,一艘長達10.58米的王船逐漸顯露出雛形。
以往,王船的最終命運都是付之一炬,但這一艘卻不一樣。造了59年王船的鐘慶豐老師傅說,這是他建造過的最大的一艘王船,也是第一艘觀賞性王船,將會被永久保存。這艘觀賞性王船,長10.58米,寬2米多,建造完成后,高度將達到7米多,預計可承載近50人的重量。這艘船將放置在沙坡尾避風塢內永久保留。
造王船的過程可概括為木工、雕刻、油漆、彩繪、裝飾燈階段,全程純手工打造,木工和雕刻是其主要工程。鐘慶豐介紹,僅木工和雕刻,就需要花兩個月的時間。龍骨、大堵型、亞班型、內鏡、尾型、肋骨是王船的主要組成部分。在船體的一邊,一道寬度不到一米的水仙門是登船、上岸的出入口。水仙門前后共有7個槍孔,稱之為“前三后四”,一艘王船分布了14個槍孔。晨報記者看到,在船體內部,50余跟肋骨連接起每一片木板,每一根肋骨中間都被削去一部分,呈弧狀。
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廈港民俗文化傳習中心專家黃錫源解釋道,這是非常考驗造王船師傅功力的一部分。“肋骨被削去一部分,一方面是為了減少部分重量,降低船體自重,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美觀。”弧狀過大,肋骨的承受能力降低,易導致折斷,弧狀過小反而起不到降低自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