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秀麗、生機勃勃的軍營村。(記者 林銘鴻攝)
軍營村越野跑活動人氣頗旺。(夏海濱攝)
軍營村村民晾曬茶葉,感受著豐收的喜悅。(陳偉凱攝)
軍營村的七彩池吸引了許多游客。(王朝旭攝)
軍營村整潔的村貌。(陳嘉新 攝)
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
——習近平《擺脫貧困·跋》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耀東 盧漳華 通訊員 葉文彬 余雪燕 鄭素描韓超)綠意盎然,山路蜿蜒。油綠的梯田式茶園,美似一幀彩圖。
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是廈門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中少見的高山村。
翻開廈門地圖,1699平方公里的版圖在西北角有一條狹長地帶向外延伸,東北面是泉州安溪,西南面是漳州長泰,軍營白交祠就在這條狹長地帶上。對長期生活在廈門島上的多數廈門人來說,這幾乎算得上是全市最遠的地方。
歷史的機緣把軍營白交祠帶入了人們的視野之中。是習近平同志關于精準扶貧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指示,為這兩個邊遠山村的脫貧致富路指明了方向。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31年來,軍營白交祠放飛夢想,打破思想的樊籬,不等不靠自立自強,一茬接著一茬干。
勇毅篤行,步穩蹄疾。31年來,軍營白交祠不忘囑托,掙脫大山的束縛,山上戴帽山下開發,山路越走越亮堂。
廈門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加大對軍營村、白交祠村的扶貧致富攻堅力度,實施黨建引領,發展“綠色經濟”,培育“造血”功能,讓軍營白交祠從“老少邊窮”山區村變成“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農村,彰顯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成就。
翠影紅霞映朝日,登高壯觀天地間。如今,兩村已是窮鄉變富壤,山村變花園。
邊遠山村
一個曾被遺忘的角落
兩村的故事,從那一個春天說起。
1986年4月,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節。然而,對于海拔900多米的軍營白交祠來說,這里仍然春寒料峭,上萬畝光禿禿的山地、數百畝稀疏貧瘠的茶園、破敗的村莊和村民飯桌上稀得幾乎看不見米的粥,一切都讓人感到絕望。
盡管改革開放了幾年,但這兩個山村還是“地瓜當糧草,孩子當背包”,連溫飽問題都沒解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
說起當年的那段困難,每一個經歷過的軍營白交祠人有很多話可以說。
白交祠村村民楊清祥記得,上世紀80年代,很苦——種田要跑到長泰那邊去,遠的7公里,近的也要3公里,全靠兩條腿。常常天不亮就要出門,中午隨便在田里生火煮飯填肚子,晚上天黑之后才能看到家門;有時候趕生產,晚上就直接睡在田邊的茅草屋。水稻收成的時候,要用挑的,一擔100多斤,一天挑兩擔。“那時候生活真的很苦,可沒辦法,要活下來,得有糧吃啊。”
種水稻、種地瓜,如果有時間,再兼顧點山頭上的茶園,這就是當時兩村村民的全部活計。大家都想著,先填飽肚子,然后再考慮掙錢的事。
然而,這里山勢起伏不平,種水稻也不容易——白交祠村有一大半的水田在長泰那邊,軍營村的水田最遠也到半山腰的大祠附近。雪上加霜的是,高海拔造成的溫度較低、晝夜溫差大等特質讓這里的水稻只是一年一熟,而山下則是一年兩熟。
當時還是個半大小子的軍營村民高泉陽說,在大多人已經能吃上大米飯的時候,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主食還是地瓜和稀粥。當時軍營村大半的土地都種了地瓜,只有300多畝水稻,人們一餐只能喝上一碗稀得見底的白粥。每天,他都抓心撓肝地想吃一碗白米飯,一碗沒有摻水的、熱氣騰騰的白米飯。
1981年出生的軍營村村民蘇銀坂記得,當時他家的灶臺上高高掛著一塊切得方方正正的,帶著三分豬皮七分肥膘的肉,做菜時用筷子插住,往鍋里輕輕一抹,略沾點油水又掛了起來,這便算是吃上油了。
兩村的特質似乎與這座城市格格不入:高山、茶鄉、封閉。
一重重看不見邊際的大山里三層外三層困住了這里,即使到如今,如果不是鄉村旅游時代的到來,很多廈門本地人甚至都不知道在廈門有這樣的兩個村子。而在當時,很少有人愿意折騰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到這兩個偏遠的山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更像是處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扶貧扶志
