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文明創建再提升,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
同安推廣垃圾分類,共建美麗家園。圖為軍營村村民分類投放垃圾
民生項目“必達天橋”解決了周邊學生和市民的安全出行問題,緩解交通壓力
慢行系統成為同安人休閑散步的首選
東南網8月4日(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盛夏的雨水忽至,將古城同安浸潤得更加韻味盎然:梵天寺中,雨水入池,一圈圈繁復漣漪訴說著千年古寺的歷史;同安老城內,新鋪就的瀝青路面被沖刷后,襯著兩旁的綠蔭紅花和整齊的外立面,如畫般濃墨重彩;正在騰飛中的環東海域新城,雨水滴落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上,滲入的是新的希望……
千年古城同安,移步易景,處處皆是動人風光,但現在,很多人會說,同安最美的還是這里的人——
看那十字路口旁,不論晴雨天氣,始終堅守著督導文明交通的志愿者;看那志愿服務驛站里,365天不“打烊”的暖心服務;看那徘徊在街頭巷尾、房前屋后,專注守護居民安全的平安志愿者;那帶頭踐行垃圾分類,維護家園環境的每一個普通居民……
美麗家園齊建設,城區面貌日新月異。隨著廈門會晤逐漸走近,同安人正以飽滿的精神面貌,掃灑家園,以東道主的熱情迎接八方賓客。
1 爭當城市守護者 全民助力家園提升
“三秀路上有窨井蓋不穩,有安全隱患”“集安路上垃圾堆放在人行道上影響市容,趕緊派人來處理吧”……
在“同安文明衛士”電子督查平臺上,每天都會收到許多條來自城市各個角落的監督信息。這些信息的來源者,有同安區文明辦的工作人員,有環保、建設等職能部門和街道基層工作人員,也有許多普通市民。
“大家來找茬”,城市面貌大家管,同安區形成了這樣的城市文明創建氛圍,而“同安文明衛士”監督平臺就是延伸城市管理觸角的創新舉措之一。去年5月份,該平臺開始試運行,平臺細分管理,考察內容涵蓋環衛、市政、綠化、土頭、交通、市容、兩違等9大項。
據同安區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每個考察內容都設置了規定處置時間,處置流程在平臺上透明公開化,處置結果形成對相關部門的考核依據,從而倒逼相關部門提高效率,形成精細化管理的長效機制。
同安全民爭當文明衛士。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平臺共收到了超131100條上報問題線索,其中超過130400條在規定時間內得到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評價文明創建合格與否,同安區還引入了媒體暗訪團作為第三方監督,采取“不打招呼、不走過場”的方式曝光區內的不文明現象和文明創建中存在的問題,直諫良言、督促整改。
2 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共同打造動人暖城
7月27日早上,上百名“紅馬甲”“小紅帽”走上同安的主要交通路口,勸阻不禮讓斑馬線、爬跨隔離護欄、闖紅燈等不文明交通行為。
舉著“請禮讓斑馬線”的勸導牌,來自同安一中的學生志愿者溫晴在烈日下一絲不茍地盯著過馬路的人群,時不時上前勸導。她說:“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志愿活動,志愿服務讓我和城市一起進步。”
同安區委文明辦主任王春松表示,同安通過將不文明交通行為的“線上曝光”與“線下勸導”緊密結合,力爭讓“禮讓斑馬線”成為同安文明城區的一道亮麗風景。
細微之處,更見城市素養。無論是在文明交通引導、最具安全感城區打造、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還是去年“莫蘭蒂”臺風后的城市重建,都有各種志愿者熱心加入、傾情共建的身影。
去年,“莫蘭蒂”臺風后,同安整合了在搶險救災中涌現的眾多志愿服務力量,成立了“920志愿服務聯盟”,目前已有近50支志愿服務隊,參與志愿者超過7000人。
聚沙成塔,圍繞“文明創建再提升,災后重建再發力”,各種志愿服務在同安遍地開花:文明交通引導、平安志愿者服務等不斷拓展,“書香郵差”、同心慈善會“四點鐘學堂”、厚學慈善會“傳統文化夏令營”、恒星義工協會“愛心水餃”、義務交警隊、臺商愛心基金會等特色志愿服務持續深化……
成千上萬個不具名的“紅馬甲”“小紅帽”,匯聚成同安的熱情和溫度,帶動人人爭當東道主,向遠方的客人展現同安的全新面貌。
特寫
高山上的悄然蛻變
沿著曲折的山路蜿蜒駛上海拔近千米的高山村——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層層巒巒的茶山間,寧靜的小村莊道路干凈整潔。道路的交叉口,一排四色的分類垃圾桶整齊擺放,路邊的宣傳欄上,赫然寫著“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宣傳標語。
