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新城綜合管廊
【數據】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廈門是國內較早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城市之一,從2007年湖邊水庫綜合管廊建設至今,已建成投用的干支線綜合管廊長達27.58公里,纜線管廊50.46公里,在建干支線綜合管廊32.7公里,“十三五”期間計劃新建干支線綜合管廊70公里。
廈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可是,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一個嚴峻而現實的問題:目前的管廊規劃建設大多在島外新區,反復破路開挖最嚴重的老城區卻還沒這類規劃。這不行呀,全市一盤棋,怎能漏了老城區?
昨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廈門經濟特區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入一審。這部法規被寄予厚望,因為它將在很大程度上破解道路反復開挖的難題。
地下綜合管廊,也就是埋在地下的公共隧道,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全部放進這個管道里。這樣,一旦需要維修更新,進管道就好,不用再破路。
廈門是國內較早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城市之一,2015年還被國家住建部確定為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早在2011年,廈門就以政府規章的形式出臺了《廈門市城市綜合管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一次,要將政府規章上升為特區法規。
“政府規章里一直很明確,要避免反復破路,但為何實施那么多年,還是沒法避免這個老問題。”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陳鴻萍建議,這些年規章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為什么會這樣、有什么應對辦法,一定要列清楚列明白,要以問題為導向,真正解決問題。
目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已有專項規劃。“不夠的是,現在的規劃基本停留在島外新區,島內老城區卻沒有綜合管廊的規劃,破路最嚴重的地方偏偏就是島內老城區。”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胡家榕建議,綜合管廊建設一定要有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全市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要一盤棋考慮。
“千萬不能漏了老城區。”不少常委會組成人員表示,綜合管廊規劃建設要直面老城區的困難探索出一條適合的路子。
“草案”通過“法律責任”一章對違反管廊管理的行為設定了相應的處罰條款。委員林起建議,“草案”中要增加終身責任永久性標牌制度,這管廊誰建的,掛牌上去,接受社會監督,終身追責。對此,不少組成人員表示贊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