因地制宜脫貧活村
轉機不經意到來。1986年4月7日,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第一次來到軍營白交祠訪貧問苦。一個屬于兩村的“春天的故事”就此拉開。
“習近平同志認為,當干部有三招:第一是認路,路都不懂你怎么辦事?第二是認鄰,多交朋友。第三就是認特點,哪個地方有什么特色、什么資源搞清楚,心中就有數了。所以,他的作風非常扎實。”時任同安縣委書記蔡景祥說。
蔡景祥回憶:“我記得,第一次陪習近平在同安調研,他告訴我說這是他到廈門報到后的第5天,當時調研了2天。后來,又來了幾次,而且還在山路上顛簸了快2個小時,去了當時非常偏遠的蓮花鎮軍營村和白交祠村。”
在經濟特區快速發展的時候,農村的貧困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就會特別扎眼。習近平在調研時說,要把山區和扶貧工作作為重點,要充分認識山區工作的重要意義,山區潛力很大,幾十萬畝山地待開發,群眾也有愿望。
對于兩村的發展,習近平指出了一條因地制宜脫貧活村的路子:在軍營村,他說要多種茶種果,山坡地可以種些柿子;在白交祠村,他指著光禿禿的山頭說,要山上戴帽,山下開發。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擺脫意識的“貧困”。習近平提出,發展山區,首先要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扶貧扶志,要以自力更生、生產自救為主,一定的資金扶持和其他幫助為輔。
“最根子的問題是思想問題,盡管政策下放了,但是村民的思想還沒放開,村民都不敢去開荒種茶。”軍營村的老書記高求來回憶,當時村民主要還是種水稻和地瓜,大片的山地荒著,僅有的一點茶園也沒有好好打理,對于山地多水田少的軍營村和白交祠村來說,這樣的結果是既吃不飽飯、也賺不到錢。
人窮不能志短,更要振奮精神往前奔,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他(習近平)振奮了我們的精神,他為我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高求來說,從1986年之后,村民逐漸認識到,幾萬畝的山地就是他們的“金娃娃”,大家開始開荒種茶,在一兩年后,大多數村民基本已經不種水稻,全心全意種茶制茶。
到1990年,軍營村的茶園面積從400多畝增加到了1000多畝。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從200多元漲到了900多元,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扶上馬,送一程。根據市領導的工作調研要求,同安縣為軍營村購買了柿子苗,此后又撥了3萬元的扶貧資金用于購買肥料和建設柿子林管理房。250畝柿子林在1990年后承包出去,軍營村每年有了8000元的租金收入,這是該村村財收入的“第一桶金”。
同安縣還根據“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指示,在山區逐步開始封山育林,保護生態。
兩村村民在山下和山坡種茶種果的同時,積極做好森林綠化。白交祠村黨支部書記楊明福記得,1988年前后,白交祠掀起了植樹造林的高潮,村民除了種茶,就是上山種樹,既保護了水土,也能賺些工錢,“我們現在的綠水青山,就是從那個時候一點點種起來的。”
春風拂過,軍營白交祠活起來了。
滴水穿石
激發山村“造血”功能
山頭逐漸穿上綠衣,山坡疊起層層茶園,廈門西北角的高山上,茶香漸濃。
擺脫貧困沒有捷徑可走,對于受自然環境、地理因素等制約嚴重,經濟落后的軍營村和白交祠村來說更是如此,唯有像滴水穿石一樣,對準一塊石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
在那個洋溢著希望與夢想的年代,每一個參與其中的軍營白交祠村民,畢生難忘那段大開茶園的崢嶸歲月。
“窮怕了,大家就想著,多種一點茶,就能多賺一點錢,這是我們心中樸素的夢想。”作為軍營村的老書記,高求來對當初的那段歷史再熟悉不過。指著村莊四周隨處可見的茶園,高求來說,這些茶園不是一夜之間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村民們按照習近平同志工作調研時的要求,起早貪黑在荒山上開出來的。一年開一點,一人開一點,一開始是人工開荒,后來是依靠大型機械,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一到農閑時山頭就滿是挖掘機。
幾度春秋,春華秋實。昔日征程上灑下的滴滴汗珠,印下的串串足跡,終于結出了累累碩果。1998年,距離軍營村部兩公里的地方,一片柿子林長勢旺盛。每個山頭都披上了綠色的盛裝,山上美麗的梯田,是村民們種滿希望的茶園。與1986年相比,兩個山村也悄悄地發生嬗變——道路變寬了,村民新建的房子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兩村的茶園均達到了2000多畝,兩村的人均年收入達到2200多元,村民的口袋逐漸鼓起來了。
