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九局向新店鎮贈送牌匾,為廈門地鐵4號線征拆中的“新店速度”點贊
地鐵4號線新店段征遷進展迅速。(新店鎮供圖)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披荊斬棘,新店速度;日新月異,經濟騰飛。”昨天,一塊由中國中鐵九局贈送給翔安區新店鎮的牌匾,寫著這十六個字。把雙方勾連在一起的,正是當前備受矚目的廈門地鐵4號線的征地拆遷。
爐前社區,征地135畝,歷時20天;洪厝社區,征地236畝,同樣歷時20天。
中鐵九局華南指揮部副指揮長李彬說,十六個字,他們想了很久。其中的“新店速度”,是他們用感動、感激、感恩的心情寫下的。
“新店速度”產生的根源,最終還是要從那群黝黑的干部身上去探尋。
一心一意
地鐵施工交地“不含糊”
從集美區后溪鎮河南山,經廈門北站、海翔大道、丙洲島、翔安西路、翔安東路直至翔安機場,線路長44.78公里——從地圖上看,廈門地鐵4號線宛如一條蜿蜒的長龍,把未來廈門島外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有機地串聯在一起。
沿途10個站點,6個在翔安,而其中的4個就在新店。2020年底全線通車的目標,并不輕松地擺在了相關部門的案頭上。
點多、線長、面廣。在這樣的背景下,為地鐵的順利施工征拆出一條康莊大道,其難度不言而喻。然而,新店的干部們并沒有退縮。
“我們的任務,就是‘沒日沒夜’地交朋友。”盡管面龐黝黑,臉上還明顯脫了一層皮,但新店鎮黨委副書記、項目征拆小組負責人朱志遠卻不忘開了句玩笑。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也是他長期在該鎮征拆一線悟出的真諦:要把身心扎在項目上,把群眾的冷暖當作自己的事。
在新店鎮黨委書記王嬰水的眼里,此次廈門地鐵4號線新店段的征地拆遷之所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突破性進展,正是得益于該鎮征拆干部真正“沉下心,敢交心,一條心”——深入一線展開征拆工作,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做老百姓的知心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村鎮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多層面凝聚起征拆合力。
這幾天,在已完成清表的廈門地鐵4號線新店段,常常可以看到加速駛來的工程機械車。新店鎮比原計劃提早3個月交地,意味著廈門人離搭乘4號線馳騁島外的時間又近了一步。“我們一心一意齊攻堅,我們同心同德寫輝煌。”新店鎮鎮長張清海說,肩上的擔子重了,才讓干部們跑得更快,驅使他們邁開步子的,正是不斷從壓力轉化而來的動力。
剖析原因
20天速度中“藏秘密”
新店鎮的20天速度,如今在廈門已成佳話。掐指一算,加上此次地鐵4號線爐前社區和洪厝社區的征拆,已經有四個了。
15棟,7088.5平方米,20天。這是今年年初,新店鎮在濱海東大道下后濱段創下的征拆“奇跡”。
而幾乎在同時,從2月27日到3月18日,短短20天,新店地鐵社區一期270畝土地全部簽約并進行場平施工。
短短時間內連續產生四個備受外界矚目的新店20天速度,著實令外界好奇。就連新店鎮的“戰友”李彬也在昨天的座談會上頻頻發問: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5+2,白+黑,早已是常態。不過,王嬰水關于“身”的回答,更讓人眼前一亮:“奇跡”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干部們曬黑了身——草帽遮擋不住烈日的炙烤,皮膚脫了一層又一層;濕了身——翻山越嶺,深入田間地頭,汗水浸濕全身;累了身,白天筋疲力盡,夜晚還要趕開戶主會,雖勞累但快樂著。
然而,不得不提的,還有一直以來積蓄在這群“鐵人”身上的精神力量——無論是濱海東大道建設,還是地鐵社區的推進,或是地鐵線路施工的保障,全都是市委市政府、翔安區委區政府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也全都維系著每一位老百姓的福祉,“想到這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事情做好呢?”
