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1 從三十人到三百人這所小學堅持了14年 海娃民族樂團新年音樂會,已經辦了四年。2014年11月,民樂團宣告成立,“滿月”沒多久,便在2015年舉行第一次新年音樂會。 這可不是“趕鴨子上架”,樂團的前身是海滄延奎小學民樂團,后者已經有10年的歷史。換句話說,一場音樂會的背后,是一所小學14年的堅持。 2004年,延奎小學音樂老師周如珺組建學校的民樂團,幾乎從零開始――不僅老師得到島內去找,家長也對民樂存在偏見:為什么要學那么土的二胡,為什么不是鋼琴? 其實,這類偏見一直都有,延奎小學校長易增加說,我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民樂是中華音樂的傳統瑰寶,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 海滄區發展民樂,是從娃娃抓起,海娃民族樂團的芽芽團,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招生。 易增加認為,這是一個播種的過程,他說,我們到一年級去挑選民樂手,對于孩子來說,他其實還不知道民樂和西洋樂有什么不同,他只知道“我喜歡這個樂器”,慢慢地,民樂的種子就種下了,傳統文化就這樣滲透到下一代人心里。 延奎小學民樂團剛組建時,只有二胡、笛子、琵琶三種樂器,團員不到30人,現在,海娃民族樂團已經成為品種齊全的320人大團。 看點2 硬要球鞋換皮鞋 這個臺灣指揮有“潔癖” 海娃民族樂團,是海滄日益活絡的對臺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 從一開始,海娃民族樂團就延聘臺灣指揮和老師,倒不是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從專業看,民樂已經在臺灣中小學得到徹底普及,每年,臺灣地區都要舉辦中小學生民樂比賽,迄今已堅持五十多年。 在周如珺看來,臺灣老師的優勢在于合奏的經驗――大陸老師教樂器,絕大多數是“一對一”,因此,要求他們一下子教十幾位學生,很多人束手無策。但是,對于樂團來說,最重要的是整個聲部如何做到弓指法、速度、力度等的統一。 去年10月,臺灣人劉江濱出任樂團第二任特邀指揮,劉江濱是新竹青年民樂團、新竹青少年民樂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周如珺用“低調又奢華”來形容他,意思是說劉江濱雖然很“熱”,為人卻低調和善,沒有架子。這位大指揮家在排練間隙,甚至還會幫一些孩子修理樂器,而且他還悉心輔導來聽課的老師,他告訴老師們:不能一輩子都靠“外援”,最終目的要通過外援把自己的隊伍壯大起來。 在孩子看來,有著一顆大大腦袋的“劉指”是位有魔力的老師,他會用他們聽得懂的話來解釋音樂,譬如,在講到定音鼓的漸強節奏,劉江濱索性帶來茶杯,往里倒水,解釋什么是“漸強”,而不能“一步到位”。 某種角度看,這位臺灣老師對民樂有種近乎“潔癖”的理念,28日音樂會前的最后排練,他差點把那些上穿傳統服飾,腳下穿球鞋的孩子“趕”出去。劉江濱說,我早就交代過他們,要穿皮鞋。他認為,民樂要在各種細節上“自重”,這樣才會讓人看得起。鞋子事件最終以家長緊急送皮鞋來校得以解決。 由于有了高水平外援,小小海娃得以站在更高平臺上,去年暑假,他們赴新加坡開展民樂文化交流。明天,“應香港中樂團邀請”,他們還將赴香港參加國際青少年民樂文化節。 看點3 陪練熏陶成合唱團這群家長被自家娃帶飛啦 這兩天,讓現場觀眾大吃一驚的是:音樂會上獻唱的一支合唱團的成員,是海娃民族樂團團員的爸爸媽媽。 易增加說,每次排練,都會有家長來陪練,不過,等人是最無聊的。樂團的家長后援會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來練合唱,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家長合唱團在去年年底成立。在孩子“玩”樂器時,他們的父母在不遠處練習合唱,民樂團還聘請了專業的合唱老師來給這些樂團的家屬上課。昨天,在自己孩子的伴奏下,爸爸媽媽們完成處女秀,演唱了《望春風》和《丟丟銅》。 李媽媽是其中引吭高歌的一員,她說,我們剛學了兩個多月,就能跟孩子們一起上臺演出,大家非常激動,也很驕傲! |
相關閱讀:
- [ 01-29]臺灣故宮文創團隊入駐 “靈動青春·臺灣青年創業園”開園
- [ 01-29]靈動青春·臺灣青年創業園落戶集美 以“文創+旅游”為特色
- [ 01-29]臺灣最牛文創品牌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團隊來到集美創業
- [ 01-28]臺灣年貨搭上電商快車 “偷師”大陸同行求突破
- [ 01-28]兩岸攜手排演《阿搭嫂》 6月在臺灣公演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