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發展之海通碼頭
迎來“航運藍海”
大船進港
港區吹響發展號角
繁忙的碼頭
航拍海滄嵩嶼碼頭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無論是廈門港在這15年里對標世界一流的過程,還是如今集裝箱樞紐港、郵輪母港、綠色環保智慧港的建設,都體現著跨島發展思維。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與港口的跨島發展,互為基礎、互為促進、互為支撐。只有在目前的發展基礎上,廈門港才能擔負起“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歷史重任,真正發揮國際航運中心、自貿試驗區和對臺航運橋頭堡的功能,使今后的發展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觀察港口的跨島發展,不妨先從歷史數據中挖掘一些信息:2000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邁入“百萬級”俱樂部。從開展集裝箱業務到100萬標箱,廈門港花費了17年。
不過,接下來,廈門港集裝箱業務發展開始“大跨步”,以兩三年甚至一年一個100萬標箱的速度前進:2003年,全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標箱,2005年突破300萬標箱、2006年突破400萬標箱、2008年突破500萬標箱、2011年突破600萬標箱、2012年突破700萬標箱、2013年突破800萬標箱、2015年突破900萬標箱。今年,廈門港的目標為突破1000萬標箱的歷史大關。
可以看出,這種“大跨步”,在時間軸上,與跨島發展戰略的實施、與島外港區建設的推進時間表高度重合。廈門港口管理局介紹,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與港口的跨島發展,互為基礎、互為促進、互為支撐,以至于在未來的發展中,仍將保持著這樣的緊密關系。
15年來,廈門港不斷刷新紀錄
跨島發展15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從世界排名第29,快速攀升至如今的世界第15。箱量飆升,帶來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大船進港。
廈門港口管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04年底,廈門港接待的“中海歐洲”號可裝載8500個標準箱;2007年4月,接待的“艾瑪·馬士基”號可裝載11000個標準箱;2013年10月,接待的“馬士基麥克凱尼穆勒”號可裝載18000個標準箱;2015年1月,接待的“中海太平洋”號可裝載19100個標準箱;今年5月27日接待的“東方香港”號,可裝載超過21000個標準箱。
在這個不斷接待巨輪、不斷刷新紀錄的過程中,只有2004年“中海歐洲”號的靠泊,是在廈門港東渡港區完成的,其余數次紀錄刷新,均是在海滄港區。“東渡港區作為特區港口業發展的起始港區,其陸域和交通配套,在進入新世紀后,已逐漸跟不上發展腳步。因此,廈門港審時度勢,快速布局各方面條件更好的海滄港區,準確接住了發展的‘接力棒’。”業內人士指出。
海滄港區發力建設,成為核心港區
準確接過“接力棒”,需要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審時度勢的精準眼界。2002年1月,海滄港區1號泊位開工建設,吹響了發展的號角。
廈門港口管理局介紹,海滄港區1號泊位的起步就瞄準當時最高等級:前沿水深-17.5米,年處理能力190萬標箱,接待集裝箱船舶的能力已達到10萬噸級水平。緊接著,2004年,嵩嶼碼頭開建,有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3個,一期工程年處理能力180萬標箱。
這些對標全球一流的碼頭,為廈門港緊跟時代潮流、搶抓發展機遇創造了先決條件——隨著航運物流追求“高效、低成本”,船舶大型化、船公司聯盟化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巨輪開始下水。此時,一個港口的接待能力,直接決定著這座港口是否會被邊緣化;廈門港在此期間,實施港口跨島發展,抓住了發展脈搏,并逐步將海滄港區的多個碼頭升級為20萬噸級。
海滄港區建設運營后,廈門港的航線數量顯著增加,迅速從六七十條,增加至目前的超過140條。同時,廈門港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也大大增強,已經從當年的支線港、喂給港,變為如今的干線港、樞紐港、國際中轉港,也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2014年,海滄港區的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超越島內的東渡港區,堪稱港口跨島發展的標志性事件。
跨越發展,作業效率對標世界一流
跨島發展,也帶來了港口作業效率的跨越發展。
2005年,海滄海潤碼頭成立,這個碼頭主要接待當時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船舶,對操作效率和安全要求極高。當時,為了打響這第一炮,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調集全港30名骨干橋吊司機,使海潤碼頭在運營之初,就得到良好的業界口碑。
嵩嶼碼頭也是如此,其一直保持著碼頭硬件條件和作業效率的世界一流:2012年11月11日,嵩嶼碼頭接待第一艘20萬噸級船舶,作業效率也成為世界前10的“常客”。
與此同時,一系列代表著未來航運發展趨勢的新技術、新應用,如無紙化辦公、智能閘口、全電碼頭、自動化碼頭,也在島外港區落地生根。
無論是廈門港在這15年里對標世界一流的過程,還是如今集裝箱樞紐港、郵輪母港、綠色環保智慧港的建設,都體現著跨島發展思維。而且,只有在目前的發展基礎上,廈門港才能擔負起“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歷史重任,真正發揮國際航運中心、自貿試驗區和對臺航運橋頭堡的功能,使今后的發展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大事記
2002年
4月
港口發展迎機遇
2002年4月,港口發展帶來大好機遇。國貿碼頭、嵩嶼碼頭、海滄國際貨柜、新海達碼頭在2005年至2008年間先后設立。
2006年
7月31日
接待大型船舶
2006年7月31日,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海天公司管理的海潤碼頭迎來載重噸逾11萬噸的集裝箱船“達飛費德里奧”輪。
2006年
1月1日
港口一體化整合
