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駱余民)昨日是清明假期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海滄區舉行了海滄革命烈士陵園修繕提升開園暨清明祭掃活動。
今年,海滄區將開展全民國防教育規范化試點工作。昨日的開園儀式也意味著這一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近年來,海滄區不斷深入挖掘紅色記憶,發揚紅色傳統,通過紅色文化進一步堅定市民的文化自信。此次,海滄革命烈士陵園的修繕改造提升則是海滄弘揚紅色文化的一次生動實踐。
肅穆開園 200多名各界代表共緬先烈
昨日上午,在海滄區東頭山的海滄革命烈士陵園,解放軍三十一集團軍、廈門警備區、九十一師裝甲團領導,市區領導與駐區官兵,戰退役人員代表、志愿者代表、各界群眾代表和少先隊員代表等200多人參加祭掃,向長眠于此的英魂默哀、獻花,緬懷先烈。
1949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31軍和29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下,從海滄出發橫渡海峽,解放了廈門島和鼓浪嶼。
革命烈士為解放廈門,英勇戰斗,流血犧牲,獻出了寶貴生命。部分烈士遺骸分散掩埋在海滄轄區。1958年1月,當時管轄海滄南部區域的海澄縣人民委員會選址海滄東頭山,興建海滄革命烈士陵園,集中安葬48位烈士,供社會各界緬懷紀念。
2003年海滄區劃調整后,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予以管理維護。2016年9月,在當年全球最強臺風“莫蘭蒂”正面襲擊海滄造成嚴重災害后,中共海滄區委、海滄區人民政府決定,對陵園進行全面修繕提升,新建主題雕塑、浮雕紀念墻和環園步道,翻建紀念亭,修繕門樓和園林,以更加莊嚴壯麗的景觀氛圍告慰烈士英靈。
重新開園的海滄革命烈士陵園最高點,新建的主題雕塑《飄揚的紅旗》重現了當年解放軍解放廈門攻下戰略高地的英勇場景。陵園四周新建的浮雕紀念墻則向人們講述了當年戰士們在海滄人民支援下,奮勇解放廈鼓的光輝事跡。
試點海滄 全民國防教育試點工作啟動
“這是海滄歷史上第一次對革命烈士陵園進行大規模的修繕,社會各界是飽含深情來做這件事的?!焙鎱^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修繕陵園既是對革命先烈崇敬之情的體現,也有助于更好地緬懷先烈。
昨日在活動現場,海滄區宣布,海滄全民國防教育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據介紹,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廈門市國防動員委員會決定,在海滄區開展全民國防教育規范化試點工作。
海滄區委相關負責人說,祭掃活動既是去年9月超強臺風“莫蘭蒂”災后清掃祭拜的延續,更是海滄繼續深化國防教育、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做好雙擁共建工作的新起點。
去年9月,超強臺風“莫蘭蒂”正面襲擊海滄造成嚴重災害,位于東頭山的海滄革命烈士陵園也損毀嚴重。在軍民一心抗災自救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海滄最先想到的是烈士。當地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子弟兵前往烈士陵園開展“清掃陵園、讓烈士靈魂更好安息”的活動。
這場活動一度“引爆”網絡,不僅引發千萬網友點擊熱議,更讓人看到了海滄人民與解放軍之間的軍民魚水情。
文化海滄 挖掘紅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海滄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清明節和國家公祭日,海滄人民都會來海滄革命烈士陵園祭掃。海滄革命烈士陵園修繕提升開園后,當地還將聘請管理人員加強對陵園的日常管理,并將積極申報,爭取將陵園建設成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其實,對陵園進行修繕提升,只是近年來海滄弘揚紅色文化的一次生動實踐。
