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濱海公寓的公共租賃房環境優美,小區配套齊全。(記者黃少毅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詹文)昨日,首批15名臺灣青年拿到鑰匙入住廈門公租房。向臺灣青年提供公租房是廈門首創,也是廈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31條惠臺措施”落地實施的有力舉措。
2017年,廈門推出市級公租房伊始,市委市政府就考慮到在廈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住房困難問題,研究相關措施。隨后,市臺辦會同市建設局、安居集團等,出臺《臺灣青年申請廈門市市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細則》。
目前,在廈門實習、就業和創業的臺灣青年超過3000人。公租房的申請主要面向在廈門穩定就業且無住房的臺灣青年,滿足他們過渡性、階段性的基本住房需求,租金低于市場標準。整個申請過程特事特辦,一路綠燈。臺灣青年林欣德3月25日接到通知,隔天備好所需資料,27日得到批準,29日拿到鑰匙,前后僅4天。他說:“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來自臺灣花蓮的賀立康,從集美大學畢業后,到臺企佳好集團工作。拿到鑰匙的他算了筆賬,以前租住在公司附近,好點的單人套間每月租金千元,現在的公租房只要每月400元,走路到公司只要十分鐘。
首批15名臺灣青年入住的公租房,位于翔安區洋唐居住區和同安區濱海公寓,環境優美,均帶裝修,配有空調、熱水器等電器,床、桌椅、櫥柜、沙發等家具,承租人只需簡單布置就可拎包入住。下一步,我市將根據臺灣青年需求,常態化開展申請工作,推出覆蓋范圍更廣、租住房型更多、配套保障更全的公租房,以滿足更多臺灣青年需要。
這項舉措,既較好地解決了在廈門工作臺灣青年的住房問題,也起到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廈門就業創業的作用,營造了臺灣青年在廈門就業創業的良好環境。
【新聞背景】
31條惠臺措施
已有22條在廈落實
今年2月底,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29個部門發布實施了《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措施”)。市臺辦主任黃河明說,我市作為對臺工作的橋頭堡、對臺政策的試驗田,31條措施中,有22條已經在我市先行先試得以落實。臺灣青年租住公共租賃房,是廈門市在大陸率先提出并實際落實的具體例子。
廈門高度重視推動兩岸青年交往融合,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各種青年交流交往活動精彩紛呈。截至2018年3月,廈門市已經發展形成7大創新創業集聚片區、經過認定的各類眾創空間165個,覆蓋全市6個行政區和自貿試驗區、火炬高新區,在各類創業園、開發區、科技園區中,具有較濃厚對臺元素的創客中心、平臺24個,全市共有國臺辦掛牌的海峽兩岸青創基地4家,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7家,累計入駐各類臺灣青年創業團隊及企業達500個,實習、就業和創業的臺灣青年超3000人。各級政府為我市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及臺灣青創團隊兌現的獎勵或補貼資金超過2500萬元。
目前,廈門已經成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熱土,成為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