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8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吳勇義/文陸軍航/圖)廈門的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有著一種力量,在每一個角落,吹開一朵朵“廈門范”,臨海、聽風。
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廈門建設(shè)“五大發(fā)展示范市”,從今天起,海峽導報推出“廈門范——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廈門十大名片”系列報道,擇其作為廈門影響力的歷史見證。
世界為廈門展現(xiàn)一個大舞臺,而廈門必將為世界展現(xiàn)一個小世界。廈門風揚起,風里有暖風,有文明之風,有創(chuàng)新之風……世界將看到的,正是廈門影響力、濃郁“廈門范”。
廈門,四季如春,鮮花環(huán)抱。
陣陣暖風,從鷺島吹來,拂過每一寸大地。
這暖風,叫文明,是廈門最耀眼的品牌;文明禮讓的廈門人,是這座全國文明城市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車廂里、站臺邊,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刻放慢步伐的等待,讓人心有暖意。
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廈門,已連續(xù)四次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文明禮讓,是我們喜迎來客的最好名片。
公交讓座 叫響全國
廈門的公交讓座,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聞名全國。
讓廈門的文明形象在全國廣為傳播,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一篇外地游客寫的文章,贊廈門“讓座”之風,讓廈門公交文明讓座叫響全國。
彼時,一對上海老夫婦到廈門旅游,在公交車上一再感受到廈門人親切的讓座之情。
他和老伴游覽集美后,上了一輛公共汽車,投完幣后回頭一看,老伴已在車門口位置上坐定,旁邊還留著一個空座,他走過去坐下。老伴告訴他:“是兩位年輕人讓我們坐的。”他看站在旁邊的一個年輕人手里還拎著包,站起來想把座位還給年輕人。年輕人按住他肩膀:“老人家,您坐。我年輕,沒關(guān)系。”
時隔一天,他們從火車站買票回賓館,碰上放學時間。一上車,立即有4個背著書包的中學生站起來讓座。
老人回滬后,寫了一篇題為《學一學廈門人——從廈門“讓座”成風說起》的文章發(fā)表在《解放日報》上,稱贊廈門市公交車讓座,已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風氣,一種沁人心脾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風氣。
同樣被感動的,還有浙江老人陳秉祥。
六年前,陳老和朋友一行六人來廈旅游,都是年過七旬的老者。在廈一周,公交出行,幾乎每次都受到讓座之禮。“我們到過全國許多大中城市,公交車上讓座的有之,而如此熱情可難得一見。”陳老回家后,聯(lián)名其余5人,寫了一封信《廈門人熱情好客和諧有禮,謝謝你》,寄給廈門市委文明辦,洋洋灑灑五頁紙,詳細描述了他們在廈旅游期間的感人經(jīng)歷。
斑馬線前 一個手勢暖人心
一條斑馬線,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溫暖和文明。有時,一個細節(jié)就能打動你,愛上一座城。“前方斑馬線,請注意減速讓行。”臨近斑馬線,公交車廂內(nèi)會響起提示音,減速,停在斑馬線前,直到路人全都過完馬路,公交司機才重新起步通過。“我揮手,您先走;您禮讓,我點贊。”穿梭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暖心的文明禮讓手勢,已在斑馬線上蔓延開來……
2路公交司機林曉蕾,開了13年公交車,她對讓行手勢并不陌生。為了讓行人能看清楚手勢,她會在斑馬線前減速、停車,拉開駕駛室旁的透氣窗,微笑著打出這個手勢。
公交車在斑馬線前減速讓行,旁邊車道的車不減速,會存在事故隱患,“減速停車時,我會視情況將左手伸出車外,示意旁車一同減速。”林曉蕾的這個手勢是打給公交車旁其他車輛看的,是斑馬線禮讓手勢的“配套升級版”。
排隊禮讓 文明城市添光彩
廈門已連續(xù)4屆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因為廈門人從心底熱愛這座城,呵護備至。
廈門人,禮貌謙讓。在服務(wù)窗口,排隊辦事;在商場,排隊買單;在公交站臺,一輛輛公交車也“排排站”,規(guī)范進站,整齊劃一……文明排隊禮讓,已融入廈門人生活的每個角落。如今每月的11日,是“公交文明禮讓日”。
有人說,這是最美的“等待”,即便炎炎烈日,即便大雨傾盆。排隊是一種習慣,整齊有序的隊列是一個文明城市最美的風景。
人物
阿婆豎大拇指為他們點贊
身穿紅馬甲,手舉“禮讓斑馬線”的標牌,自從當上“文明禮讓斑馬線”的志愿者,林劍忠就喜歡上了這個身份。
“斑馬線就是一條生命線,我愿以我們的力量,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林劍忠是一家裝潢公司的老板,多年來熱心公益,爭做文明出行的志愿者。
他說,臺灣街是銜接仙岳路與呂嶺路的交通要道,車流量較大,加上這條路紅綠燈只有一個,人車通行混亂,為了緩解這種矛盾,在廈門市安溪商會志愿服務(wù)隊倡導下,他每次參與活動,得早上七點出發(fā),七點半就到臺灣街天地花園公交車站邊上、國聯(lián)大廈的斑馬線做志愿者。
林劍忠介紹,出力的不止是他,他是廈門市安溪商會志愿服務(wù)隊中的一員,在這條路上當志愿者的,還有商會其他的289個人,大家都特別積極踴躍。尤其七八月份烈日炎炎,站一會兒就會大汗淋漓,隊友們都面帶笑容,對行人以及車輛進行勸導。
“我們自己制作旗子,上面寫著:禮讓是一種修養(yǎng),文明是一道風景。我還制作了大拇指指示牌,能夠醒目提醒來往的車輛文明禮讓。”林劍忠說,“每次站在路口進行引導,都獲得不少市民稱贊,其中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阿婆還特別走到志愿者前,豎起大拇指為我們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