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嵩嶼李姓漁民坐船跨海來此定居,是內厝澳的雛形
-從傳統村落蛻變為國際化社區,鼓浪嶼用了七百余年,本報今起為您介紹這段華麗蛻變
已搬遷至內厝澳路373號的種德宮
1990年從鼓浪嶼省工藝美術學校內出土的宋代錢幣,現存于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
在“面包石”附近出土的“明處士振山黃公墓志”,現存于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路然)南宋末年,當李氏漁民站在雞母山下,望著對岸的嵩嶼家鄉,努力開墾田園,搭蓋茅屋時,他們一定不會想到,腳下這座島日后的命運將緊緊與世界歷史相連,經歷跌宕起伏,風云巨變。隨著清朝封建帝國的大門被西方炮火打開,從周邊遷徙而來的閩南人不再是唯一的島民,洋人的身影頻繁出現,盤桓在島上幾個世紀的閩南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強烈沖擊,從西方漂洋過海而來的社會風俗、文化思想如浪潮般不斷涌上小島,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成為西方城市化進程蔓延至東方的先行地,來自閩南原住民、多國僑民、華人華僑的管理智慧在此積淀。20世紀初,鼓浪嶼已出落成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化社區,即使在今天,島上社區管理的超前之處仍為人稱道。
從傳統村落蛻變為國際化社區,鼓浪嶼用了七百余年。從今天起,我們將在“鼓浪嶼往事”中為您介紹這段華麗蛻變中的點滴故事。
如今,當您漫步在鼓浪嶼的曲徑窄巷間,流連于錯落有致的西式洋房,古老大氣的中式民居,感嘆多元文化為鼓浪嶼留下寶貴的遺產時,是否想過,鼓浪嶼也曾經是個村落模樣?鼓浪嶼的原點在哪里?今日,我們帶您穿越歷史的煙塵,回到那個有著閩南鄉村氣息的年代,認識島上最早的村落——內厝澳。
一罐出土銅錢牽出鼓浪嶼的原點
從雞山路18號安獻樓一路向西,往工藝美術學院沙灘去,透過民居和樹叢間的縫隙,隱約可見嵩嶼碼頭上高大挺拔的集裝箱吊車正在忙碌。數百年前,對岸還遍布農田,這里順坡而下的不僅有羊腸小道,還有一條流經“面包石”的小溪,后被命名為“舊庵河”。這條已經埋沒在歷史塵埃里的小溪,卻是鼓浪嶼文史資料里的常客——是它串起鼓浪嶼的起源。
1990年10月29日,距離古時舊庵河不過百米的工藝美術學校內,藝術教育中心基建工地正在大興土木。突然間,工人們從地下一堆碎磚瓦礫中發現一罐銅錢。據鼓浪嶼文史資料記載,儲存銅錢的容器青瓷甕已破損,但銅錢保存程度完好,總重量達到100公斤。這些銅錢都是方孔圓錢,絕大部分為宋代銅錢。由于出土銅錢中,年代最晚的是南宋度宗咸淳年間所鑄的“咸淳元寶”,容器又有明顯的宋瓷特征,專家認定,銅錢的窖藏時間當屬南宋末年。與銅錢一同出現的還有不少碎磚瓦礫,人們猜測,這批銅錢或許是被漁民當作寶藏,悄悄埋藏在房基之下。
出土的銅錢是目前鼓浪嶼上發現的最古老的生產生活用品之一,證實了在南宋末年,鼓浪嶼已有人居住。據鼓浪嶼文史資料記載,嵩嶼李氏漁民坐船跨海,來到“面包石”旁的小溪邊,看這兒地處雞母山支脈與浪蕩山間的山坳,能避風,又有些許平地和水源,能開墾,于是在此定居,建成了“李厝澳”。入夜時分,海邊閃爍星星漁火,磚瓦房升起裊裊炊煙,這是鼓浪嶼上第一個村莊,也是內厝澳的雛形。
種德宮的遷徙路線描摹內厝澳的擴張
在雞山路19號居民樓的一隅,一座供奉著保生大帝吳夲的小廟香火不熄,從中總能瞥見些許種德宮的影子。曾經,種德宮就在這附近,與舊庵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今,種德宮搬遷至內厝澳路373號,更接近現在內厝澳的中心。從古至今,種德宮始終代表著最初浸潤鼓浪嶼的閩南文化,而它的遷徙路線也描摹出內厝澳的變化和擴張。
1986年7月10日,在“面包石”附近,考古人員清理出一座墓葬,一方墓志重現天日,題為“明處士振山黃公墓志”。墓志提到,墓的主人叫黃一鵠,字振山,是鼓浪嶼上一名小知識分子,生于明隆慶二年戊辰(1568年),死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墓葬位于種德宮附近。這意味著,種德宮的舊址位于“面包石”邊,靠著小溪,而圍繞著舊址,黃氏一族已從大陸來島上居住。
鼓浪嶼民間歷來有“黃山洪海”(或“洪山黃海”)的傳說,古時候鼓浪嶼的山地海灘大多為黃氏和洪氏開發。曾有說法,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角尾錦宅村黃氏家族已來到嵩嶼李氏族人的故地繁衍生息,在小溪邊建立種德宮,從家鄉帶來供奉保生大帝的傳統。
為何后來種德宮會向北遷呢?原來,當時除了錦宅黃氏,在鼓浪嶼的北面,燕尾山與大石尾山的夾角海灣處,也早有另一支來自石潯的黃氏族人停船上岸,在兩側山腰上建房安居。這處天然的海灣面北背南,背對出海口,故得名“內厝澳”。比起“面包石”旁的小溪邊,內厝澳海灣的視野更開闊,港口更大,吸引錦宅黃氏陸續往此遷徙,兩支黃氏族人逐漸融為一體,合為內厝澳村落。
隨著居住中心北移,人口增多,房屋從山腰蓋到海邊,內厝澳東路、內厝澳西路(今合并成內厝澳路)便以房屋走勢形成,內厝澳的范圍逐步擴大。清咸豐年間,種德宮不幸被毀,居民們遂將新址放在擴大后的村落中心坡地,今內厝澳路上。舊址遺跡被稱為“舊庵”,小溪才被命名為“舊庵河”。內厝澳的區域范圍基本固定,延續至今。
【鏈接】
“金帶水”
有典故
相傳源于南宋幼主趙昺
鼓浪嶼美華沙灘浴場附近的海域被稱為“金帶水”,相傳這與南宋幼主趙昺相關,進一步佐證鼓浪嶼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時期。
那時,面對蒙古軍大舉進攻,南宋王朝風雨飄搖,還是孩子的南宋皇帝只能不斷南逃。1278年,南宋最后一位幼主趙昺于福州即位。幼主在大臣們的護送下,曾在廈門島上住了一段時間,繼續南下。
傳說,趙昺君臣航行至美華沙灘浴場附近的海域時,風云突變,風大浪急,幼主嚇得驚慌失措,只能把腰圍的金帶拋入海中,企求龍王等神仙保佑。不多時,金帶沒入海中,海面果真平靜了,趙昺君臣化險為夷。這一海域自此便有了“金帶水”這一稱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