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盾構機在施工中
2015年4月,1號線貫通首條盾構區間
2017年5月,1號線軌通
海峽導報訊(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 通訊員李琳)曾有專家認為,廈門的地質環境不宜建設地鐵。
早在初期設計評審中,廈門地鐵1號線就被全國各地專家打上“最難”標簽——是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地鐵項目之一。
地下多花崗巖,時不時還碰到孤石,地下水位也較高,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地下管網也復雜,涉及電力、污水、自來水等七大類,二十幾種管線;
最難的是,地鐵1號線穿越老城區,得保護好周邊的建筑,保護好名木古樹。
但勤奮、智慧的廈門人,克服困難,挑戰不可能。
跨過山河大海,擊碎孤石群、穿越上軟下硬地層……30.3公里長的路段,歷時近四年建成,全面展示“廈門速度”。
厲害了!我的廈門地鐵1號線!
難點一 地下多花崗巖,水位也較高
建地鐵難,在廈門建地鐵,更難。
有人說,很多城市建地鐵都是在地下,能有什么不一樣?“難的程度不一樣?!睆B門軌道交通集團副總工程師徐超,舉了幾個很形象的例子。
比如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南京、無錫、常州,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地下水的問題突出,但地層以砂、土為主,他們關注的是怎么將地層進行加固,如何解決后續運營期間的沉降問題。他們建設容易,盾構機掘進,一個月平均200米沒問題;
再比如重慶,山多,很多地方要高架、地下挖隧道的地層也基本上是泥砂巖,強度不是很高,礦山法和盾構法掘進都比較容易。
而廈門,和福州、深圳、廣州這幾個城市比較像,會遇到花崗巖的問題?;◢弾r在地球表部屬于非常堅硬的巖石,是很好的建筑材料?!皬B門是座島,地下組成以花崗巖和其風化(土)為主。地鐵是地下工程,在地下挖隧道,會遇到淤泥、砂、黏土、風化土、孤石、巖石?!毙斐f,廈門還面臨著地下水問題,因為廈門屬于亞熱帶地區,雨水充沛,地下水位高。
難點二 地下不確定因素多,挑戰大
要建一個“地下王國”,并不容易。建設開工前的籌備工作有很多,包括土建、管線遷改等等。
趙榮生,廈門軌道交通集團建設事業總部總經理,修過隧道、架過橋,但還沒建過地鐵?!吧咸烊菀兹氲仉y,因為地下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壁w榮生給每位項目經理下達了任務,去現場實地勘查,編制全線的難點和不確定點。
前前后后半個月時間,出了一本厚厚的“秘笈”,四五百頁,包含三個內容:沿線周邊所有地質、管線、建筑物狀況,所有風險源,以及施工時間節點?!拔靼驳叵率屈S土,地下50米都沒有水,盾構機從頭開到尾,連油漆都不帶掉的。”趙榮生說,廈門地下情況就復雜多了,地質上軟下硬,基巖凸起嚴重,并時常伴有孤石,往下挖兩米就是水,給盾構及礦山掘進帶來各種困難和挑戰。
這么多難題,怎么破?
徐超給出一個很形象的比方:“我們把中-微風化凸起,想象成地表露出的大山;其它土層和風化土層,想象成空氣;空氣中還有一些障礙物,想象成孤石。地鐵隧道盡可能在山谷間穿行,避開大山和孤石,穿行阻力就小多了。如果實在避不開,就爆破清除?!?/p>
于是,對中-微風化巖石凸起,用礦山法人工開挖;孤石多的地方用礦山法開挖,少的地方先通過地面處理掉,再盾構掘進。
難點三 管網復雜,管線遷改類型多
老城區管線歷史已久且檔案缺失,加上復雜的地質條件,讓地下管網也更難捉摸。
動遷保障部經理洪火南介紹,地鐵1號線管線遷改涉及電力、污水、自來水、中水、原水、電信、移動、聯通、鐵通、長寬、廣電及部隊通信光纜、110監控、燃氣、氮氣、交通信號、路燈照明等七大類,產權單位涉及十幾家共二十幾種管線。
“每圍擋一次,就需要一次遷改。呂厝站分十幾期施工,管線就要遷改十幾次。”洪火南說,“地鐵1號線多數工地都處于交通主干道,或位于人流密集區域,周邊環境復雜、管線遷改類型多、地質條件差、交通疏導困難,在施工過程不可避免地會給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陣痛’。”
為盡量減少軌道施工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軌道集團在管線遷改方面堅持“能永久不臨時、能保護不遷改”、“盡量同槽開挖、減少工程投資和交通影響”等原則,在施工前靠前對接有關部門,施工中采用增加人力、物力、設備,與相關單位協調優化審批程序等措施縮短遷改時間。
為了減少占道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采取晚上或車流量小的時候施工,高峰期之前采用鋪毛毯、麻袋并灑水濕潤后加蓋鋼板恢復道路通車。
難點四 穿越老城區,周邊老建筑多
一般而言,修建地鐵并不會對周邊和沿線的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富水底層基坑周邊的古老建筑物可能會存在地面沉降問題。
廈門軌道1號線,穿越廈門老城區,車站基坑緊鄰周邊建筑,且周邊建筑年代久遠,離基坑最近距離僅3.7米。比如,鎮海路站-將軍祠站區段,周邊建筑多為多層建筑,較為集中,局部為高層建筑。
據了解,基坑施工過程中,為保護周邊古老建筑,采用了減震孔及數碼雷管等措施,降低了爆破施工中的爆破震動,減少了爆破震動對周邊古老建筑的擾動。
此外,對于距離基坑過近的古老建筑,還采用了大盤鋸切割等非爆方式進行基坑開挖,確保了古老建筑的安全與穩定。
除了保護周邊老建筑,還要保護名木古樹。考慮到沿線樹木對環境的改善和資源的稀缺,對樹木采取了保護性措施,避免施工損壞。按“能少遷一棵是一棵”的樹木保護原則,島內沿線施工站點優化后,少遷樹木20%。
溫馨提醒
地鐵1號線31日正式開通,有任何意見和建議可撥打熱線電話2506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