除了海滄革命烈士陵園,在海滄區還挖掘和保護了很多紅色文化遺跡:新垵村的彭沖故居、彭沖從教舊址,鼎美村敦睦堂、樹谷殿,古樓農場舊場部,囷瑤村的陳三五娘樓、農民夜校舊址等革命基點村,在烽火連天的革命年代,為我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
據了解,海滄區接下來將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紀念建軍90周年為著力點,進一步挖掘紅色記憶,發揚紅色傳統,提升市民文化自信。
據介紹,當地將開展傳承海滄紅色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畫、講、唱”系列活動,內容包括編寫《海滄黨史》、挖掘編寫海滄故事、舉辦紅色兒童畫征集展覽、舉辦紅色主題系列藝術展覽、舉辦“銘記海滄紅色歷史”征文演講比賽、開設紅色課堂進行巡講、征集紅色文藝作品、組織紅色文化下鄉等活動。
海滄區委相關負責人說,“海滄對紅色文化的弘揚,目的就是讓大家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學習革命先烈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限熱愛,以此作為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干部不懈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p>
聲音
海滄人民是他們永遠的親人
王保田(當年參與渡海作戰的解放軍營長、后擔任31集團軍副軍長):
他們都是普通的戰士,有的一參戰就遭到敵軍炮火襲擊落水犧牲,多數沒有立下戰功、沒有評上英雄模范,很多甚至沒有留下姓名和身世。今天,海滄人民還記得他們,懷念他們,為他們整修墓園,這既是對烈士英靈的告慰,同時也說明只要為人民事業獻出了生命,即使你很平凡、生命很短暫,但也會得到歷史的尊重,得到黨和人民的緬懷。
黃惠鐘(九十一師裝甲團副政委):
今天,我們祭奠先烈,緬懷功勛,既是追憶英雄的業績,更是對英雄的贊頌和傳承。68年來,廈漳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安泰;68年來,我們駐閩官兵始終以“聽黨指揮、絕對忠誠,有我無敵、敢打必勝”的精神和“使命重于泰山、榮譽高于一切”的氣概,珍惜榮譽、不辱使命、發揚傳統、建功立業,投身于強軍興軍的滾滾浪潮。
曹放(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海滄區委副書記):
這48位革命烈士有半數烈士籍貫不清楚,有的甚至姓名也無法查到。他們犧牲近70年了,但是海滄人民會一直記住他們。海滄就是他們永遠的故鄉,海滄人民是他們永遠的親人。
陳嘉煒(海滄中心小學學生):
經常在課內外的書本上看到英雄的故事,今天來到烈士陵園,看到浮雕上的故事,了解到烈士們為解放廈門作出的貢獻,他們也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延伸故事
重現戰士勝利沖鋒場景
專家講述陵園雕塑浮雕設計思路
海滄革命烈士陵園的修繕提升改造受到了海滄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在陵園的修繕前期,海滄區民政局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海滄革命烈士陵園文獻資料,為陵園修繕提升改造積累充足的史實與素材。同時,海滄區領導帶隊分別赴龍巖、南昌等地,實地參照學習著名革命紀念場館的建設經驗與做法,為陵園修繕提升改造明確工作思路與目標。
海滄區還請來佘國富、黃國維兩位藝術家參與陵園的修繕改造提升工作,他們都是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的教授。
主導創作烈士陵園雕塑的佘國富教授,曾創作過鼓浪嶼英雄山紀念園、廈門烈士陵園、古田動車站等地革命題材的雕塑。他說,雕塑放在陵園的最高點,是想向世人展示解放軍占領高地的氣勢,重現當年戰士勝利沖鋒的場景,希望長眠在這里的烈士能夠讓后人緬懷。
黃國維教授創作的浮雕墻則用10幅作品的形式展示了解放軍從漳州一路打到海滄、鼓浪嶼、廈門本島的情景。
兩位教授在設計雕塑時都特別注重細節,考慮到每位烈士當年的實際情況,他們還專門就戰士左手還是右手握槍的細節咨詢過部隊,以求更真實地還原歷史。
還有,海滄城建集團的建設者們為了確保工程能按時竣工,搭起工棚施工,冒雨加班加點趕工期?!安簧俟と硕家虼耸芰孙L寒,但還是堅持工作。”項目工程負責人賴林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