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林宇才,1948年出生,福建廈門人,廈門日報社印務中心退休員工
林宇才(左)于1968年拍攝的照片。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戴懿)“北京的第一條地鐵,廈門當時有千余人參加建設,我就是其中之一。”1月3日,本報《老年周報》刊登的報道《我國第一條地鐵是如何誕生的》,勾起了本報讀者林宇才的回憶。他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講述當年參加地鐵建設的故事。他說,他是參加全國首條地鐵北京地鐵建設的鐵道兵,雖然廈門地鐵沒有比其他地區建得早,但廈門人很早就參加其他地區的地鐵建設,這讓他很自豪。
村里40多人應征
最終僅6人入伍
林宇才今年70歲,頭發花白,對50年前的事記憶猶新。1968年,20歲的林宇才應征鐵道兵入伍,經過三個月軍訓,他和戰友們前往北京。林宇才說:“當時能入伍是特別光榮的事,村里40多人報名,最后只有6個人體檢合格。”
從南方到北方,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差異都很大,都需要慢慢適應。北方氣候干燥,不少南方人剛到時都流鼻血了,不過林宇才沒有。北方人喜歡吃窩窩頭等面制品,南方人喜歡吃米飯,林宇才說:“司務長盡力滿足我們的需求,米飯作為主食的比例增加到1/3。”
因為修地鐵是體力活,所以鐵道兵的伙食條件比普通部隊高一些。林宇才說,當時普通部隊一個月伙食費是4毛5分,每人46斤糧食;他們一個月伙食費有6毛5分,糧食有51斤。
當時修地鐵得先挖路
不像現在直接“鉆洞”
地鐵施工24小時不停歇,鐵道兵需要三班倒,除非下大雨、下雪才停工。林宇才說,當時從廈門去北京參加鐵路建設的有1200多人,但入伍后都分開了,他所在的連隊只有五六個廈門人。
林宇才所在的班負責北京地鐵石景山段工程。他回憶,當時挖地鐵得先把路挖開,修好了再把路填起來,不像現在可以直接在地下打洞。他們主要負責搬運石頭等,對技術了解不多。但有個工程師住在他們班,工程師有空時就會和他們說說地鐵建設的故事。
林宇才透露了一些地鐵建設的細節:“工程師告訴我們,當時地鐵建設主要考慮戰備需求,因此地鐵要東西走向。萬一打仗,敵機若想轟炸,也得朝東飛,太陽刺眼會影響視線,影響投彈的精準度。在建山洞彎角時,也要考慮防原子彈。不僅如此,為了抗震,地面鋪了好幾層材料。有的材料是瀝青、麻繩混合而成,有的是瀝青和60厘米長頭發混合。”
被礦石砸到壓傷手指
包扎傷口后立即回崗
為了趕在國慶20周年之前讓我國第一條地鐵開通,有兩個月時間的施工特別緊張,除了吃飯和8小時睡覺時間,鐵道兵都在工地施工。林宇才坦言,當時特別累,每次下班都覺得全身要散架了。平時,他每個月都要給家里寫信,那兩個月,他連寫信的時間都沒有。
有一次,挖掘機要把一塊比林宇才還大的石頭放在礦車上,林宇才擔心石頭從礦車上掉下來,伸手去扶,沒想到被石頭砸到手指,皮肉都壓爛了,幸好骨頭沒有斷。隨行的衛生員立刻幫他處理、包扎傷口。包扎后,林宇才又立刻回到崗位上繼續工作。他笑著說:“當時輕傷不下火線嘛!”鐵道兵一直忙到地鐵主體工程完工、實現通車,才放假休息了三天。
1970年,林宇才又隨部隊到山西參加地鐵施工,1971年退伍回到廈門。在北京修地鐵的日子,是他唯一一次到北京,之后他再也沒有去過北京。“很遺憾,沒能再去北京,去坐一坐北京的地鐵。”
林宇才說,回廈門后,當時一同參加鐵路建設的戰友們每年都聚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近年來聚會越來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