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年科學保護和9年申遺之路,鼓浪嶼向世人證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道路上規劃與實踐的正確性、有效性
鼓浪嶼不斷提煉文化內涵,提高文化造血功能。島上53處文化遺產核心要素,不僅進行了科學修繕,還被賦予新的生命力
鼓浪嶼被譽為“女王皇冠上的寶石”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路然)世界將再次聚焦鼓浪嶼。今日,在廈門會晤的榮耀時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將來到鼓浪嶼,向廈門頒發世界遺產證書。
今年7月8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那一刻,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女王皇冠上的寶石”愈加熠熠生輝,這座風光旖旎、人文薈萃的歷史國際社區成為全人類共同呵護的文化瑰寶;那一刻,鼓浪嶼向世人證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道路上規劃與實踐的正確性、有效性。
對這座小島,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滿懷深情和殷切期望。1985年,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其附件指出:“很有必要視鼓浪嶼為國家的一個瑰寶,并在這個高度上統一規劃其建設和保護。”這為鼓浪嶼日后的科學保護定下基調。
肩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廈門全市上下以申遺為抓手,用科學態度和專業精神精心保護文化遺產,充分發掘文化價值,全面提升小島環境,用心保障群眾利益。今天的鼓浪嶼繼承歷史人文內涵,煥發新的生機,明天的鼓浪嶼更將揚起保護傳承的風帆,破浪前行。
健全制度
文化遺產得到全面保護
步步皆是景,這是海內外的游客踏上鼓浪嶼最深的感受——這座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島遍布著各級文物以及歷史風貌建筑。在申遺過程中,廈門依據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標準,全面提升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始終堅持“規劃統籌、遺產保護、文化引領、法制保障、發展共享”的工作思路,不僅從規劃統籌著手,全面清理、疊加島上的規劃項目,還制定鼓浪嶼總體規劃,建成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多規融合的發展管理平臺,實現鼓浪嶼島上“規劃一張圖”。
法律和規劃保障是保護文化遺產的重中之重。為此,廈門制定出臺一系列制度規范,落實文化遺產核心要素的修繕、代管使用的具體要求和鼓勵措施,借助制度的力量為文化遺產保護保駕護航。
為了加強文化遺產核心要素的長效保護,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文化遺產檔案中心相繼成立,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和文保工程檔案庫、數據庫初具規模,一套人工巡查、平臺預警和處置反饋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已經成型。歷史建筑修繕技藝研習基地成立,獨特精美的廈門裝飾風格得到系統的研究和展示,進一步推動文化保護的人才培養和技藝研習。
蓬勃發展
文化價值得到充分發掘
宏寧醫院舊址改造成醫療展示館,大北電報公司舊址變身共享遺產展示館,英國領事館舊址成為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如今,走進鼓浪嶼53處文化遺產核心要素,就如同走入了歷史。政府部門不僅對這些建筑遺址進行了科學修繕,還注重讓它們“活”起來。
申遺期間,廈門組織國內外文物保護、文史研究等各領域的專家,多次研究提煉鼓浪嶼文化遺產突出普遍價值,明確了鼓浪嶼作為多元融合歷史國際社區的地位。據此,一系列綜合展示中心、專題展示館和遺址展示點相繼建成,持續推進“全島博物館計劃”,文化遺產得以活化利用,歷史建筑遺跡煥發新的光彩。
鼓浪嶼不斷提煉文化內涵,提高文化造血功能。踏上小島,人們時常能見到琴音躍動,詩歌飛揚,體育競技賽事激情四射的場景,那個令老鼓浪嶼人魂牽夢繞的藝術之島從未遠去。每年,百場群眾性音樂會和大型音樂演出在鼓浪嶼競相登場,足球俱樂部友誼賽、老外橄欖球比賽在鼓浪嶼人民體育場火熱進行,鼓浪嶼的“國際范”延續至今,國際社區的內涵得到進一步挖掘。
整治提升
島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當商業浪潮洶涌而來,鼓浪嶼也曾迷惘彷徨,低端業態隨著旅游業興盛的大潮席卷而來,家園的氣息一度被商業氣息沖淡。鼓浪嶼及時調整步伐,2013年,廈門成立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組,之后又升格為鼓浪嶼整治提升領導小組,整合島上管理部門和執法力量,全面推進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隨著《鼓浪嶼整治提升總體方案》出爐,小島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目標、策略、行動大綱等,更堅定了保護傳承之路。
2014年10月20日,廈鼓旅游航線調整至東渡國際郵輪中心,市民航線與游客航線分離,極大地改善了島上的旅游和人居環境,也為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外塑形象,內修氣質。近年來,鼓浪嶼于全市率先開展“垃圾不落地”“垃圾分類”“無聲導覽”及“價格信得過景區”等整治提升工作,集結力量拆除不和諧構筑物和違章建筑,整治“第五立面”和核心商業街區建筑外立面等。鼓浪嶼還大力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逐步建立綜合管理機制,構筑以鼓浪嶼綜合管理中心、市民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三個平臺為核心的景區資源共享和安全聯動機制,發布規范提升商業業態的制度章程,那個“靜”與“凈”的小島又回來了。
自治共管
群眾利益得到更好維護
鼓浪嶼,鼓浪嶼人的鄉愁所系,鼓浪嶼人心中永遠的家園。以共同締造為引領,從社區功能修復入手,鼓浪嶼整治提升以來,一項項措施喚回人們對家園的記憶——鼓浪嶼街道便民服務站設立,鼓浪嶼醫院復辦,鼓浪嶼行政服務中心對外開放,龍頭路街心公園、中華路1號街心公園、筆山公園等公共空間提升工程改造完成……漫步鼓浪嶼街頭,不僅流淌著百年往事,更充滿著舒適宜居的煙火氣息。
“很多別墅宅院鮮有人知曉,我希望它們能被規劃利用起來,開放游覽”“紅磚樓承載著鼓浪嶼不可復制的建筑史,我想讓人們能認識到它的價值和意義”……說起故鄉小島的保護與利用,鼓浪嶼人總有說不完的真情。為了充分調動“人”的力量,鼓浪嶼出臺“愛島公約”和系列文明公約,搭建了一個政府、專家和群眾共同商議平臺,引導鼓浪嶼商家協會、家庭旅館協會等自治組織發揮所長,令鼓浪嶼人的愛島熱情和愛鄉情懷空前匯聚。當所有熱愛鼓浪嶼的人投身于鼓浪嶼的發展之中,就是將個人和鼓浪嶼的命運牢牢相依。而凝聚集體智慧結晶的鼓浪嶼,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將煥發出最為璀璨的光芒,閃耀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