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一半來自聲樂特長班 廈門六中初中合唱團的學生,有一半來自聲樂特長班,都是初一學生。高至凡說,合唱團的練習時間是每周末兩個小時,當時12名學生花了一整個月的時間來熟悉和排練,最終演唱出風格清新的《青花瓷》,并瞬間在網(wǎng)絡上“紅了”。 別看學生學得快,其實這種演繹方式挺難的。高至凡介紹,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這種演繹方式稱為阿卡貝拉,是一種無伴奏、多聲部的合唱,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當時只以人聲清唱,并不使用樂器,后來有的演唱者會用人聲模仿打擊樂。“大家常看到的演唱是有伴奏的,而阿卡貝拉比較難掌握,因此國內(nèi)用阿卡貝拉表演的比較少,國外也多流行在大學生以上群體。”據(jù)說,在錄制節(jié)目時,撒貝寧、庾澄慶還饒有興趣地向?qū)W生、老師“討教”身體打擊樂的技巧,可惜沒有學成。 演繹方式源于老師“玩心” 帶隊老師高至凡和徐聰,也對本次廈門六中合唱團的火爆持平常心。 據(jù)悉,高至凡從教4年,之前主要是負責廈門六中高中部合唱團。去年,他和徐聰決定做一些有意思、別人沒有嘗試過的東西。剛好,徐聰研究阿卡貝拉已有十年時間了。徐聰雖是中文系出身,但過去十年來,一直在做成人團隊的阿卡貝拉。而孩子用人聲模仿打擊樂器比較難,因此老師們嘗試配以身體打擊,即用手拍打身體不同部位,以發(fā)出不同聲音。 “大鼓的聲音,用拍胸或跺腳的聲音來替代,因為都能產(chǎn)生共鳴聲;小鼓聲,就用拍手或拍腳的聲音代替;而碎拍子,用打響指或搓手來體現(xiàn)。”徐聰說,“當時會采用這個方式,就是覺得很好玩,與眾不同。”這種創(chuàng)作,需要捉摸曲子的每個音符,考慮每個聲部的位置,選擇使用最好的方式演奏。 據(jù)悉,每次編排一首曲目,兩名老師都要先找人唱出小樣,確定效果,再教給學生。“這是很有講究的,比如我們這次新創(chuàng)作的《稻花》,加入了杯子擊打方式,但這種方式如果用到《青花瓷》里,就不合適了。”但高至凡認為,只要是流行歌曲,其實都可用阿卡貝拉演繹。接下來,他們還會嘗試演繹閩南語歌曲。 廈門中小學合唱團,厲害的不少 廈門的音樂底蘊一直為人所知,不僅是廈門六中合唱團,不少中小學校的合唱團也頗負盛名。比如,廈門市松柏中、小學“深海藍”聯(lián)合合唱團,有著“流行童聲”的美譽,是活躍在廈門舞臺上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童聲合唱團。該團成立于2002年,曾先后得到合唱大師馬革順、徐錫宜、賴元葵、孟大鵬教授以及維也納童聲合唱團藝術(shù)總監(jiān)維爾特先生的指導。該團是福建省唯一堅持每年舉辦合唱音樂會的童聲合唱團,也是福建省舉辦音樂會最多、參與公益演出最多的童聲合唱團。該合唱團2014年赴拉脫維亞,參加第八屆世界合唱比賽,獲得爵士及流行音樂組錦標賽銀牌,并作為兩個組別中唯一的中國代表隊給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福建省在該項賽事中累計獲得獎牌最多的合唱團。為此,在廈門的一場賽事中,有一所小學的合唱團不是因為得第一而高興,而是因為贏過了“深海藍”合唱團而欣喜若狂。 此外,廈門實驗小學男童合唱團、廈門市音樂學校合唱團、廈門外國語學校合唱團等都曾在國際賽事獲獎。除此之外,廈門二中合唱團也十分出色,其創(chuàng)辦于20世紀80年代,但合唱在廈門二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該合唱團成員都是女生,風格清新淡雅,是廈門市最早的女聲合唱團之一。她們合唱的中國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印象曲《大魚》,連原唱都轉(zhuǎn)發(fā)點贊。 |
相關(guān)閱讀:
- [ 02-11]廈門六中合唱團上央視 節(jié)目將在春節(jié)期間播出
- [ 01-10]廈門六中2018新年音樂會 弦樂與合唱同臺演出
- [ 09-11]廈門六中退休教師走紅毯 青年教師獻祝福并表敬意
- [ 09-11]廈門六中慶祝教師節(jié) 為退休教師舉行走紅毯儀式
- [ 06-11]廈門六中辦機器人教學公開課 讓學生玩轉(zhuǎn)機器人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