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符號 曾經上萬商號 如今僅剩百余家 身為五口通商口岸的廈門,曾經是開埠后商業文明高度發展的城市,不僅有西洋商業入駐,有南洋華僑商業回流,也發展起本土商業形態,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廈門老字號現象。 廈門老字號協會名譽會長朱獎懷告訴記者,廈門曾經有14000多家商號,由于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廈門老字號品牌僅剩140多家,主要分中華老字號、福建省老字號以及廈門老字號三類。 朱獎懷告訴記者,經過大量調研,廈門老字號的經營困境主要歸因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廈門老字號總量不多,山寨老字號泛濫,品牌形象經常遭到模仿盜用,沖擊了老字號生存和發展環境;二是生存環境不好,市民對老字號要求高,但支持力度卻不大;三是傳承問題,不少老字號是傳統手工藝,傳承人不多;四是老字號文化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據粗略估算廈門能夠追溯到的老品牌有14000多個,大量的老字號已經湮沒在歷史進程中,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老字號不僅是對傳統企業品牌的延續,也是傳統商業文化的象征,是民族風情的載體,是獨特而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城市的文化符號,保護老字號勢在必行。”朱獎懷說。 全國首例 從企業呼吁到法規護航 在廈門,一場老字號保護行動正在聚沙成塔。2014年,廈門老字號協會成立,積極致力于調查我市老字號發展現狀和推動相關立法,并得到了市人大、廈門民盟、市商務局等多個部門的大力支持。2015年2月,廈門兩會期間,11位人大代表聯署提出“關于保護‘廈門老字號’立法的議案”,并建議對老字號立法開展調研,該調研和立法項目獲得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立項。2016年12月2日,《廈門老字號保護發展辦法》在福建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上批準通過,成為全國首部促進老字號保護與發展的法規。 朱獎懷是立法的推動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廈門老字號保護發展辦法》對老字號的申報與認定、保護與發展進行了多方面的詳細規定。特別是明確了廈門老字號的認定與評審;明確了要加強對老字號聚集區建筑、歷史特色建筑、企業祖庭建筑的保護和管理;鼓勵設立老字號展示場所;相關部門組織、引導老字號參展,支持老字號開拓市場;鼓勵老字號傳統技藝申報列入“非遺”名錄;加強傳承人、技術骨干的培訓等。“廈門老字號從此有了堅實的‘守護者’,將迎來新的發展時代。” |
相關閱讀:
- [ 05-02]廈門要打造“老字號商圈” 搭建院校合作平臺
- [ 04-30]明日起一批新規將實施 冒用“廈門老字號”不改正將被罰
- [ 04-26]老字號應“放下身段”
- [ 04-26]保護城市記憶 廈門老字號保護發展辦法5月起實施
- [ 04-10]老字號牌匾背后與城市文化相連
- [ 03-30]誠信建設當以老字號為典范
- [ 03-27]老字號牌匾背后與城市文化相連
- [ 02-10]“老字號”成市場新亮點讓人欣喜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