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廈大增設航空工程系。圖為航空工程系的老師帶學生在廈門禾山機場實習的留影。
1938年4月6日,廈門大學舉行十七周年校慶。薩本棟校長和師生在長汀廈門大學禮堂(長汀縣文廟)合影留念。
校運會上,廈大女生表演的“掃帚操”。
廈大鐵聲歌詠團在長汀的合影。
廈大成立“九九劇社”宣傳抗日戲劇。圖為“九九劇社”成員在長汀的合影。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圖/廈門大學提供)廈門大學今天舉行內遷長汀辦學80周年紀念會。
80年前的今天,300多名廈門大學師生,肩挑手扛行李,向800里之外的山城長汀出發,開始廈大內遷辦學的八年。
不過,他們并非只是躲進“象牙塔”里去尋找學術凈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這八年中,“時刻不忘救國責任”的家國情懷,在每名廈大人心中蕩漾。
事實上,抗戰一開始,廈大就已經在為戰后建設國家儲備人才。
【保持信念】
在抗戰硝煙中從容舉行校慶
現在看來,這段8年的歲月,被惦記了80年,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的大學表現出的一種盡管顛沛流離,仍然“弦歌不輟”的高貴精神典范。
廈大的校史,記載了一次特殊的校慶:在日軍大舉入侵中國時,居然還轟轟烈烈地舉辦了一次校慶。
1938年4月6日,距離到達長汀還不到3個月,廈大內遷長汀后的第一個校慶大會在長汀文廟大禮堂舉行。
廈大校史記載:學校做好了充分準備,長汀社會各界、校友、全校師生數百人參加慶祝大會,校長薩本棟身著中國傳統正式禮服,主持了“嘉庚樓”奠基典禮。
和校慶同時舉行的,還有一場校運會。但是,當時的長汀,連跑道都沒有,學校索性宣布,以越野賽跑代替所有田徑正規比賽;還舉辦了一場足球賽,這就更好玩了――不但沒有足球場,而且連對手都找不到,學生們就在公園的草坪上畫下白灰線,豎起“城門”,自己和自己比……而女生在運動會上的“掃帚操”和“棍棒操”,也博得滿堂彩。
薩本棟在校慶典禮上發表講話。他說,在日軍大舉入侵我國的時刻,堅持舉辦廈門大學校慶,一方面是向日本侵略者宣告廈大弦歌不輟的堅強決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凝聚人心、在山城長汀重振廈大的重要契機。
這是大學的另一種抗戰方式――戰火中,雖然顛沛流離,但大學仍保持信念、弦歌不輟,既為國家培養了人才、延續了文化命脈,也彰顯了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這也是為了給當時的中國傳遞一種勝利在望的精神感染。薩本棟和他的“戰友”深知,大學從來都是社會前進的燈塔,他們有義務扛起國家前進的信心。
過了幾十年,這段往事仍然讓一些熱血青年激動得“頭皮發麻”:試想一下,在抗戰的硝煙中,一所大學不僅挺立在敵人面前,還從容地舉行校慶,這是何等氣概!
【儲備人才】
克服種種困難增設工科專業
76年前的1941年,那位從廣東揭陽走了一周才到長汀的青年潘懋元,他的大學第一課,校長除了告訴大家為什么要留在前線辦大學,還講了“為什么不只是維持現狀,還要增設會計、銀行、機電等系,并比往年多招收學生”。
97歲的潘懋元上周接受采訪時,一字一頓地復述了76年前校長告訴他們的話:因為抗戰必勝是毫無問題的,我們要準備建國人才,廈門大學要“為建國而育才”。
廈大校友總會副秘書長、教育史博士石慧霞的研究顯示,這在當時教育界是有爭論的:民族存亡關頭,青年需不需要接受教育?一些人主張:大學要停課搞軍事訓練,開到前線殺敵。
不過,薩本棟和他的同事則認為:教育的著眼點,不僅在于戰時,還在戰后。抗戰需要戰士,但是同時需要各級各類人才。
廈大當時的目標是:為戰后建設國家儲備人才。校長告訴學生,要時刻不忘救國責任,以學報國。
長汀時期,廈大在建國人才方面,重點抓工科的創建。1940年,廈大先后增設土木系、機電系和航空系,將理學院擴充為理工學院。
從當時土木工程系開設的課程看,就可以知道廈大是如何盡心竭力地為戰后儲備人才,它包括公路、鐵道、橋梁、水工、房屋、城建等。
即使在和平時期,相比其他學科,創辦工科的難度都要更大些。而在山城長汀辦工科,70多年前的廈大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但廈大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延聘工科教授,到處“化緣”建實驗室。有資料記載,當時,廈大化學系教授一起帶領師生,將長汀的一座監獄改成了實驗室。
很快,廈大便擁有了一座具備模、鑄、鍛、機、鉗和動力等各工段的實習工場,“實驗條件并不比戰前差”。
當時,廈大還設有一個特別的獎勵金,專門獎勵學生增長“運用手足”的能力,為的是改變中國學生“用腦不用手”的毛病――當時的廈大,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并開展科學研究興趣的培養。
【投身建設】
各行業都涌現一批棟梁之才
1937年12月24日出發,1938年1月12日最后一批師生達到長汀,1946年11月,廈大長汀辦事處撤回,正式完成回遷。
廈大歷史上這段最艱難的歲月,最后卻成了人們仰望的高山――那個時期的畢業生憑借在廈大的優良教育,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統計資料顯示,廈大長汀時期的校友,后來當選兩院院士和美國工程院院士的,有十余人。
還有一個群體也成為研究對象:在臺灣的長汀時期的廈大校友,在臺灣的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石慧霞的資料顯示,1941級-1945級廈大赴臺的畢業生有300多名,占畢業生總數的35%。
在臺灣建設中,廈大長汀校友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何宜慈就是其中一位。何宜慈1940年入讀廈大機電系,1980年主持籌劃并成立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功地推進臺灣工業轉型”。何宜慈認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皆源于廈門大學薩本棟校長精神的感召”。除了何宜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教育、公路、電信、郵電、稅務等機構的負責人,臺灣“石油之父”、中油創始人,臺灣電力公司創辦人等,都是廈大長汀時期的畢業生。
此外,1973年,臺灣宣布推動十大建設的重大計劃,其中6項工程由廈大長汀校友主持或參與主持。
廈大校友也一度叱咤臺灣文化界。2006年,廈大授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法學名譽博士學位,連戰在演講中提及,他在臺灣的3位文藝家朋友都是廈大校友。這3位臺灣文藝家是:文藝理論家、劇作家王夢鷗,劇作家姚一葦和詩人余光中。王夢鷗和姚一葦都是廈大長汀時期的老師和學生。在臺灣文壇,姚一葦的地位舉足輕重,被稱為戲劇大師。姚一葦的劇作家生涯,起跑線就在廈大長汀――他是在廈大讀書時與戲劇初次結緣的。
原廈大臺灣研究所所長、兩岸問題專家陳孔立上周說,1992年,他擔任廈大臺灣校友總會理事長時,帶團去臺灣訪問,廈大臺灣校友會理事長拉住他,高聲說:我向母校報告!我們在臺灣的校友都為臺灣的建設做出了貢獻,沒有一個人做過烏七八糟的事情,這是可以向母校告慰的事。
盡管這件事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但陳孔立說,現在想起來,他還是感覺很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