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天下之美
展人文風采
有著深厚人文底蘊和獨特城市氣質的集美,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是“集天下之美”的所在。這里還是廈門展示城市形象重要的門戶。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 林桂楨 )自去年11月以來,以優美風光和人文特色著稱的集美“再發力”,啟動了以“六線六片”為重點區域的城市景觀整治提升。作為重頭戲之一的綠化提升工程不再是簡單的“植樹造林”,而是結合周圍環境和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層次感、立體感、有品位的城市景觀,高品質的綠化設計扮靚了集美,既展示出人文集美良好形象,也讓居住在這里的百姓切身感受到生活環境的改善。
隨著拆除違章、綠化提升、立面改造等工作的全面推進,集美大橋、杏林大橋進出島橋頭堡、門戶區,同集路集美段、集美大道、馬鑾立交等道路,集美新城、鰲園周邊景點等重點片區、重要線路和節點的景觀提升工作進入“全面加速”階段。
六線包括:集美大道至孫坂北路沿線、集灌路沿線、國道324沿線、高速公路沿線、田集連接線、鐵路沿線;六片包括:集美大橋橋頭片區、杏林大橋橋頭片區、廈門大橋橋頭片區、集美學村片區、鰲園片區、集美新城片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六線六片”景觀整治提升工作不僅關注主要風貌區、城市主干道等“核心區”,還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轄區鐵路沿線、城市邊角地這樣的細節領域,并以“跳出集美看集美”的思路吸收、借鑒先進城市的經驗,“對標一流”、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紀委全程精準監督整治提升工作,讓老百姓在城市品質改善中增強獲得感。
集美新城,環境優美。(本報記者黃少毅攝)
一座城市的品質不僅僅體現在中心城區、主要街道、風景名勝區這些常規意義的“視覺焦點”上,在小巷街尾、邊角地、鐵路沿線這些似乎不被人留意的角落,我們往往更能觀察到這個城市的品質細節和自我要求。
地點:銀江路集美段
新顏
如今外立面風格統一。
舊貌
過去外立面較混亂。
地點:杏林大橋橋下片區
新顏
如今景色優美。
舊貌
過去橋下較混亂。
鏡頭1
整治鐵路沿線
送乘客一路美景
位于杏濱街道的康城社區靠近鐵路沿線,一段時間來,鐵路沿線地帶成了鐵皮廠房、廢棄物堆放點和各類重型車輛的停靠點,損害了城市的形象,這些不成章法的非法占地、違法建設自然也為附近的居民區帶來了困擾和不便。
事實上,集美轄區內擁有鐵路總長22公里,除了康城,還有不少處于鐵路沿線的村居周邊存在類似的歷史遺留“兩違”和臨時堆場。為此,相關鎮街、區執法局和建設局等部門以“攻堅克難”的決心對鐵路沿線進行了大力度的整治。經過半個月的攻堅,僅鐵路沿線康城段,周邊的廠房、車輛、雜物已被全部清空,將近20萬平方米的地面露出本來通透空曠的原貌。
據介紹,為破解整治難題,杏濱街道引入“一包三定”工作機制,黨政骨干力量發揮主攻作用,帶頭深入一線打硬仗;區聯合督查組、片區征拆指揮部以及區建設局、區行政執法局等密切配合,聯合作戰,形成強大合力加快整治進度。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康城段將進一步綠化美化和景觀提升,在違法占地清理為空地后,還將“升級”為休閑綠地,為周邊百姓提供更多福利。
鏡頭2
利用橋下地帶
設停車場建公園
“‘拆’不是目的,讓人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才是目的。”集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因地制宜、惠及民生是此次“六線六片”提升整治工作的亮點,經過整治,不少原先臟亂差的“三不管”地帶變成了公園、綠地和停車場,擠出了寶貴的可利用空間。
在杏濱路東側的杏林大橋橋下,就有一個曾經的“三不管”地帶變身為綠化小公園和停車場。“以前,這里道路泥濘,大型貨場、集裝箱隨意停放,看上去亂亂的。”附近居民說。現在,橋下地帶除了規劃建設停車場外,駁岸上鋪設了鵝卵石步道、自行車慢行道。在杏濱路的另一側、化工學校公交車站旁的三角地帶,也進行了綠化提升改造,如今成了綠樹成蔭、景致怡人的小公園。
廈門大橋橋下,原本雜草叢生、存在亂搭蓋的集美老火車周邊,也“華麗變身”,在清理土頭垃圾、平整場地后,大面積鋪上了草皮,并種上了常綠樹種棕櫚樹,呈現出通透怡人的“椰風海韻”風情。
“大橋涉及的責任單位多,市區責任部門交叉,區里每周開市容環境與提升整治工作組評例會,區主要領導先后數十次現場踏勘協調,指導各責任單位統籌安排、科學組織工作,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形成合力,保質保量完成整治提升工作。”工作人員介紹。
鏡頭3
拆掉臨時商鋪
嘉庚故里煥新顏
通過相關部門的強力“攻堅”,一些破壞城市景觀卻又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在“六線六片”整治中也得到了“根治”。
在集美學村龍舟池南岸,一排破壞學村景觀的臨時商鋪在上個月已被拆除。這一排商鋪被稱作“集美旅游商城”,有名的南順鱷魚園也曾落戶在這里。自上世紀90年代存在以來,因為復雜的歷史原因,這里一直是沒有產權的臨時建筑。
