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巷】 原為養牛之地小巷奇人頻出 “原來,這里的路不好走,房子多是木頭的,投遞的東西以信件為主。現在,路面鋪上水泥,房子越修越好,送的東西也變成了快遞和報紙。”穿梭在巷弄中近十年,郵政工作人員李蓬見證了虞朝巷一朝一夕的變化。 83歲的林阿婆買菜歸來,帶著記者回憶起往昔:上世紀50年代末,她隨丈夫從安溪來廈,在巷弄平地上一磚一瓦地砌起“土”房子;90年代初,生活狀況漸好,一家人便為房子添上紅磚,又在原本一層的基礎上加蓋兩層半。令老人自豪的是,沒讀過書至今還只能寫自己名字的她,卻養育出了多個“學霸”兒孫,現如今,她還能時不時“飚”幾句日常英語用語。 巷弄雖小,“奇人”頗多,記者遇上會說英語的阿婆算一個,而盧志明還介紹說,這里不僅居住過仙風道骨的名中醫林浩德,還有能用錫來焊補鋁鍋的“闊嘴”,更有身為劈柴工,卻能將廈門歷史信手拈來的“阿闊”…… 那么,“藏”著故事的老巷弄,又因何叫作虞朝巷呢?原來,虞朝是閩南話“牛棚”的諧音,數百年前,這里曾是養牛場。現在,從中山路往虞朝巷中走,還能在入口處看到一個矮矮的石門框,這便是為圈養牛而設置的,只是石頭上的木板門隨時間而老化了,這扇門也隨之消失。 【光彩街】 位置較為隱蔽曾聚集棺材店鋪 暗迷巷不昏暗,那光彩街總該“光彩照人”吧?殊不知,“光彩”背后,其實是“棺材”二字。 在此居住了40多年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很早以前,街上聚集了做棺材、賣棺材的店面。那時的廈門沒現在這么大,人口也遠不及現在多,因此,廈門的棺材訂單多集中于此。“‘棺材’兩個字聽上去不吉利,就被改成了‘光彩’。”陳先生說。 為什么棺材生意會選擇這樣“鬧中取靜”的巷弄落腳呢?盧志明推測,棺材街的產生,可能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來,制作棺材的木料大多通過水運而來,巷弄恰好靠近港口,為材料運輸提供了便利;第二,巷弄附近聚集的工人多,勞動力、技術工為棺材的制造創造了條件。 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寬敞”的路面轉眼成為大馬路旁的小巷弄。因為房子蓋得密集,加上遮陽棚和空調外機的“填充”,光彩街的一些地方只能有零星陽光灑下。 不過,聽上去有些瘆人的“棺材”并未影響巷弄中的氛圍――來往行人,路旁水管中偶爾傳出的嘩啦啦水聲,讓這里的生活氣息濃厚。“住在這條路上的老廈門不多,大部分是外來租客。”市民黃女士從樓道木臺階上走下,她正打算著,尋找下一位合適的租客。 |
相關閱讀:
- [ 11-09]“尋味思明”體驗啟動 周日下午老街尋小吃
- [ 05-21]《逛老街巷 品本地味》后續 熱心市民提出建議
- [ 10-29]中華街道多舉措完善消防安全 打造平安老街區
- [ 04-07]本土攝影家聚焦老街區 展示廈門版《清明上河圖》
- [ 06-09]城市義工悠游老街巷 探訪古厝回味歷史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