2006年1月1日,廈門灣內港口體制一體化整合啟動,廈門港口管理局統一管轄廈門、漳州兩市行政區劃內的所有港區。
2007年
4月20日
最大貨輪停靠
2007年4月20日,世界最大貨輪“艾瑪·馬士基”號停靠廈門港嵩嶼碼頭,標志廈門港融入全球航運專業化、大型化主流。
2008年12月底
船舶運輸直航
2008年12月底,海峽兩岸實現海上船舶運輸直航。據測算,海上運輸平均每航次可節省22小時。
2013年12月13日
港口資產整合
2013年12月13日,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堪稱近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港口資產整合”。
亮彩數字
961萬標箱
2002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175萬標箱;2012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720萬標箱;去年,則達到961.37萬標箱。今年,廈門港將沖擊千萬標箱大港。
164個
截至2016年底,全港建成生產性泊位164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5個,碼頭貨物綜合通過能力1.73億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1033萬標箱。截至2016年底,廈門港共有集裝箱航線143條,其中國際航線87條、內支線15條、內貿線41條。
11188艘次
2016年引航各類中外籍船舶11188艘次,其中,船長超過250米的大型船舶4453艘次,15萬噸級以上超大型船舶1279艘次(含20萬噸級以上船舶271艘次),15萬噸級以上船舶占比11.4%,比增12.2%。
黃鷺旭1994年進入東渡海天碼頭,目前從事碼頭生產運營管理工作,伴隨著廈門港跨島發展的推進,他的工作重心,也逐漸從島內挪到了島外的海滄區。
親歷者說
集裝箱碼頭集團海天分公司副總經理黃鷺旭:
廈門港的發展變化前所未有
[人物簡介:黃鷺旭,高級經濟師;歷任海天碼頭技術主管、值班經理、操作部經理、海天碼頭副總經理兼任海潤碼頭副總經理。]
“跨島發展戰略提出以來,廈門港的發展變化讓人無法想象,這種跨越感,前所未有。”黃鷺旭說。
記者:您能從自身工作的角度,來描述一下廈門港跨島發展的進程么?
黃鷺旭:15年跨島發展過程中,廈門港的港口貨物作業、服務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比如,2002年,廈門港集裝箱泊位等級最高的,也就是接待五萬噸級集裝箱船舶,而且都集中在島內的東渡港區。相比之下,島外的海滄港區才剛剛起步,大部分岸線還都是荒灘。在2002年之后,廈門港發展的腳步逐漸加快,尤其是島外港區建設日新月異。
后來的發展證明,如果當時沒有加快港口產業的跨島發展,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舶無法靠泊廈門港,那么廈門港很可能會被邊緣化。舉個例子,2002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175萬標箱,去年達到961.37萬標箱;當年全港集裝箱航線六七十條,現在已經超過140條。2003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29,如今已是世界第15。
記者:除排名之外,港口跨島發展還帶來哪些轉變?
黃鷺旭:首先是廈門港國際地位的轉變。廈門港的服務能力和輻射范圍實現了大的飛躍,廈門港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
其次是城市發展的變化。港口對城市發展帶動作用非常明顯,現在的海滄,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各類航運要素快速集聚。
最后是思想觀念的轉變。海滄海潤碼頭2006年投產時,許多東渡港區的員工還不愿意去海滄上班,覺得那里配套不成熟。現在,員工們不僅愿意來島外工作,還紛紛把家都安在了島外。
部門說
廈門港口管理局:
形成“雙港雙區一中心”發展格局
港口產業的轉型升級,與跨島發展息息相關。當前,島內的東渡港區的貨運功能,正在向島外的海滄港區轉移,未來島外的翔安劉五店港區,也將承接一部分貨運功能。與此同時,東渡港區將向國際郵輪母港“華麗轉身”。在港口“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到2020年,廈門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9億-3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200萬-1300萬標箱;郵輪旅客吞吐量達到40萬人次,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初具雛形。
“雙港雙區一中心”發展格局,是我市港口“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的亮點。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格局,指的是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初步形成國際集裝箱干線港,亞太地區重要的郵輪母港,即“雙港”;兩岸航運交流合作先行區,國際航運服務業聚集發展示范區,即“雙區”;東南沿海國際物流中心,即“一中心”。在此格局下,港口跨島發展的進程將越走越快。廈門將努力實現港產城協調發展,促進港航業優質發展。
記者了解到,在島外幾個港區的功能定位方面,海滄港區將依托集裝箱干線運輸,大力發展保稅物流服務,航運物流集聚區、臨港產業發展區也將“落戶”于此;翔安港區承接石材、散雜貨和內貿集裝箱運輸。
相關建設,也將圍繞島內外同步開展。據悉,“十三五”期間,廈門港口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20.6億元。“規劃指出,在優化核心港區建設方面,將提高海滄港區大型專業泊位靠泊等級,采取有效工程措施解決部分深水碼頭、航道的淤積問題;啟動翔安港區的規模化開發,適時推進海滄南港區的前期研究工作,”該負責人介紹,“通過‘兩翼’拓展,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提供資源空間。”
港內的水上客運交通,也將專注跨島發展。港口“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指出,將推進廈門島與東西海域各組團的水上旅游線路連接,開發海上和環島、環灣旅游線路,完善“水上公交”航線,并加強與之配套的公交、停車場等接駁設施的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