為了讓集美學村有更好更開闊的視野,讓嘉庚故里以更加整齊有序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去年底以來,集美區下定決心“啃硬骨頭”,啟動了商場拆除的相關工作。在工作人員的積極動員下,在商場經營者的積極配合下,商城已基本完成拆除,拆除面積約2萬平方米。
“我們從維護嘉庚建筑風格統一性、保護集美學村面貌的重要性出發,不斷上門做工作,獲取商戶支持。”街道工作人員說,在遵循整體拆除方案大框架下,工作組實施“一戶一策”、責任到人,細致推動商談拆除工作。
商城拆除后,相關部門很快地在原地種上了草皮和植物,現在,站在綠地邊,可以一眼望到不遠處的廈門大橋,嘉庚先生規劃集美學校時提出“面海無塞”的心愿,終于得以重新實現。
【人物】
集美區建設局工作人員辛訪:
“加減法”并用
打造綠色家園
辛訪
在綠化剛完工不久的兌山社區公園,辛訪看著眼前蔥郁盎然的樹木和叢草花卉,臉上露出欣喜和驕傲之情。
去年9月臺風“莫蘭蒂”過境,大量樹木倒下,辛訪所在的“六線六片”綠化提升組接到任務,與鎮街、城管等多級多部門聯動,立即展開災后綠化重建提升工作。辛訪回憶道,為了將樹木“搶”回來,他們與時間賽跑,連夜設計“搶救”方案,增加機械和人手,爭分奪秒扶正樹木、重新種植。今年春節期間,辛訪和工人們更是連年都沒過完,就重返“綠茵場”,逐一摸清地塊,搶種樹木和草坪。
“我們不僅要恢復綠樹,還要讓花草樹木富有層次感。”辛訪介紹,為了讓綠化“錦上添花”,他們通過“加法”和“減法”,把草皮、灌木、喬木等高度不同的植物相間種植,同時在道路岔路口和重要節點用三角梅、紅車等開花植物加以彩化,打造高矮錯落、疏密相間、紅綠交叉、立體縱深的“層次”美。
“大改觀!”辛訪用這三個字描述大伙近8個月來奮戰的成果。現在,包括廈門老火車站、北引泵站周邊、集美學村牌坊周邊、杏林高速路口、北站周邊、鰲園榕樹公園、杏林大橋下在內的諸多地塊不但恢復了臺風前的蔥郁,更是綠出了集美風情——綠植、花毯、喬木等在陽光下、海風中搖曳生姿,嘉庚故里煥發新的活力。
而對于辛訪,這位從1995年入行、至今已在集美綠化戰線上服務了22年的老建設者而言,沒有什么詞匯比“自豪”更能表達他的心情。“集美區80%的綠化項目,是我們團隊做的。”辛訪最樂意看到的事情是,居民們在自己布置的綠色家園里觀賞風景、享受生活。
集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后溪中隊
負責人郁兵:
上門耐心勸說
居民主動拆違
郁兵
許多人認為,城管的工作就是簡單的“拆”和“扣”,而在后溪執法中隊負責人郁兵看來,與征拆對象溝通的“嘴上功夫”也是執法工作重要的能力之一。
后溪鎮涉及“六線六片”的有國道324沿線、孫坂北路沿線和鐵路沿線。郁兵說,去年12月以來,后溪執法中隊以上述片區范圍內的違建、街區(主干道)立面等為重點,對轄區內的鐵皮搭蓋、屋頂搭蓋、違法建設和違章廣告設施等進行集中清理整治。
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的違章廣告和“兩違”就像城市的牛皮癬,影響了市容觀瞻,部分鐵皮搭蓋經過臺風“莫蘭蒂”的摧毀后沒有及時修復,存在安全隱患,必須予以拆除;此外,多個綠化提升項目也要執法人員先拆除“兩違”,清理被占用的地塊,工人才能進場綠化。
不過,這項具有正當性的工作,卻因為觸動了當事人的利益,遭遇不小的阻力。“我們挨家挨戶登門解釋整治工作的意義,并多次聯合后溪鎮鎮政府包村干部、村干部、村老人協會會員,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郁兵和隊員們的“軟磨硬泡”之下,不少觀望的當事人都在思想上“敗下陣”來,主動拆除了違章建筑和違法廣告牌。
如果您是國道324后溪段、孫坂北路的常客,或是經常乘坐動車,就會發現,半年來這些路段“大整容”了——路邊占道經營的攤販少了,“煞風景”的樓頂廣告牌也不見蹤影,危險的鐵皮搭蓋全部得以拆除,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許多群眾一開始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但整治完后,家園變美變靚了,他們比我們還開心。”郁兵說,群眾的滿意是執法人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動力。
【亮點】
“兩違”整治
截至7月9日,集美區共拆除“六線六片”違建2168起,拆除面積87.71萬平方米。
綠化提升
截至7月9日,綠化提升區屬項目及新城片區平衡項目已開標36個,累計完工項目28個,2個項目進入工程收尾階段。
立面改造
以“六線六片”的核心地段為重點,全區計劃實施22個立面提升項目,涉及942棟建筑。截至7月9日,22個項目已全部開工,累計完工924棟。
夜景工程
目前,廈門北站夜景提升工程、環杏林灣東岸夜景提升工程、杏林灣西岸夜景提升工程、集美大橋橋頭片區夜景提升工程均穩步推進,預計將于本月底全部完成。
工地整治
43個區管工地和30個市管工地已基本完成當前形象進度的整治提升工作;17個收儲地塊基本完成圍擋、美化和場地覆蓋。
市容環境
采用無人機航拍加地面跟拍的模式,對“六線六片”范圍內市容環境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共梳理出整治節點1652個,截至7月9日已完成1180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