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版本的《廈英大辭典》
廈門晚報訊(記者 陳滿意)“這是廈門的榮譽,如今能再次回到廈門,回到集美,這本辭典也算是回家了?!奔易〖赖鸟樦忻裣壬嗫鄬ふ伊似甙四辏I回了一本1873年印刷的《廈英大辭典》,這本辭典的作者杜嘉德是當時在鼓浪嶼的傳教士。駱中民說,這本辭典也是鼓浪嶼國際社區文化的一個見證。
?
駱中民查閱《廈英大辭典》
多年搜尋原版《廈英大辭典》終于在網上買到
駱中民家中收藏了400多個版本的字典,除了大小不一的英漢字典之外,他還收集了很多小語種的字典,如德華字典、法華字典、馬華字典等。在駱中民收藏的字典中,還有一些地方語種的字典,如《廈英大詞典》。駱中民說,他最想收藏的是一本1873年出版的《廈英大辭典》,這本沒有任何漢字的辭典,是傳教士杜嘉德在鼓浪嶼完成的。
七八年來,駱中民苦苦搜尋,一直沒有找到原版的《廈英大辭典》,只能退而求其次,買了一本1990年再版的《廈英大辭典》作為慰藉,但收集原版《廈英大辭典》的想法一直縈繞在心頭。為了搜集英漢字典,他到香港、檳城旅游時,最喜歡逛二手書店,去搜尋當地出版的英漢字典。
兩個多月前,他在網站上發現國內一位賣家打算出售1873年出版的《廈英大辭典》,當時就非常激動,但對方要價很高,沒有購買?!拔艺J定了一定要把它買回來,讓它回到廈門,這是廈門文化的一部分,回到廈門才更有意義?!?/p>
駱中民說:“雖然和賣家談了幾次沒有談攏,但我私下一直關注辭典的去向,每天都會上網看一下。”兩個月的時間里,駱中民沒有聯系對方,但心里卻一直牽掛著這本辭典,他擔心一直追著對方,對方會提高價格。經過兩個月的冷處理后,駱中民再次聯系對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總算成交了。
每個詞條后面都有一個手寫的小楷漢字
收到心愛之物后就開始擦拭每一頁的灰塵
“心里非常期待,在網上查詢到快遞信息后,就開始與快遞員聯系。”駱中民說,“最后一天,在家里實在等不及了,就打電話給快遞員,快遞員還沒到的時候,我就到樓下等著,收到快遞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p>
收到這本《廈英大辭典》之后,駱中民回到家中,就開始擦拭上面的灰塵?!耙豁撘豁摰夭潦?,600多頁,擦了一天才擦完?!瘪樦忻裾f,“擦完之后,又開始晾曬,滅菌、殺蟲卵,做防蛀工作?!彼?990年版的《廈英大辭典》拿出來與這本1873年版的逐頁進行比較,發現除了版權頁,在主要內容上,字體大小一樣,頁數也是一樣的。
這本1873年印刷的《廈英大辭典》,收錄閩南方言4萬余言,大16開本,全書612頁,以廈門音為標準,沒有漢字,正文所收錄的詞條用羅馬字注音,英文釋義。作者杜嘉德在出版序言中說:“講廈門方言,包括閩南方言的人應該有八百萬或一千萬人,這本辭典是第一本這種語言的辭典?!倍偶蔚抡J為,這本辭典最大的缺憾是沒有使用漢字。
對于這一點,杜嘉德本人給了兩種解釋,首先是很多次根本無法找到相對應的漢字,這些詞可能有1/4或1/3,他用心去找,卻沒有找到。另一個原因是這本辭典是在倫敦印刷的,而當時的倫敦沒有漢字的活字,廈門又無法印刷這類書籍,所以導致最終辭典中沒有出現一個漢字。在倫敦印刷后,辭典被運送到廈門一帶發售。
而令駱中民驚喜的是,辭典上雖然沒有印刷的漢字,但每個詞條后面都有一個手寫的小楷漢字,他本人猜測可能是當時的閩南人抑或是杜嘉德本人請人進行漢字注釋的。
【背景】
杜嘉德能講流利的閩南話
關于杜嘉德,網絡上有不少資料,記者搜索獲悉,杜嘉德(Cartairs Douglas)是蘇格蘭長老會來華的傳教士,他在閩南地區生活二十多年,因此被不少人稱為“閩南使徒”。
為編撰《廈英大辭典》每天至少投入八小時
杜嘉德于1830年12月27日生于英國的蘇格蘭,父親是長老會的牧師,育有六子,杜嘉德為其最小的兒子。1851年他從格拉斯哥大學畢業,之后進入愛丁堡自由教會學院深造,四年后完成神學課程。1855年6月,杜嘉德到達廈門。
杜嘉德頗有語言天賦,又能刻苦學習,所以很快就能講一口標準流利的閩南話。杜嘉德為了完成《廈英大辭典》的編撰,每天至少有八小時花在上面。
全書無漢字只用羅馬拼音 辭典還指出閩南話的差別
為了編撰《廈英大辭典》,杜嘉德廣泛收集閩南土話,每當他聽到一個新的詞匯,他會立刻記在筆記本上,反復加以練習,直到能夠純熟掌握為止。廈門的三公會為了使《辭典》早日完成,派施約翰以及打馬字協助杜嘉德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廈英大辭典》終于在1873年問世。此書是第一部廈門腔白話華英辭典。一出版立即成為所有學習閩南話者的必備書。書的特色是全書無漢字,只用羅馬拼音。由于杜嘉德在閩南地區多年,熟悉不同地區的閩南話,因此書中指出了泉州話、漳州話與廈門話的差別。
1877年7月26日,從清晨開始,杜嘉德就腹瀉不止。當天下午5點多,47歲的杜嘉德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