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海滄街道創建“無違建”街道 違建“聚居地”變身綠化景觀長廊
改造前
改造后
建港路違建鐵皮搭蓋拆除后,建成綠化景觀長廊。
廈門日報訊(文/圖見習記者 許曉婷 廈門日報 記者 黃璜 通訊員 谷振華)海滄街道,地處九龍江出海口北岸,不僅有山海環抱,還有香火繁盛的千年宮廟,自然風光、人文美景都美不勝收。如今,隨著“無違建”街道創建工作的深入,文化景點周邊的歷史違建被清除一空,取而代之的是賞心悅目的景觀設計,村居周邊也少了違建的侵擾,居住環境更加宜人。
今年截至11月14日,海滄街道轄區內共拆除“兩違”18.08萬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超過98%。在“無違建”街道創建的過程中,海滄街道不斷創新宣傳勸導方式,持續優化拆后土地利用,真正實現還地于民、還綠于民,也贏得了廣大轄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真正營造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城區品質實現了飛躍提升。
倡導和諧拆違 更多當事人配合整治
和諧拆違,通過宣傳教育引導違建當事人配合整治,這是海滄街道在治違工作中的首要“法寶”。為此,海滄街道設計了“四方會談”的工作方式,召集城管部門、村兩委以及違建當事人,面對面座談。自會談工作開展以來,海滄街道轄區內共有56位當事人簽訂《自愿拆除違章建筑承諾書》,自行拆除違建面積達7642.15平方米。
雖然倡導和諧治違的方式,但遇到拒不配合的當事人,或者頂風搶建的行為,海滄街道依然會聯合城管等部門依法迅速展開拆除行動。11月16日上午,海滄街道海滄社區橫街路上,當事人還企圖在5層高的居民樓再加蓋一層,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鋼筋剛剛豎起來,就被網格巡查員發現。隨后,海滄街道牽頭組織了拆違行動。針對不同類型的違建、不同性質的情節,海滄街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做到了以和諧為主旋律,也絲毫不放松治違的高壓態勢。
改善人居環境 真正實現還地于民
青礁村院前社曾有一些雜亂無章的鐵皮搭蓋,不僅妨礙周邊居民通行,存在安全隱患,更阻礙了這個片區環境的改造提升。如今,鐵皮搭蓋早已被拆除一空,現場進行了綠化和景觀的改造,新建的涼亭、小公園更成了居民休閑好去處。主干道建港路的周邊,也有類似的變化,上千平方米的鐵皮搭蓋不見了蹤影,原地建起了綠化景觀長廊,為建港路更增添了迷人的風姿。
在“無違建”街道創建的過程中,海滄街道將強化拆后利用擺在了首位,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切實做到還地于民,真正實現了“兩違”治理惠及百姓民生的宗旨。
創新宣傳方式 引導居民主動參與
創新宣傳方式、勸導深入人心,這是海滄街道治違工作一直以來堅持的做法。特別是“無違建”街道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滄街道將宣傳教育融入治違行動的各個環節中,不僅利用宣傳橫幅、展板在各個村居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還定時召開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村民、居民熟知相關法律法規、知曉違建的危害。
與此同時,海滄街道還在網格巡查的車上設置電子屏幕,實時滾動播放整治“兩違”宣傳標語、群眾舉報熱線等信息,擴大宣傳面、實現陽光執法,并引導居民積極舉報違建,形成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