不過,這個收入相比山下仍然差了不少。可問題是,基本上每戶都種了幾十畝的茶園,大家已經快忙不過來了,怎么繼續增收?
唯有進一步激發兩村經濟的“造血”功能。
1998年10月16日,高山上茶香四溢,這是一年之中采秋茶的時候。在這個被當地茶農稱為“秋香”的時節,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第二次來到軍營白交祠。當時27歲的高泉陽是軍營村村民新選出來的村主任,他向習近平提出,能否爭取個扶貧項目,在軍營村建個現代化的茶廠,提高制茶水平和提升茶葉的品質。
習近平在詳細了解軍營村的發展現狀后,對這樣的思路表示贊同。
此后,在廈門市委農辦和市農技中心的幫扶下,投資70萬元的軍營村茶廠建了起來。
茶廠在2000年5月投用后,軍營村村民人均收入在三年內就直接提升到5000多元。高泉陽算了筆賬:“經過茶廠加工的茶葉,每斤價格提高2元-3元,全村一年粗略算下來就能增收約150萬元,當初投入的70萬元一下就賺回來了。”
軍營村村民蘇德水始終忘不了省市工作調研組帶來的數十臺先進的制茶機械。作為村里的貧困戶,蘇德水也分到了一臺。蘇德水說:“那個機器一臺要3000多元,如果是在以前,我們一年賺下來的錢都不夠買。靠手工制茶,一人一天只能做20斤,用機器至少能提高一倍的效率,所以這個機械很重要,很好。”
這些機器的到來,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深山茶農觸摸到了時代的脈搏,直接帶動了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一場“生產力革命”。
人們意識到,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手工制茶技藝,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了。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擔保下,軍營和白交祠不少村民紛紛貸款買了制茶設備,兩村由手工制茶開始進入了機械制茶時代。
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生產力得到了解放。隨之而來的,是茶園的進一步擴大和村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到2009年,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茶園面積達到了10000畝,村民人均年收入更是上漲到近9000元。
回憶起那段時間,后來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高泉陽用自豪的語氣告訴記者:“這是軍營村的第一個輝煌時期,當時山下其他村莊的許多村民都成了我們的采茶工人,我們村在鎮里基本上可以算是首富了。”
探索創新
茶葉經濟深度轉型
扶貧開發工作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后,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經過12年的發展,軍營白交祠的茶園面積翻了一番。但是,一個新問題接踵而至:隨著全省乃至全國茶葉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越來越大,茶葉市場開始走下坡路,兩個村的脫貧致富路遇到了新的挑戰。
幸好,兩村村民沒有忘記習近平同志兩次工作調研留下的精神財富——脫貧致富,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更需要尋找適合自身經濟發展的道路。
《擺脫貧困·弱鳥如何先飛》寫道:“我們窮在‘農’上,也只能富在‘農’上。小農經濟是富不起來的,小農業也是沒有多大前途的。我們要的是抓大農業。”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曾多次指出,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要有一個過程,而農業產業化不僅是實現這一轉變的必由之路,而且是脫貧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一直以來,軍營白交祠的茶葉產業一直處于以粗茶制作為主的階段,脫貧致富主要是通過不斷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向規模要效益。
窮則思變。市場的變化讓兩村意識到,純粹依靠擴大規模增加收入的時代已經過去,新形勢下,應該向科技要效益、向市場要效益,兩個村開始了新一輪鍥而不舍的探索創新。
