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舉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及培訓會。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曾嫣艷 實習生 黃蒂 通訊員 余慶東圖/通訊員許競雄)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這一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明晰農村集體產權,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昨日下午,翔安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召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及培訓會。
這標志著,翔安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正式拉開帷幕。有關負責人透露,力爭在今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清產核資,并著手開展股份合作制改革。
鎮街村居領導 學習改革政策
帶著《關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拿著《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致農民群眾的一封信,昨日下午2時許,翔安區各鎮(街)分管領導、各村(居)書記、主任等250多人坐進了翔安區政府綜合樓大會議室。
全力推進全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是這場部署及培訓會的目標。會議邀請了市農業局經管站站長鄭毓嵐、同安區農經中心主任林強潤,主要講解改革政策,并傳授試點經驗。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包括‘三資’清查,是利于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動力,也增加農村集體財產的收入,農民都會受益。”大宅社區黨總支書記陳錦芳聽完部署,十分興奮。他說,推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就是要通過資金的核實、股權界定、股權量化等程序,將農村集體經營性的資產量化到村集體成員,“改革令人期待!農民變股東,以后坐在家里就能有收入,每年年終還有分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立足翔安發展實際
此次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及培訓會,是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翔安發展的實際展開。
如何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如何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明晰農村集體資產的歸屬,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更多的權能,能更好地保護農民的財產權益,讓農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如何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優化農村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昨日,這些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被一一拋出。針對這些問題,兩位“專家”一一作答。
請出第三方機構 確保公平公開公正
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翔安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轉產增收的重要途徑。下一步,翔安區將開展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將集體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和經營方式,加快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讓廣大農民群眾在改革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翔安區農村經營管理站站長林志江透露,為了確保整個改革工作的公正、公平、公開,我們在接下來的清產核資及股份量化環節,都將委托第三方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操作。
記者昨日還了解到,去年12月開始,翔安已在全區范圍啟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預計2018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清產核資,并著手開展股份合作制改革。2019年10月底前,將基本完成全區有經營性資產的村(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和股權量化以及組建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組織工作,建立集體經濟組織治理機構,基本完成全區有經營性資產的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