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今決戰 好主意金選新創意

2017-06-18 08:58:12劉強 薛洋?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6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薛洋/文梁張磊/圖)海峽兩岸媒體共同主辦的首屆“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天上午將在廈門舉行,50位臺灣青年“登鷺”交流。作為第九屆海峽論壇的新亮點,這項賽事匯聚兩岸民眾智慧的同時,也將增強臺灣青年的參與感。

今年首設的“金點子創意大賽”,主題為“兩岸好主意金選新創意”。大賽由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指導,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海峽導報社、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際創意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海滄區臺辦、廈門藝術西區、集美大學美術學院、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等參與協辦。

據了解,這項賽事針對“怎么辦好海峽論壇”設立“金點子獎”,通過專設網絡平臺向臺灣民眾公開征選海峽論壇活動創意方案,并將優秀創意納入海峽論壇的具體活動安排。

今年2月8日,“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在臺北啟動,共征集到152項活動策劃案,許多方案很有創意、很接地氣;入圍作品選手的年齡集中在18-25歲,約七成未到過大陸。經過創意提案報名、網絡投票、復選等環節,主辦方于5月30日公布了最終入圍的10件提案。這些提案者今天在廈門參加總決賽,并在專家及民眾的見證下,決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得主。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本次大賽的臺灣青年,還將參訪廈門軟件園動漫企業和騰迅企業;在廈門自貿區、海滄青創園區體驗無人機和機器人咖啡,了解自貿區惠臺政策;在沙坡尾藝術西區體驗密室逃脫游戲,與在地文創業者深度交流,并與大陸青年一起體驗極具特色的廈門空中自行車道。

主辦方希望兩岸青年通過“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既增強對兩岸交流的參與感,也能借此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共結對子、同謀發展。

兩岸青年時尚峰會

提案人:朱正生(臺灣“中華國際形象推廣發展協會”理事長)

青年有無限的創意,“時尚”更是兩岸青年共同的話題。

提案人希望,以“時尚”為主題切入兩岸青年交流,鼓勵青年發揮并展現創意,呈現兩岸青年的時尚概念;舉辦座談暨論壇交流,提供展演舞臺,秀青年時尚,讓兩岸青年交換時尚理念。

除了分享時尚概念,兩岸青年時尚峰會還將運用新科技呈現時尚新潮流,打造時尚新風貌,并展覽創作者的優秀作品,輔導進駐兩岸相關文創基地。

人物

這次參賽者中,朱正生是少數有著豐富“登陸”經驗的人,三個月前就來過一次廈門。說到對廈門的印象,他用了三個詞:漂亮,友善,進步快。

他說,廈門跟大多數大陸城市一樣,進步太神速。“以前來會覺得便利程度上不如臺灣,現在已經完全不輸,甚至更好。”

創意健康宿舍料理影片比賽

提案人:李詠虹 陳貞樺 張巧玉 鄭羽婷 黃宜婷

吃得好不如吃得巧。

通過簡單料理的競賽活動,讓學生藉由影片分享制作過程,增進學生自己動手的意愿,既讓外宿學生吃得經濟、安心,又能增進兩岸學生對飲食文化的相互了解。

可以邀請臺灣高校餐飲科系的學生,以拍攝影片的方式發表分享在宿舍制作簡單料理過程,選出優秀作品,于海峽論壇期間與大陸學生共同討論交流,并放上Facebook等平臺推廣。

人物

“小時候跟父母來過廈門旅游,這次故地重游,感覺變化太大了!”在李詠虹看來,廈門是個大城市,很繁華。李詠虹是香港人,目前在臺灣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念大三。

兩岸網紅海峽論藝創意高峰會

提案人:張雅玲(臺灣佛光大學傳播學系)

兩岸網紅經濟快速崛起,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

提案人認為,兩岸直播模式及網紅經濟大不同,其中大陸的網民樂于提問,有成熟的打賞機制,與主播雙向互動好;臺灣則以網民觀看居多,以主播單方面陳述展示為主,偏單向放送。

通過這種兩岸網紅高峰會,不僅可以促進兩岸青創專業交流,也能開創兩岸網絡經濟新局,一起把網紅蛋糕做大。高峰會將分別從兩岸征選20名人氣網紅,分享各自的經營經驗及發展問題,邀請兩岸直播經紀公司負責人參與探討交流。

人物

“廈門和臺灣很像,就連天氣也一樣,都下著雨。”這是張雅玲對廈門的第一印象。她感覺廈門很發達。“以前在金門時常眺望廈門,兩門對比強烈,一個是古樸,老房子比較多;一個是現代,到處是高樓大廈。”

“直·接”短片競賽

提案人:詹雅如(臺灣正在動映有限公司動畫師)

直線是最短的距離嗎?該怎樣為兩岸青年交流找到更“直接”的方式?