在市、區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在推進茶葉經濟的發展中,緊扣“穩定面積、提高產量、提升品質、創造品牌、提高效益”的發展思路,加大對茶園基礎設施建設、茶樹良種的繁育和推廣、茶農的技術培訓、檢測檢驗儀器的配備、病蟲害測報網絡建設、建立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期實現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010年,軍營村村民高水銀與其他幾名村民牽頭辦起了西營茶葉專業合作社,全村接近一半的家庭入社,開啟了兩村農民“抱團發展”的新時代。高水銀說,合作社主要辦了三件事:一是申請了11公里的機耕路,讓全村茶園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二是請來了專家,為村民傳授先進的種茶和制茶技藝;三是注冊了商標,并通過無公害認證,提升了茶葉的市場價值。
“注冊商標后,我們對茶葉進行了精美的包裝和檔次的劃分,最貴的一斤可以賣到280元,比原來好多了。”高水銀說,這個商標,社員都可以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兩村的茶葉轉型中,除了合作社外,龍頭企業也是重要的“火車頭”。云山茶業有限公司和恒利茶葉公司是當地最主要的兩家龍頭企業,多數村民與這兩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在農業部門和龍頭企業的引導下,兩村村民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和品種改良,先后引進了玉桂、單樅、烏旦、金觀音等高優品種,不斷增加單位面積茶葉經濟效益。
一系列的動作讓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有效規避了市場風險,在經過了短暫的蟄伏之后,兩村又重新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3年,軍營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0173元,白交祠村為10011元,雙雙首度突破萬元大關。
乘著“五位一體”建設的東風,軍營村和白交祠村邁向了富美的嶄新時代。
綠色開發
旅游帶動華麗轉身
山不轉人轉。
短暫的困難讓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村民意識到,發展道路不是只有一條,也不能只有一條。擺脫了思路的“貧困”,人們想起了習近平同志兩次親臨時,反復強調的那件事——要做好森林綠化,保護綠水青山。
習近平同志在考察福鼎時曾說過:“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堅持10年、15年、20年,我們的山上就是‘銀行’了。”
在軍營村和白交祠村,也有一座存了近30年的“銀行”。上世紀80年代末,兩村開始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如今,兩村共有生態公益林6800畝,2萬畝的山地更是綠意盎然。千米高山,純凈的空氣,清澈的藍天,以及油綠的梯田式茶園,對于習慣了鋼筋水泥、海浪沙灘和喧嘩吵鬧的城里人來說,都十分具有吸引力。
2012年,廈門市旅游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農業觀光游已經成為廈門“城里人”周末休閑新方式。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帶頭人發現,這些守護多年的綠水青山,也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而這時候,正是開啟這座“銀行”的最好時機。
2013年,軍營村和白交祠村被列為廈門市“五位一體”建設的試點村,兩村抓住機遇,在市、區、鎮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旅游景點的打造,七彩池、高山哨所、百丈崖、光明頂等一批特色景點先后被開發出來。2015年,軍營村更是獲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酒好客駐車,花香蝶自來。于是,在廈門地圖的最邊遠處,兩個地處廈門、安溪、長泰交界的偏遠山村,作為歷史悠久的茶鄉,以其原生態的山水、寧靜的田園以及純樸的民風,一下子進入了市民們“鄉村游”的視野。
從2014年起,軍營白交祠聲名鵲起,游客漸多。
在外開了12年茶葉店的軍營村村民高金彪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機會,他果斷回鄉開農家樂。這個決定,妻子不解,鄰居嘲笑:“在山上開農家樂,誰來吃呢?”
