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合編教材團隊在臺北萬芳高中舉行贈書儀式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翠仙)你知道臺灣學生使用的語文教材是什么樣的嗎?有些臺生已經用上了兩岸合編的教科書。近日,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正式在臺灣出版,并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10月2日,臺北萬芳高中舉辦了贈書儀式及教學觀摩會。據介紹萬芳高中是該合編教材的試點學校之一,數十名來自閩臺兩地的語文教育教學專家、語文教師等齊聚一堂,圍繞該教材的課堂使用、文本解讀、文言文價值性等話題展開交流探討。合編教材將讓臺灣的學生更加了解文言文,更好傳承中華的傳統文化。
重視傳統文化
據介紹,《兩岸合編高中語文》包括《高中語文》(含課本、教師手冊、教師用書)的第一冊和第二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高中古詩文選讀》等13冊教材,共計500萬字。
值得一提的是,該合編教材與以往教材相比,更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選了兩岸現行大、中學教材中共同選用的古今名篇,包括《師說》、《蘭亭集序》等。此外四書五經等選段、選篇以及魯迅的《孔乙己》、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近現代散文、詩歌也出現在教材中。
“文言文代表著中華文化,是民族身份的象征,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不僅深受兩岸同胞的喜愛,更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因此對文言文不僅不應削減、拋棄,更應代代誦讀學習。”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孫紹振作為合編教材的主編之一,針對臺灣近期掀起的“文白之爭”,他表示讀古書、習文言文正是學習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第一步,應該讓兩岸青少年學子盡可能多地欣賞古文學之美。
受兩岸學生歡迎
據介紹,目前臺灣已經有多所中學選用、試用該教材。兩岸合編教材團隊也將在臺北、臺中等有關學校召開5場教材教學交流研討會,聽取臺灣相關專家以及一線老師的反饋意見。據透露,在臺交流后,選用本套教材的臺灣教師還將赴廈門雙十中學漳州分校,與該校教師同臺施教。
“大陸教材教學重視文本解讀,臺灣教材以資料豐富見長,內容設計也呈現多樣化,兩岸合編教材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更適合兩岸青少年教育成長的科學化教材。”孫紹振表示,合編教材是一個“去異存同”的過程,它把兩岸的教育教學優勢結合起來,為每篇課文單獨設立了“主編解讀”環節,圍繞該解讀,編委會重新搜集、考證、組合各種相關資料,編寫成易于施教的故事、設計,這種方式備受兩岸學生歡迎。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書記李建華介紹說:“臺灣教師對于兩岸合編教材給予高度肯定,并寄予期望,希望合編教材能讓臺灣南部的高中選用,以突顯教育界對中華文化的堅持。”
“高中生對于創新性的信息接受度是非常高的。”臺灣前鎮高中語文老師吳慧君說,讓臺灣學生知道我們的這篇經典文章大陸學生也在學習,會增加兩岸青年共同的記憶,有利于兩岸的進一步交流。
耗時三年編成
這13冊教材,花費了兩岸教育專家3年的心血。據介紹,自2014年6月起,為推動合編教材這一項目工程,兩岸三家協作單位組織14名大學教授、中學名師組成編委會,并由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孫紹振、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孫劍秋分別擔任主編。
為了更加突出大陸高中語文的教學特色,臺灣主編孫劍秋在編寫過程中多次帶領臺灣編寫團隊赴大陸高校、中學考察調研,為學生開講座,聽語文觀摩課等,為教材編寫廣泛搜集素材。“合編教材更具針對性,有助于兩岸師生了解兩岸語言文字使用和交流現狀,體驗兩岸語言文字與文化的同根同源、和而不同,從而增進理解信任,共同珍惜、尊重和傳承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增加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認同。”孫劍秋說。
其實兩岸語文教材已經不是第一次,除了2013年大陸中華書局引進臺灣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還有《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現在兩岸合編語文教材越來越受歡迎,希望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