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袁舒琪 通訊員 范道進)位于廈港街道的海洋新村曾經常常陷入一片汪洋之中,由于排水系統老舊,每逢“天文大潮”,污水都會倒灌至小區。經過改造,路面下陷、排水不暢的難題解決了,居民終于不再“談潮色變”。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玉荷里小區,在時光的風雨中逐漸破敗,花草殘落、小區缺乏管理;如今,嶄新的綠籬被補齊,綠地被重新修整,居民通過園路能進入到綠地中,盡享休閑時光,小區重新被冠上“生態小區”的名號。從前的先鋒營小區道路不平、路燈缺失,住在這里的居民夜晚回家不僅要摸黑,還得隨時留意腳下安全;然而現在,路燈亮起、路面鋪上了平整的透水磚,居民由煩心變為頻頻點贊……高層樓群背影下,承載著這座城市歲月滄桑的老舊小區,正在一點點煥發全新生機。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皥猿忠匀嗣駷橹行摹薄皥猿秩嗣癞敿易鲋鳌薄皥猿衷诎l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九大報告的字里行間,處處彰顯著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在廈門,這樣的理念同樣被一以貫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保障,將為人民謀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力求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正是我市關注民生需要的一項重要工作。2015年10月,由市建設局牽頭,以海洋新村、先鋒營小區、神山三航小區為代表的首批六個老舊小區拉開了此項工作的“先河”,隨后,我市按計劃每年推進一批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讓一個又一個鉛華褪盡的老舊小區,重新迸發活力,居民的幸福感和存在感顯著增強,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推進老舊小區建設中,從始至終推行“共同締造”理念,把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貫穿全過程,繪制了一幅幅居民集思廣益、齊心合力、建設共管的動人畫卷。 基礎是社區,群眾唱“主角”。無疑,廈門的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踐行中央“精準扶貧”精神、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更是一次探索社區治理現代化體系的生動實踐。 先民生再提升 補齊民生“短板” 惠及千家萬戶 作為廈門市6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試點項目之一的先鋒營小區建于上世紀70年代,密布著9棟居民樓,這里曾是居民眼中的臟亂差小區:污水多、電線“蜘蛛網”多、占道經營多、歷史違建多、安全隱患多。2015年底,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小區地下管網全部更新,道路拓寬并鋪上透水磚;拆除了違章搭蓋,裝上健身器材;樓道口安上防盜門,樓梯裝了簡易扶手等。不僅如此,改造中,鷺江街道還特別邀請文史專家共同挖掘先鋒營小區歷史,并開展小區歷史見證者評選活動。如今,在先鋒營小區一處“銘記先鋒歷史,鏈接你我幸?!钡摹拔幕瘔Α?,以鮮活的文字圖像生動再現這一帶的歷史變革。 而這只是我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小小縮影。近年來,根據“先民生再提升”要求,我市圍繞“市政配套設施、小區環境及配套設施、建筑物本體、公共服務設施”四類20多項工作內容,以為民惠民為出發點、首要解決居民的用水、用電、用氣等問題,重在補齊民生“短板”,扎實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使老舊小區的居住品質得到改善、社區治理體系趨向完善、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2016年1月6日,時任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在調研改造提升后的神山三航小區時,很多小區居民圍了上來,激動地表達他們的喜悅和感謝,直夸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好。居民臉上洋溢的這種笑容,在如今我市每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之后,仍在持續綻放――從2015年試點改造至今,全市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40個,532棟、108萬平方米,18169戶居民從中受益。其中,2016年,全市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71個、228棟、50萬平方米,7039戶家庭享受改造紅利。2017年,又有63個、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投入改造,將惠及6469戶居民。 |
相關閱讀:
- [ 11-29]884路工作日高峰區間線調整為一農站至岳陽小區
- [ 11-29]廈門多個小區遭遇管道漏水 小區管道改造誰來推動發力
- [ 11-28]小區每個月漏水超2萬噸 產生的水費該誰承擔各方說法不一
- [ 11-25]小區內管破裂導致漏水 費用該誰承擔各方說法不一
- [ 11-17]市規劃委有關負責人提醒:分期建設小區 公建配套要跟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