但越來越火爆的生意,證明了他的眼光。2015年,高金彪又把樓上的房間改造成民宿,并關了城里的茶葉店,專心做民宿農家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到目前,兩村已有農家樂10家,民宿19家,客房148間,床位182個。
在這場鄉村旅游的大潮之中,村民們也各自找到了把人氣變為財氣的路子。
36歲的蘇銀坂,這兩年有了個“小馬云”的外號,一是因為他在長相上跟馬云有些神似,二是因為他在村里開了家農村淘寶店。這家2016年6月開業的農村淘寶店,成為軍營村茶葉、地瓜、蜂蜜等農特產品的展銷平臺。開業僅一年多,農村淘寶店的凈利潤達到了七八萬元。
“比原來在山下打工好多了,單是地瓜就賣了3萬斤左右。”蘇銀坂告訴記者,“以前地瓜一斤5毛錢都賣不出去,很多時候只能喂豬,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游客的到來,地瓜成了我們的‘一村一品’,現在一斤兩三塊還供不應求。”
不少村民也在家門口擺起小攤,把自家吃不完的蔬菜、地瓜等拿出來賣。現在擔任軍營村老人協會會長的高求來保守估算了一個數字,去年僅地瓜一項,平均每戶就增收了2000元左右。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2016年,軍營白交祠的游客量超過15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200萬元。在2013年兩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之后,村民收入又一次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去年軍營村的人均收入達15398元,白交祠村人均收入達14860元。這兩個數字,相比2012年,幾乎翻了一番。
鄉村旅游時代,軍營白交祠又火起來了。
黨建引領
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一面是機遇,一面是挑戰:在全域旅游如火如荼的當下,鄉村旅游成了眾多農村的共同選擇,但也因此出現了產品單一、特點雷同的問題。如何在這股大潮之中脫穎而出?
軍營村白交祠村鍥而不舍地探索創新。
去年開始,軍營白交祠的鄉村旅游開始進入品牌提升、產業融合的新階段,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推進黨建富民強村工程,一系列動作讓人們看到了兩村在新形勢下,圍繞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和就地增收等工作,全面奔向小康的有力步伐。
去年4月7日,是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到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工作調研30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又迎來了一件盛事——廈門市委黨校高山教學點和同安區委黨校高山教學點在軍營白交祠揭牌成立,這是廈門市委黨校首次在邊遠山村利用空置校舍設立教學點。這個被稱為“高山黨校”的高山教學點,同時也是廈門市委和同安區委“兩學一做”的教育基地。
黨校辦到高山上,教授請到家門口,學員深入田間地頭。市、區兩級黨校在“高山黨校”舉辦黨校主體班和特色專題班,邀請專家授課,開展體驗式教學,讓學員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學習總書記訪貧問苦、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風,精準扶貧、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四下基層”、“四在一線”的工作方法,讓黨員干部在對比今昔“看變化”中傳承精神、在現場體驗“接地氣”中感悟作風、在融入百姓“共屋檐”中增進感情,使高山教學點成為效果持久的“補鈣”基地。
截至目前,“高山黨校”已經舉辦培訓班46期,培訓黨員干部近2300名,并輻射吸引來自省內外不同層面的400多批3萬多名黨員干部前來參觀考察學習。
在客觀上,眾多黨員干部的到來,讓軍營白交祠的美景和特色風貌走出“深閨”,展現在更多人的面前,進一步打響了軍營白交祠的名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兩村鄉村旅游的發展。
作為全市“五位一體”試點村,軍營白交祠自覺擔負起為全市鄉村旅游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發展道路的使命。
今年7月14日,同安區首家農村旅游合作社——七彩白蛟農業專業合作社在白交祠村成立。全村入股的房屋、其他建筑物及本村集體旅游資源等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經營、管理,游客住宿由合作社統一接待、登記、調配。白交祠村黨支部書記楊明福表示,成立旅游合作社的目的,是為了規范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進一步打響白交祠鄉村旅游的品牌,實現村強民富。
