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馬塘村黨委書記、銀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清淵: 用馬塘精神 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拉開馬塘村黨委書記、銀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清淵辦公室的窗簾,一眼就能看到窗外連片成勢的紅色屋頂小洋樓。“那全是村民們自己的房子!”記者與他的對話,就是從馬塘村的“窮”與“富”開始。 1982年的時候,馬塘的村收入總共為35720元,而到了2014年,馬塘工業總產值超過120億元,人均上繳稅收300萬元。在陳清淵看來,馬塘的變化,很客觀地體現在這樣一組數據上——這個村一直都是“典型”,過去是“典型的窮”,現在是“典型的富”。 “馬塘三面環山,周邊水庫的水無法引進來,‘靠天吃飯’的村莊因此得了個‘瘦馬塘’的綽號。”陳清淵說,多年前的往事,至今依舊歷歷在目,“有女不嫁馬塘郎”的時代讓他們蒙羞。 窮則思變。陳清淵20多歲時,就與村里的年輕人一同從鄰村買來了一臺二手發電機,從廢品收購站采購了一摞電線,終于點亮了黑夜中的馬塘。事實上,這一縷縷從山里發出的亮光,照亮的是這代青年人用汗水和智慧致富的夢想。 真正讓馬塘改頭換面的,正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陳清淵直言,馬塘的發展,繞不開的是眾所周知的“銀鷺”,這家著名企業騰飛的翅膀,也推開了多年來阻礙小山村發展的羈絆。 “馬塘人愛開會。”有一段時間,外人總愛這樣調侃——陳清淵說,的確如此。他解釋,這種會,折射出的正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企業乃至村中的事務,都必須征求大部分村民的意見,而要調動廣大村民促發展的積極性,也必須首先解決他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 可以說,就是依托著全村人的合力,馬塘一天天地富了。陳清淵說,致富的路上,始終有一種精神如影隨形,那就是如今被外界津津樂道的“馬塘精神”。他們敢為人先,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艱苦創業,用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姿態掃清發展過程中的一切障礙;他們勇于創新,從最開始的引入外資,到近幾年與雀巢合資,走出了一條讓人驚羨的變革之路。 回眸這一歷程,陳清淵漸漸激動起來。他掰著手指又算了一筆賬——現在村里即使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每年收入甚至比廈門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還高。“馬塘沒有一個‘窮人’”,讓陳清淵欣慰的是,這樣,企業的發展目的達到了,馬塘精神終于在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上結出了累累碩果。 未來,馬塘的面貌將會如何變化?陳清淵自己也無法預測,但他堅信,馬塘精神不會變,因為它凝結的,是馬塘人艱苦創業的精髓,是馬塘人對美好生活的不輟追求。 |
相關閱讀:
- [ 09-02]翔安150幅書畫作品請市民欣賞 將持續到本月12日
- [ 09-02]白鷺翅膀受傷滲出鮮血 幸遇好心保安幫忙求助
- [ 08-31]廈門翔安、同安、海滄保障房地鐵社區已開始樁基
- [ 08-29]翔安東界社區結豐碩果實 8人上本一線囊括文理科狀元
- [ 08-26]新華社發文點贊廈門“上天入地”交通體系開啟便捷生活
- [ 08-24]廈門市翔安中心區環形慢道改造項目將開放
- [ 08-22]廈門市翔安:扎實推進,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