在全廈門如火如荼地開展垃圾分類推廣工作之時,軍營村和白交祠村也開始了“垃圾革命”。
據軍營村黨支部書記高泉陽介紹,為了讓垃圾分類的“潮流思想”被村民們接受,除了通過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宣傳,村兩委還與垃圾分類督導員、村老人協會成員一起,面對面做村民工作。利用新媒體,他們在“美麗軍營”的微信群、微信號里反復推送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還將垃圾分類寫入了村規民約里。
目前,軍營村近300戶村民的家中,每戶都分到了兩個家用分類垃圾桶、兩種垃圾袋,村里共設有6個集中的垃圾投放點,分類回收四種垃圾。
“垃圾分類很好啊!”在村民蘇銀坂看來,雖然農村的廚余垃圾相對較少,但以前干濕不分地混扔垃圾,垃圾桶總是污水橫流,臭味熏人,蚊蠅亂飛。
“分類投放后,垃圾也得到及時轉運處理,連垃圾桶桶身和桶旁都是干干凈凈的,村里的衛生又進步了。”蘇銀坂說。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軍營村連續七年獲得廈門市級環衛考評優秀,已被列為免檢單位。
“垃圾分類工作是我們再次提升環境、提升村民素質的一次良好契機,”高泉陽說,“事實上,這幾年經過‘五位一體’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不僅村莊變美了,更重要的是‘人美了’,村民素質提高了,現在大家都希望共同出力,讓家鄉越來越好。”
近年來,軍營村、白交祠村面貌的大變化有目共睹。過去,兩村的道路坑坑洼洼,村民將垃圾隨手傾倒在家門口,雞鴨牲畜滿地跑。高泉陽介紹,從前山村最“壯觀”的當屬全村近500個旱廁,密布在道路兩旁、村民房前屋后,環境衛生不容樂觀。
2009年起,為了整治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在村兩委的帶動下,村民們填埋了旱廁,清運房前屋后垃圾,并實行門前“三包”,共同整治環境。
兩村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去年4月,廈門市委黨校和同安區委黨校高山教學點在兩村揭牌成立,這是省內首次在邊遠山村設立黨校教學點,同時也是市、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地。依托高山黨校,充分利用村里的紅色資源,兩村的人氣越來越旺,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
村里逐步開發了民宿農家樂、果蔬采摘等鄉村旅游項目,吸引不少城里人到這里休閑游,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搭建起來,為山村經濟發展添了活力。去年,軍營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5398元,白交祠村也突破1.5萬元大關,昔日“臟亂差”的貧困山村成功蛻變。
鏈接
群防群治,織就平安網絡
7月29日,同安1300多名平安志愿者佩戴上紅袖標,在同安文體中心共同見證了同安區平安志愿者授旗儀式。
據同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軍榮介紹,組建平安志愿者隊伍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發揮平安志愿者作用,積極參與平安同安建設活動,做到處處有隊伍、路路有袖標,從而實現各鎮街、各村居社會治安平穩有序、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據悉,一段時間以來,同安區通過搭建組織架構、壯大隊伍力量、實施以獎代補、推進實體化運作等,在群防群治工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區線上線下群防群治隊伍總人數超過了88500人。群防群治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同安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45%,其中6月份下降31.48%,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
此外,為了進一步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同安區綜治辦還專門印發了便攜式《群防群治隨行手冊》,并通過視頻會等形式對平安志愿者代表進行培訓,接下來,相關部門還將組織演練,提高平安志愿者的工作能力,助力轄區治安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