提案人想到了年輕人最熟悉的短片競賽。這項競賽,設定在參賽第一階段降低門檻,只需要一頁故事大綱就可以;復賽則以嚴謹流程審查篩選,以“雙城”為題,要求參賽者拍攝廈門、福州。同時,還要通過隨隊側拍制造“網紅”效應。總之,一切都是以年輕人最喜歡、最易接受的方式,拉近兩岸的“心距離”。

人物

詹雅如是第一次來廈門,不過三年前去福州交流過。她說,以前以為大陸在技術上較落后,“看完(《大圣歸來》)嚇一跳,比臺灣領先很多!”由此她也深切感受到,兩岸還是要多交流了解,才能去掉刻板印象。

兩岸青少年大會師

提案人:許家瑜

兩岸高中生知識王挑戰賽上,不僅有分秒必爭的選擇題,也有需要字斟句酌的問答題,除了考驗對國際現況的認知和歷史的熟悉,更有許多有趣的常識沖擊腦袋里的小宇宙。

通過挑戰賽,可以打破海峽隔閡,增進了解、促進感情。

人物

許家瑜是來自臺灣大學的才女,以前去過廣州,而廈門是第一次來。從機場到酒店路程不遠,她對廈門“管中窺豹”,覺得這里很有現代化氣息,綠化做得也比較好。

對于比賽,許家瑜坦承會以平常心看待,她更希望通過活動,結交更多的大陸年輕朋友。

“饗、享、響”

提案人:簡子晴 葉坤霖

饗:一場兩岸美食的饗宴。享:一同享受、一同陶醉。響:讓這種兩岸交流能不斷回響。

借由饗、享、響,去感受兩岸一道道風情,讓彼此的交流在舌尖上纏綿,促進兩岸更了解彼此。

辦桌是兩岸共有筵席活動,可以邀請兩岸在地特色廚師舉辦一場獨門拿手菜的筵席,藉由料理讓大家去認識彼此特色,吃出新感動。

人物

簡子晴也是第一次跨越海峽,但她對大陸有著特殊的“熟悉感”,“因為現在臺灣年輕人都在看大陸劇、大陸綜藝啊,其實不怎么陌生”。

她來了之后并沒有落差,反而覺得很親切,“已經迫不及待想到處走走吃吃,好好體驗這個美麗的城市”。

“打破界限”創意涂鴉大獎賽

提案人:樊懋(廈門理工學院)

面對陷入僵局的兩岸關系,很多臺灣年輕人也相當憂心,并試圖從自己的視角尋找破冰的方法。

這個“打破界限”創意涂鴉大獎賽,就是試圖改變兩岸青年交流所存在的形式單一、有距離感等問題,通過“涂鴉藝術家”這個特殊群體,讓該議題的關注者和參與者可以打破成見、超越界限、共鳴共振,再由點到面,通過話題的聚焦,實現群體的聚合,最后完成觀點的凝聚,尋找兩岸年輕人的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提案還特別提出將賽區景區化,使之成為“兩岸涂鴉文化交流基地”。

人物

跟其他選手不同,來自廈門理工學院的樊懋是大陸人,這一學年他在臺灣銘傳大學做交換生。談及廈門和臺灣的比較,他直呼“各方面真是太像了,很容易就會適應”。

TRICK OR TRIP

提案人:楊婉穎(臺灣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人生地不熟又身無分文,一趟未知旅程,你敢挑戰嗎?這是個好問題。

這項超越自我、挑戰自我的旅程,身無分文的參加者只能攜帶隨身行李包、紙本地圖、微型攝影機、定位系統、按鍵式手機(用于偶發緊急事故或棄權),臺灣參賽者飛往福建,福建參賽者飛往臺灣,通過打工賺錢、以物易物、搭便車等方式,游歷十個指定景區的其中五個,成功回到原出發地即算完賽。

人物

楊婉穎是第一次來廈門,也是第一次來大陸。她在學校擔任陸生的“學伴”,對大陸的現狀比較了解,“完全不是一些(臺灣)媒體傳達的那種片面、刻板的印象”。目前她對廈門的印象,“就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城市,關鍵人真的很好!”

兩岸青年喜劇藝術節

提案人:林靖

喜劇是最好“入口消化”的藝術之一,兩岸青年的藝術交流可以從這里開始。我們一起玩喜劇,一同歡笑,共創美好記憶。

可以找尋兩岸相關科系學校合作承辦,挑選優秀作品及喜劇青年,也可面向兩岸招募藝術行政人才,共同企劃與執行;并通過舉辦講座、工作坊,全方位開發喜劇青年的潛能。

人物

第一次來大陸的林靖,從機場一出來,就瞪大眼睛四處看,充滿新奇感。很快他就發現,廈門跟他想象當中沒什么落差,真的跟臺北蠻像的。“聽說廈門的飲食民俗都跟臺灣差不多,我發現連天氣都很像啊。”林靖看著窗外的連綿細雨說。

兩岸創意同玩節

提案人:蔡懷德(臺灣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兩岸創意同玩節希望以創意方式將傳統及新潮的文化飲食帶入,帶動兩岸新舊文化的融合及創新,帶動更多人體驗兩岸新潮流與舊文化的融合及發展。

這個以“民俗文化不俗氣兩岸同玩創新奇”為主題的同玩節,設有傳統區和潮流區。其中,傳統區主要以“傳統民俗攤位”和“傳統小吃攤位”為主軸,當中包含捏面人、畫扇、剪紙等傳統民間技藝;潮流區則會引入臺灣夜市的潮流攤位,希望讓民眾體驗不一樣時光背景下兩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人物

臺灣銘傳大學學生蔡懷德是第一次來到大陸,之前對大陸、對廈門沒什么概念,所以想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到廈門走走逛逛,最想了解當地的小吃、美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