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協會推出外賣箱消毒標準,要求箱內要比紙巾還干凈
該標準只是行業標準,執行不到位也無人監管
外賣箱內餐盒與衣服放一起
個別騎手在送餐時沒有蓋上蓋子,餐盒暴露在充滿尾氣的馬路環境中
外賣箱并不干凈,蓋子也掀開著被暴曬
上周,中國烹飪協會第一個《消毒餐飲配送箱(包)》推薦性標準出爐,該標準要求消毒后的外賣箱內要比紙巾還干凈。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炳進)隨著網絡的普及,通過網絡平臺叫餐的人與日俱增。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3.58萬億元,其中網絡訂餐市場規模突破3579億元,占比10%。而作為外賣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外賣箱的衛生問題鮮有人問津。
標準的出爐讓不少讀者的目光集中到了這個小箱子上。這樣一個標準的效力幾何?在廈門的落地情況如何?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走訪:衣服竟和餐盒混裝
前日中午12點左右,在思明區匯文路上,正值午餐叫餐高峰期,不少騎手匆忙往返于幾家商家之間提貨。不過,記者注意到,不少騎手的外賣箱為了方便放餐,直接將外賣箱蓋子掀開在外,幾份打包的餐盒直接暴曬在太陽底下。走訪中,記者也發現了一外賣箱內把衣服和餐盒混合裝在一起的情況。
在呂厝附近,記者也發現了取完餐的騎手在送餐過程中,個別騎手沒有蓋上蓋子,餐盒暴露在充滿尾氣的馬路環境中。有些外賣箱則布滿污垢,能看出多日未進行清洗。
外賣放在電動車座椅內
“有一次到樓下取餐,發現外賣小哥不是從外賣箱拿餐盒,而是直接掀開電動車的座椅,從里面提出餐盒給我。”在軟件園上班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讀者周女士也反映,午飯都是叫外賣,但有幾次送來的餐食封口處有明顯的開裂情況,有時候一份外賣袋子上還有其他套餐的殘渣。也有市民稱,在外賣箱內見過擦汗的毛巾和餐盒放在一起。
一家快餐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消費者很少見到自己餐盒放在怎樣的一個外賣箱內,至今未接到過任何外賣箱的相關投訴。
尷尬:非強制性標準執不執行靠自覺
據悉,餓了么已經開始推廣《消毒餐飲配送箱(包)》標準。前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湖里區小東山村公交車站附近的一處餓了么配送點,即將帶箱出去接單的騎手均會對外賣箱做消毒和清洗。“根據新標準,我們的消毒劑也有了升級,采用乙醇(75%±5%)或有效氯濃度為1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消毒。”站點的工作人員稱,每天都有相應的消毒程序,對于不按標準執行的騎手,將會根據公司的相關規章處罰,“有專門的督導組,隨時隨機抽查騎手的工作規范,外賣箱的衛生情況就包括其中。”
對于如何判斷消毒標準中提到的“大腸菌群不得檢出,菌落總數小于100 CFU/cm2”,從現場消毒過程來看,并未提及。
餓了么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消毒餐飲配送箱(包)》暫時是行業推薦性標準,該標準將被推薦給中國烹飪協會成員單位旗下幾百萬餐飲門店。同時這個標準是非強制性的,各家外賣公司是否執行,看各自需要。換句話說,《消毒餐飲配送箱(包)》目前只在中國烹飪協會會員中推廣,而執行與否則靠自覺,執行不到位也沒人管。
呼吁:監管還需部門有法可依
《消毒餐飲配送箱(包)》標準作為一個推薦性標準,約束力在許多業內人士并不看好。“外賣箱消毒后的內環境應該比紙巾更干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關鍵還是要靠政府部門介入,才能有效監管起食品安全的這道環節。
《消毒餐飲配送箱(包)》不能作為執法部門的執法依據,餐飲企業即便是推廣應用了該標準,也只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讓消費者難以信服。但也有市民提出,該標準的發布也讓消費者多一份對外賣箱的關注和監督,從這個角度講,對完善食品安全監管也有積極的意義。
今年初,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在制定《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一旦發布實施,執法部門也將有法可依,填補這部分的法律空白。市民黃先生就呼吁,誠信是經營的立身之本,商家要自律的同時,執法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力度,盡量將食品安全從源頭管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