更有不少新店鎮基層干部,直接把功勞“推”給當前該鎮正大力推進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他們說,這是對學習教育成果的最直接的檢驗,“我們合格了。”
沖鋒在前
黨員故事“道不盡”
負責地鐵4號線爐前社區征拆的新店鎮包片領導陳慧琳最近常常聽到朋友說到一句話:“你怎么一下子變得這么黑了?”事實上,他們看到的僅是表象,這些人并不知道,進村入戶以來,陳慧琳一連中了兩次暑,父親生病住院,扎在征拆一線的她連“一聲都沒有吭”。同事們心疼她,想方設法找理由讓她在家多休息一會,可是,每次攻堅,這位外表纖弱的女漢子一次都沒有落下。
陳慧琳在工地上常說一句話:“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而她的搭檔朱志遠則說:“工作中緊密配合,齊頭并進,征拆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爐前社區涉及64戶被征拆戶,其中的每一戶,都有理不清的“線頭”。新店鎮的干部深知,打開“死結”,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尤為關鍵。
這個“一”,在干部們看來,就是他們自己。作為爐前社區兩委的魏江白,主動把自家的3畝地騰了出來,更讓包括其母親在內的親友們無法理解的是,他帶頭把自家的祖墳遷移,讓路地鐵4號線。就是在共產黨人這種無私奉獻的感召下,社區80多個無主墳墓、31個有主墳墓在短短兩天內完成了遷移。
魏江白的家,其實也是爐前洪厝征拆工作組的所在地。每天夜里,村民們有任何訴求甚至心里話,都會找到他家,而他,就像鄰家大哥一樣,耐心傾聽,循循開導,把大家的冷暖記在心頭。幾天前,清表完畢,魏江白掛著點滴,終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由于一身被陽光曬得黝黑的皮膚,征拆干部顏衛東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認出來,這點,就連自稱“黑”的朱志遠都自嘆不如。騎著摩托車,早上6時從家里出發,常常深夜接近24時才拖著疲憊的步伐推開家門。據稱,原來擁有民政工作經驗的顏衛東特別擅長做弱勢群眾的思想工作,正是通過夜以繼日的促膝長談,一戶又一戶的被征拆戶終于敞開了心扉。
“楊厝是塊好福地,志遠帶隊來征地。慧琳想任務全部完成法有意義,瑞武代表來量地。衛東做事很努力,大家同心又協力。為國為民建地鐵!”如今,在地鐵4號線經過的爐前、洪厝等地,流傳著許多類似這樣的打油詩,它們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當地被征拆卻心懷感激的可愛村民。
“地鐵從我們的家園疾馳而過,最終受益的,不就是我們自己嗎?”村民們說,幾年后,在家門口坐上嶄新的列車、感受都市繁華,最難忘的,還是道不盡的新店干部征拆故事。
【元暉這么看】
奇跡
幾天前,當新店鎮把平整的土地交到中鐵九局手中的時候,那些輾轉全國建地鐵的工程人員甚至還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么快?真是奇跡!”
今年來,在新店的土地上,大呼“奇跡”的不止他們——濱海東大道的建設者感嘆過,地鐵社區一期的建設者也同樣感嘆過。
“奇跡”是什么?《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的確,短短時間內屢屢出現在新店鎮的“20天速度”,不但“不平凡”,更令外人“想象不到”。
不過,最近也有不少“聰明人”猜測,有了那群干部的沖勁,今后新店極有可能創下更多的“20天速度”——既然是在意料之中,那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能再算是奇跡了吧?
也是!當這樣的速度成為常態,當這樣的新聞已不再是新聞,大呼“奇跡”的外人可能會越來越少。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審視,“奇跡”變成了“尋常事”,不更值得我們為之鼓掌嗎?
我堅信不疑的是,新的“奇跡”,還是會有的。因為,這群“不平凡”的人,總能干出“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