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頂村村的鄉道上賞花觀景。 廈門日報訊(記者 盧漳華 通訊員 余雪燕陳嘉新)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天,我們把目光瞄準了廈門的最北邊――海拔450米,地處廈門與泉州交界處的同安區汀溪鎮頂村村,該村雖地處深山,但名氣卻不小。 近年來,頂村先后獲得農業部認定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國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等三個“國字號”稱號,這樣的榮譽,在全市范圍內十分少見。 更重要的是,頂村的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7600元增長到2017年的38273元,5年間增加了近5倍,這樣的速度,在全市范圍內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近年來,頂村的干部群眾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大膽創新、勇于實踐,以“一村一品”茭白產業為基石,以“頂上鄉村”鄉村旅游項目為龍頭,以“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為統籌,走出一條“旅游帶動農業,農業促進旅游”的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路子,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實現了黨建富民強村。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頂村走在了前面。 頂村村提供 “領頭羊”的選擇 思路決定出路 用一個能人,活一個村莊,富一方百姓。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偏遠山村,到如今聲名在外的“富美鄉村”,頂村實現歷史性的變化,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結果,但從這個村擺脫貧困的歷程中不難發現,選好一個帶頭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十分關鍵。 20世紀90年代的頂村,是一個山高路陡、信息閉塞、觀念落后的偏僻山村,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連年負債,村民收入極為微薄。 1997年,經鄉親推薦、組織動員,在外經商的馬銘飄回到村里,當選村主任,并從2003年起,連任五屆村書記。為改變貧窮、落后、閉塞的現狀,馬銘飄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秉持著“想要富,先修路”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四處奔走、多方爭取,終于籌集了650多萬元資金,修建了一條從山底到山頂、9.3公里長的水泥硬質化道路,也開啟了頂村人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此后,圍繞著鄉村旅游,全村的黨員、群眾一起努力,抓住老區山區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黨建富民強村等機遇,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一條路、一個景去建設,終于讓頂村變成了如今世外桃源般的美麗鄉村,這也為后來該村鄉村旅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路通了,以馬銘飄為首的村兩委又關心起了村民的錢袋子。該村種植茭白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一直保持著單季節收割。經過與農業、科技等部門的聯系,馬銘飄給村民帶來了一個新名詞:反季節四季茭白。村兩委請來了專家到村里進行調研,并為村民傳授反季節四季茭白種植技術。該村“綠茭林”牌茭白上市后,成為遠近聞名的“一村一品”。反季節四季茭白的種植,當年就讓頂村村增產825噸,增加村民收入60.5萬元,成為該村村民脫貧致富的“第一桶金”。 點點滴滴的積累,讓村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村莊的變化,對村黨支部的信任與日俱增。從2009年至今,頂村黨支部換屆時,罕有地連續三屆實行無候選人直選,馬銘飄也連續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被評為“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頂村村也被授予“廈門市黨建富民強村示范村”稱號。 |
相關閱讀:
- [ 01-17]省重大水利工程同安新石潯水閘今年汛期前將投用
- [ 01-16]同安區兩座天橋春節前完工 方便兩中學師生出行
- [ 01-16]廈門市總工會“情系兄弟姐妹”活動走進同安
- [ 01-16]資源變資產村民成股東 同安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 01-14]同安軍營村白交祠村村民御寒 火籠驅寒烤地瓜取暖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