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流程破解“就醫難” 傳統的“就醫難”總是伴隨著患者“不愉快”的就醫體驗。如今,在廈門,居民可以通過手機App“廈門i健康”,或是通過搜索微信公眾號“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在線預約廈門的幾大公立醫院,讓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打造了閉環式的醫療信息化服務—— 10日上午,林洪(化名)突感腸胃不適,他利用上班空隙登陸微信公眾號“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綁定醫社保卡后,點擊主界面“健康服務”中的“預約門診”,找到了消化內科,成功預約了16:08的普通門診號。 下午近4時,他到了醫院,在公眾號上“門診充值”選項,給賬戶充值了100元。16時15分,門診叫號系統喊出了林洪的名字,他向醫生表示,自己沒帶醫社保卡,并打開公眾號中的個人健康卡二維碼讓醫生掃描。醫生診斷后,開出了藥單,并提交結算。與此同時,林洪微信上也收到了一份“門診結算提醒”,不僅有費用總額,還有具體的藥名。 “說實話以前的手寫病歷卡我總看不懂醫生寫了啥,現在用手機結算,萬一看到開出了我的過敏藥,還能讓醫生趕緊改過來。”林洪說,用手機確認支付結算后,他立即在微信號上收到了取藥二維碼,到醫院一樓的取藥大堂不久,窗口就叫了他的名字,掃了取藥二維碼后,他就拿到了藥。 如今在中山醫院就診,通過一部手機,不僅充值繳費、預約掛號、醫保移動支付等能輕松搞定,檢查預約、住院押金移動充值、體檢開單預約、檢查報告查詢及在院期間的各類就診記錄查詢也能實現。 “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多,移動支付全面普及,倒逼我們做出改變。”廈大附屬中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葉荔姍說,目前,醫院打造了覆蓋就醫全流程的連貫性信息化服務,甚至在醫院停車繳費都可以在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窗上完成。 一部手機,大大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也顯著提高了醫護人員工作效率和診療質量。日前,憑借在“信息化+醫療”上的率先探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受到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表揚,獲評“2015—2017年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發揮信息優勢示范醫院。 “無紙化”診療服務安全高效規范 以往患者就醫,總要帶上一大堆病歷資料,一旦換了主治醫生,還要再費一番口舌重新“交代”一遍病情;對醫生來說,原來查房時,也得一張一張翻閱每個病人的病歷,甚是費時。 而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全院已經實現了“無紙化”,患者到醫院就醫,只需帶上診療卡,醫生一插上卡,患者以往的就診資料在醫院的系統內都能清晰查閱;醫護人員查閱病歷,只要刷患者腕帶或者輸入住院號,就可以同時在PC端、PAD、PDA等快速查閱。 “無紙化”的實現,得益于醫院對HIMSS系統的建設,這一系統是全球認可度最高的醫療信息系統評級標準之一,HIMSS七級則代表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最高水平。去年8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信息化建設順利通過 HIMSS EMRAM七級評審。通過HIMSS系統,第一醫院建立起了結構化電子病歷、閉環管理、集成平臺、“無紙化”、互通互聯以及足夠安全、便捷的決策支持系統等。 在該醫院內,體溫、血壓、血糖等生命征信息以及呼吸機參數等臨床數據實現了自動采集,減少了手工錄入環節,提高數據準確性、安全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廈大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朱海華介紹,醫院實現“無紙化”后,護士平均每天每人節約書寫時間40~60分鐘,這樣,醫護人員得以騰出更多時間護理患者,大大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此外,護理工作執行單也實現了“無紙化”,護士根據系統內清晰的任務清單對照完成工作,醫療安全更有保障。 目前,第一醫院內的藥品從采購到入庫,再到醫生開藥品醫囑、護士校對、藥師審方配藥、工人送藥、護士接收、藥品執行、執行結束等全過程,都通過信息化手段形成全流程的藥品閉環管理,實現可監控、可追蹤。 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推動中,“藥品閉環、母乳閉環、輸血閉環、檢驗閉環、檢查閉環、手術閉環、植入物閉環、危急值閉環、消毒供應閉環、院感閉環”等閉環建設幾乎涵蓋所有診治過程,實現對每個流程環節的實時監控,保證每個環節以電子化形式完整記錄,最大程度地減少環節差錯,助力醫院高效規范管理。 |
相關閱讀:
- [ 01-22]共商轉型大計 2018傳統產業+互聯網創新峰會在廈舉行
- [ 01-21]2018年傳統產業+互聯網創新峰會在廈門召開
- [ 01-12]一旦相應體系得以確立,信用市場的交易成本將顯著下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健康度也將得以提升。
- [ 01-12]引入互聯網思維 廈門臺商抱團搶進外賣平臺
- [ 01-07]廈門市衛生計生系統深化“互聯網+健康”服務 緩解就醫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