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用生態文明理念統籌謀劃解決環境與發展的問題,讓百姓在更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今年上半年,翔安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55,在全市排名第一
翔安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
香山花海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花海大帽山
秀麗的九溪田園風光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湛藍的天空里,飄浮著棉花糖般的云朵——這種讓不少外人驚羨的畫面,這兩年對于翔安人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廈門藍”的背后,無疑是當地一直保持的優良的空氣質量。今年上半年,翔安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55,在全市排名第一。具體來看,該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優的天數為70天,良的天數107天,優良率高達97.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83個百分點。
在翔安,與深藍輝映的,自然是誘人的翠綠。清澈的九溪水,猶如一條蜿蜒向前的長龍,纏繞著連點成線的美麗鄉村,讓沿途的廣袤山林也變得靈動起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時刻指引著翔安的發展方向。在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持續改善、人與自然和諧進步的道路上,翔安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今天,這每一個關鍵詞,都是一個音符,奏響了翔安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區的最強音。而其中的綠色發展,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醒目位置。用生態文明理念統籌謀劃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已經成為翔安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秉持的執政理念。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致力于讓人民喝上更加干凈的水、呼吸更加清潔的空氣、在更加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清潔空氣 質量指數領跑全市
今年,前來翔安觀光旅游的客人不少,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沖著這里清新的空氣而來。連續幾個月坐上廈門六個區空氣質量的“頭把交椅”,難免激起一片驚嘆。
然而,一位環保界人士卻說,“其實,翔安的‘先天’條件并不好。”——這并不是謙虛的話,近年來,星羅棋布的省市重點項目紛紛落地翔安,再加上大量的車流人流,給這里空氣質量的提升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事關老百姓的利益,再大的難題也要破解,再苦再累的工作也要做好。”翔安區的決策層在多種場合這樣表態,在他們看來,空氣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翔安的形象,更是維系老百姓獲得感的一件大事。
從這里可以看出,翔安清新的空氣,與“領導重視”確實有很大關聯。今年4月,“翔安區整治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的成立,一度引發外界關注。這一由翔安區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第一副組長、區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機構,下設辦公室(秘書組)、綜合信息調查組、法制宣傳教育組、違紀問責組、違法犯罪打擊處理組、行政執法專案組等,成了統籌協調推進翔安生態環境整治的“中樞神經”。提升空氣質量,無疑是新機構高速運轉的軸承所拉動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
更關鍵的是,在翔安,空氣質量好不好,屬地領導都有責任——該區把大氣污染防控工作納入各鎮(街)、區直部門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目標責任書的考核內容,而一個空氣質量周報告、月調度的基本制度也讓他們時刻繃緊了神經。不僅如此,五個鎮(街)還各自建成一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對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翔安第一時間捕捉、第一時間研究、第一時間尋找破解方案。
改善水質 小流域綜合治理全速推進
白鷺在清澈的溪面上翩翩起舞,成群結隊的河魚在水底歡快暢游——在外務工的內厝鎮蓮塘村小伙子林緒農上周回家探親,被蓮溪下游這樣一幅圖景美得“目瞪口呆”,他說,在出門并不長的日子里,家鄉母親河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著實“想不到”。
九溪,翔安的母親河,之所以這樣稱呼,直接原因還是在于其與千家萬戶的生活緊緊牽連。
