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 村鎮面貌煥然一新 每天清晨推開房門,帶著泥土氣息的清新空氣便會迎面撲來。最近,位于內厝鎮北部山區的瓊坑村常常都能看到慕名前來的游客,令他們感嘆的,不僅是隨處可見的垃圾運轉車以及遍布鄉村各個角落的垃圾桶,還有早已融入當地農民心頭的垃圾分類習慣。 這種“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垃圾分類處理經驗,把曾經名不見經傳的瓊坑,推向了全廈門市容環境治理的顯目位置。而如今生活在垃圾分類“示范村”的瓊坑人,談及自己的生活環境時,內心總是洋溢著滿滿的獲得感。 “環境是最大的民生”,頻頻出現在內厝鎮黨委、政府各項會議上的這句話,也是內厝鎮專門成立的以鎮長黃亞祥為組長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領導小組中每個人的座右銘。推進市容環境衛生整治,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在這里無疑成了一項至關重要的中心工作。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在農村地區做好這項工作,要比中心城區付出更多的艱辛――內厝鎮把其中的一個著力點,放在城鄉環境整治人人參與氛圍的營造上。僅去年,內厝鎮就為此張貼宣傳橫幅208條,走鄉入戶分發垃圾分類宣傳單40000份,通過信息平臺、微信宣傳430次。尤其是,他們從小范圍到大范圍,從部分到整體,采取“白+黑”等宣教模式,把垃圾分類的理念普及到千家萬戶。 這個周末冷雨霏霏,92580志愿者聯盟、內厝青創會的不少志愿者,又在蓮塘村口“擺攤設點”,向過往村民宣傳垃圾分類常識。其實在內厝,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早已超越了政府部門的范疇,而成了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動。從“帶頭做”,到“一起做”,再到“我要做”,這一主線,牽動著全鎮每個人扮靚家園意識的轉換,也拉動著古樸村鎮面貌的提升。 著眼大局 鄉村振興全速推進 昨天雨后的廣場上,許多村民說,能生活在幾乎看不見垃圾的蓮塘,與青山綠水為伴,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他們口中的“幸福”,不正是當地黨委、政府一直在強調的“獲得感”嗎?看似“局部”的村容環衛工作,聯結的不也正是事關全局的鄉村振興的龐大工程嗎? 內厝鎮在環衛資金上的“高投入”,有力地印證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意識。去年,該鎮及時下撥市、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專項行動以獎代補資金146萬元,投入440萬元用于更新環衛設施設備和環境衛生整治,同時投入203.04萬元用做鎮級配套獎勵金,其中40%用于城鄉環境衛生整治、40%用于獎勵村居干部、20%用于獎勵保潔員。 而用鎮里一位專門負責環境衛生整治的干部的話來說,內厝能取得如今亮眼的成績,與其“村民能參與、財力能承受、質量能保障、面上能推廣、長期能堅持”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創新性舉措是密不可分的。繼瓊坑村、蓮塘村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建設啟動之后,鋤山村、后田村、前垵村、后垵村等一大批美麗鄉村也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強大引擎中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
相關閱讀:
- [ 01-28]翔安8所新辦幼兒園招28人 報名時間為1月26日-2月2日
- [ 01-27]廈門春運期間高速三路段易堵 翔安收費站車流量最多
- [ 01-27]下海采海蠣粒粒皆辛苦 廈門翔安海蠣迎來豐收季
- [ 01-27]翔安區啟動燃氣配件更換工作 9萬套燃氣配件免費換
- [ 01-26]廈門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翔安新店)示范點揭牌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