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隆運86”輪近日落戶廈門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近日,一艘名為“新隆運86”的貨運船舶落戶廈門并開始運營。值得一提的是,在廈門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廈門分社、廈門港水路運輸管理處(下簡稱海事、船檢、水運)推出的“涉船業務三方聯合辦證模式”支持下,該輪從交船到拿到所有證書,壓縮辦證時間15天,為企業節約運營成本上百萬元。
廈門船東協會昨日介紹,在同期近10艘進口船中,“新隆運86”輪率先完成船檢、登記、審核、營運許可等發證工作,為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隨著該模式的后續推廣,相關辦理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有助于廈門港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船舶轉移時間長、成本高
廈門船東協會介紹,雖然廈門港為全球集裝箱大港,但運力規模較為落后,在省內位列第三,存在“港強航弱”現象,與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不匹配。因此,壯大廈門籍船隊、有效增加本地航運企業運力,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近年來,我省部分地市出臺航運業扶持政策吸引外地船舶運力回歸,但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發現,船東普遍擔心辦證時間長、影響營運。”廈門船東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一艘船舶需要申請的證書目前共有15種,船籍轉移時間長、辦證環節多,成本高,成為一大難題。”
“建立快速便捷的辦證通道、建立涉船業務聯合辦理模式”成為廣泛呼聲,并迅速得到海事、船檢、水運部門的高度重視,成為三方定期協調機制的重要研究內容和重點推動目標——這不僅能夠節省企業運營成本,同時能夠增強廈門港的吸引集聚能力,帶動更多船舶落戶廈門。
至少為企業節省上百萬元成本
簡化流程、減少手續、壓縮辦證時間,是“涉船業務聯合辦理模式”的核心目標。為此,廈門海事、船檢、水運利用三方定期協調機制,籌劃推進涉船業務三方聯合辦證模式,“新隆運86”輪,成為該模式運作的“試點輪”。
4月21日,廈門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廈門分社、廈門港水路運輸管理處三方聯手,為“新隆運86”輪專門召開“海事、船檢、水運三方聯合辦證協調會”,研究聯合辦理模式的相關細節。“新隆運86”輪所屬企業、廈門隆運船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洪江明也參加了協調會。“相關部門現場答疑解惑,并全程關注船舶手續辦理進展,提供科學指導和有效支持,聯合辦證流程步驟緊、效率高、見效快。”洪江明說,“5月17日剛完成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審核,次日,公司就拿到了該輪的營運證書。”
洪江明測算,“新隆運86”輪每天運營成本約8萬元,此次三方聯合辦理是一項制度性創新舉措,較之前壓縮辦證時間15天,為企業節約上百萬元的運營成本,“這令我們深刻感受到,相關部門的工作是務實的,是落在實處的,廈門的營商環境是一流的!”他說。
積極推動廈門模式成為全國首創
此次成功服務“新隆運86”輪后,海事、船檢、水運三方明確,將加大協作力度,持續完善合作機制,提高服務針對性,優化“涉船業務三方聯合辦證模式”,爭取作為行業扶持政策的配套措施,推動該模式成為全國首創,進一步提升新建船舶、異地遷移來廈船舶辦證效率。
廈門船東協會介紹,目前,廈門港每年新增船舶約15-20艘,后續新增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涉船業務三方聯合辦證模式”將為全行業節約運營成本超千萬元。下一步,協會將繼續深入調研,了解航運企業的具體需求,協助有關部門搭建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著力提升航運政務服務的標準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有力促進航運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業內人士評論,隨著此項利好措施的落地,將進一步加速廈門國際航運中心要素集聚,有望逐步扭轉“港強航弱”現象,實現廈門港“十三五”發展目標,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