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助航信息發布系統,屏幕上一個個發光的小點,連成一條條線,這就是航標發出的信號,其所標示的就是海面上的航道。船舶,在航標的護衛下,安全地日夜進出廈門港。 1981年正式設置廈門航標處時,該處管轄五六十座航標,隨著航運業的快速發展,航標數量也不斷猛增,達到目前的1000多座。“我處的人、標比約為1:10,人均任務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廈門航標處副處長林璟芳說。 廈門會晤即將到來,廈門航標處全體職工趕在7月底,提前完成年度航標保養任務,同時,在約50座航標燈樁上,統一安裝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遙控遙測終端,使衛星定位更自主、更有效、抗干擾能力更強。這些措施,不僅服務廈門國際航運中心,也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自貿試驗區建設貢獻力量。 強化技術研發 打造“最強大腦” 航標是海上航行的“安全守護神”。現在,廈門航標處將黨建品牌“邵進興創新工作室”作為科技研發平臺,匯集各個部門的專業技術骨干28人,其中有2名教授級高工、10名高級工程師,積極努力推動行業向信息化、智能化升級。 為進一步提高航標定位精度,廈門航標處在今年年初對無線電差分基準站進行雙模改造,目前已完工,使差分基準站可提供GPS+北斗兩套衛星定位系統數據,大幅提升船舶航行安全。 此外,該處自主研發開發建設的信息指揮中心,堪稱“最強大腦”,該平臺將設備與數據進行高度整合,實現智能化數據共享、移動應用;航標巡檢工作“五位一體”機制(即集“現場巡檢、遙測遙控、日巡、夜巡、視頻監控”于一體的航標管理創新工作模式),其中,遙測遙控和視頻監控的實現,就是依靠這一管理平臺。 “航標信息服務已成為新科技、新能源、新光源、新通信、新材料等前沿技術集中應用的領域。”邵進興說,“正是依靠科技創新,廈門航標處才能最大化發揮人員效率,使航標管轄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實現年度航標的可用性達到99.8%。” |
相關閱讀:
- [ 06-14]廈門市港口抓住跨島機遇 航運駛入黃金水道
- [ 04-01]廈門海事助推航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保障廈門會晤
- [ 01-16]廈門市增大扶持力度 航運企業做好可獲補助獎勵
- [ 03-09]高端服務助力航運中心發展 廈門船舶交易逆勢增長
- [ 01-05]海滄港首批轉口產品 助力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轉樞紐
- [ 04-28]東南航運總部項目成預防犯罪“樣板工程”
- [ 02-20]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工地春節不停工 百余工人堅守一線
- [ 01-21]廈門國際航運金融高峰論壇昨熱議航運業未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