去年底以來,同安區在黨建富民強村工作上,試點推行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軍營和白交祠是同安首批旅游股份合作社試點村。
軍營村還通過土地流轉,和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百利種苗公司合作建設“軍營紅”番茄基地,利用軍營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等特點種植經濟價值高的越夏小番茄。這是軍營村通過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實現一、三產融合的一次探索。
百利種苗副總經理蔡其昌介紹,一方面,基地未來將作為瓜果采摘項目融入軍營村鄉村旅游的大局,另一方面,基地將提供上百個就業機會,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在軍營村和白交祠村,“鄉村旅游+現代農業”的產業融合正在全面鋪開。除了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之外,今年兩村的不少村民還在茶園套種了3萬余棵果樹,合力打造高山“花果山”。
“游客很多,在果樹開花結果的時候,把游客帶過來,賞花、摘果,果園就成了觀光樂園。”軍營村村民高水銀充滿期待,以后游客來到軍營村,不僅有得住、有得吃、有得看、有得玩,還有得帶,這樣才能產生更多效益。
隨著旅游產品越來越豐富,軍營白交祠的鄉村旅游正在完成從“賣空氣”、“賣美景”的觀光景點到“賣文化”、“賣產品”的休閑度假景區的轉變。
黨建引領鄉村旅游提檔升級,高山上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軍營白交祠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用31年的努力和探索,譜寫了精準脫貧的華章。
從邊遠山村到富美家園
1986年
軍營和白交祠村民開始開荒種茶,一兩年后,大多數村民基本已經不種水稻,全心全意種茶制茶。
1988年
軍營白交祠兩村掀起植樹造林的高潮,村民除了種茶,就是上山種樹,既保護了水土,也能有些經濟收益。兩村現在的綠水青山,在那時候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0年
軍營村的茶園面積從400多畝增加到了1000多畝。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從200多元漲到了900多元,解決了溫飽問題。
2000年
投資70萬元的軍營村茶廠投用。經過茶廠加工的茶葉,每斤價格提高2元-3元,全村一年粗略算下來就能增收約150萬元。軍營村村民人均收入在三年內就直接提升到5000多元。
2009年
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茶園面積達到了10000畝,村民人均年收入更是上漲到近9000元。
2010年
軍營村村民高水銀與其他幾名村民牽頭辦起了西營茶葉專業合作社,全村接近一半的家庭入社,開啟了兩村農民“抱團發展”的新時代。合作社提升了全村茶園的基礎設施,還請來了專家為村民傳授先進的種茶和制茶技藝,同時通過注冊商標和無公害認證,提升了茶葉的市場價值。此外,在農業部門和龍頭企業的引導下,兩村村民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和品種改良,增加單位面積茶葉經濟效益。
2013年
軍營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0173元,白交祠村為10011元,雙雙首度突破萬元大關。同年,軍營村和白交祠村被列為廈門市“五位一體”建設的試點村,兩村抓住機遇,在市、區、鎮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七彩池、高山哨所、百丈崖、光明頂等一批特色景點先后被開發出來。
2015年
軍營白交祠聲名遠播,旅游人氣越來越旺。當年,軍營村獲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2016年
軍營白交祠的游客量超過15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200萬元。在2013年兩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之后,村民收入又一次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16年軍營村的人均收入達15398元,白交祠村人均收入達14860元。這兩個數字,相比2012年,幾乎翻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