去年,翔安建成塘頭、內頭治理示范區、蓮溪下游安全生態水系和9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點,生豬退養全面完成,九溪流域的治理打響了“第一炮”。
“一年一溪(段)”,如今,翔安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大戰役中,嵌入的這份計劃表備受矚目——2016年12月底前完成九溪流域蓮溪段及東溪翔安段的綜合治理,2017年12月底前完成九溪流域上游的綜合治理,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九溪下游和龍東溪翔安段的綜合治理……而現在同樣可以確定的是,2018年底前,翔安全流域將達到地表水V類水質標準,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畫面將真真切切地鋪展在現實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潺潺溪水旁,不少人會發現一個標注著“河長”的責任牌,“河長制”已成為翔安治水的關鍵字眼。在翔安區看來,地區行政首長擔任河流保護與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便能消除“多頭管理”的弊端,督促下一級河長和相關部門完成河流生態保護任務,并協調解決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
重拳治污
環境難題迎刃而解
污染,在這里如同過街老鼠。
——隨著一聲聲沉悶的轟鳴聲,一根根煙囪瞬間倒塌,化為烏有。目前,翔安已完成全區所有機磚廠煙囪拆除工作,累計拆除大小煙囪36根,曾經數十年與翔安人相伴的冒著滾滾濃煙的標志性建筑物,從此被掃下了歷史舞臺。
——大型挖掘機揮舞著巨臂,挺進翔安砂場整治大戰役的最前線。如今,該區46家砂場大部分已被整治清退。
——曾經被廢舊物資回收行業蒙上了一層灰色陰影的馬巷鎮桐梓村,寬敞整潔的道路旁綠樹婆娑。翔安按照“先停產,后清退”的思路,在包括桐梓村在內的多個點位全面展開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經營戶停產活動……
今年以來,翔安廣袤的土地,常常可以看到上述場景——它們,全都與“環境污染”有著撇不開的關系。翔安區相關部門義無反顧地打出重拳,正因為他們眼里容不下一點這樣的“沙子”。
事實上,在翔安,每一位“出拳者”的身上,都懷揣著一份“責任狀”。早在今年3月3日,翔安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就與各鎮街黨政主要領導簽訂《2017年各鎮街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幾乎同時,《翔安區2017年度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任務分工》,也迅速分解到各責任部門。在保護青山綠水的過程中,翔安區還將充分發揮田園風光、閩南古厝、文化名勝等優勢,打造有檔次的農村休閑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翔安向污染打出的每一拳,最終聯結的,還是普通老百姓的獲得感。正因為如此,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他們將時刻鉚足力氣,時刻飛奔向前。
【專訪】
翔安區溪流養護負責人彭水山:
把河道當家
將垃圾一網打盡
清晨六點,朝陽的第一縷光輝才剛剛把翔安區內厝鎮蓮溪蔡塘段的水面鍍上一層金色的薄膜,從岸邊緩緩劃來的一艘“小舟”便打破了這如畫般的靜謐。彭水山和他的同事,身著橘黃色的救生衣,嫻熟地伸出約5米長的竹篙,溪水上漂浮的礦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便被其末端的網兜“一網打盡”。
作為翔安區溪流養護負責人,彭水山在這一時間點,做出這一動作,已經超過了一千個日子。說實在的,載著他們“縱橫”溪水兩岸的通行工具,甚至連“船”都說不上——把易于浮游的木頭、輪胎等捆扎在竹排上,整個人就跨坐在上面,利用竹篙撐出的動力,順著水道滑行。
可以說,翔安區龐大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彭水山所處的位置,堪稱“第一線”,但他還是謙虛地說,他們做的,僅是“末梢”的工作。記者從他口中了解到,兩年前,他們每天從溪水中清理出的垃圾,用14輛農用車還運不完,而遇到刮風下雨,工人們的工作量還會更大。
潺潺溪水,如今沿著煥然一新的河道緩緩流淌,清澈的水面倒映出白鷺的翩翩舞姿。最近,彭水山的心里,洋溢的,是難以言說的欣慰和自豪。“現在,溪水比以前干凈多了,環境也好太多了。”他笑著,他們每天清出的垃圾也少了。
不過,這一唯美畫面,也給彭水山帶來了新的麻煩——溪流改造后,熱衷燒烤的游客慕名而來,成千上萬的魚,也吸引來了為數眾多的釣魚客。彭水山透露,現在每天河道上產生的不少垃圾,有的就與這些現象有關。
“掌管”著新店鎮(境內12條溪流)和內厝鎮(境內9條溪流),溪水總長超過100公里的彭水山,被朋友戲稱為翔安“不是‘河長’的河長”。家住新店彭厝,他從小就對翔安蜿蜒曲折的溪流了如指掌,不過,能做好今天這份并不輕松的工作,他還是把緣由歸于自己對溪流的深愛。“那是我們翔安的母親河,有種說不出的感情。”彭水山驕傲地說,和他一同奮戰的近50個同事,也都是在母親河哺育下長大的翔安本地人。
這種愛,讓彭水山在強臺風“莫蘭蒂”襲來后,連續兩個多月每天勞作15個小時打撈倒伏在溪水中的樹木,毫無怨言;也是這種愛,讓他在自己孩子大學畢業找工作,甚至妻子生病時“不聞不問”,把身心撲在內心當成“家”的河道上。
“現在,潔凈的河道,已經串聯起我們的美麗家園。”彭水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從這種意義上看,他所做的這一切,也是為了家,“好在,我的每一個家人都很支持我,讓我的心‘更澎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