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劃委建設規劃智能監測系統、電子臺賬系統“雙系統”,健全“行政留痕”機制。(市規劃委供圖)
廈門日報訊(記者 袁舒琪 通訊員 楊燕)依托大數據,把能夠納入網絡的行政權力全部納入網絡運行,實現網上辦公、網上審批,讓權力運行全程電子化、處處留“痕跡”,從而促進規劃業務效能提速增效,及時查處和糾正發生在權力行使過程中的違法違紀行為……這樣的創新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您聽說過嗎?
去年以來,市規劃委建立健全“行政留痕”機制,依托建設規劃智能監測系統、電子臺賬系統的“雙系統”,用信息化方式助力健全全委工作落實機制,不斷提升行政服務能力。
【促效率】 智能監測系統 助力業務監督管理
打開市規劃委規劃審批系統,“一書兩證”建設項目指標、審批意見和流轉等辦理信息一目了然。而當去年規劃智能監測系統植入之后,數據更具象化了――每一件規劃審批事項的辦理時間及進展、項目結案退件情況、每個月超時件數、超時部門或經辦人以及月度環比情況等均出現在大屏幕上。根據圖表,可以秒速確定哪個部門超時問題突出,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用大數據管人、管事,市規劃委正在探索這條新路子。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監測系統起到的監督作用,根本在于建立了項目對比機制。通過將項目當前階段的指標與上一階段的指標進行比對,判斷是否滿足上一階段要求。通過同一個平臺的展示,建立互相監督制約的權力運行機制和留痕可追溯的權力監督體系,對同樣性質的審批事項,經辦人員能夠互相對比、互相監督,從而形成積極的辦事氛圍,強化責任擔當,完善內控機制,推動審批工作提質增效。
“希望通過智慧型的創新方法,充分實現對規劃業務的效能、合規性監控,最終有效輔助規劃審批的管理。”該負責人說。
【管權力】 電子臺賬系統 讓履責全過程可溯
這樣的“數據鐵籠”,還讓權力監管留痕。
該負責人說,在市規劃委內部OA系統基礎上建立的電子臺賬系統,覆蓋了收發文、會議和公文督辦、效能建設、領導交辦工作等事項。通過制定對應的運行規則,明確了工作分解及工作督辦機制。
通俗來說,便是一項公文辦理從前期準備開始,便會在該系統上進行任務分解,并分派至具體的處室和負責人。之后這項工作的辦理、流轉,所有經辦人都能夠在該系統上留言交流,系統上均會保留。最終,系統會自動形成這項工作全生命周期、全流轉過程的記錄。根據各項業務的分類,市規劃委將對電子臺賬運行情況每周一報,并由委效能辦負責對系統內各業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臺賬系統還專門建立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基層黨組織建設及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題臺賬,有助于提升行政執行力和黨風廉政建設水平。
踏石“有印”,抓鐵“留痕”。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通過實現履責全過程留痕可溯,有助于杜絕工作人員“不作為、懶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現象。
今年,系統還將進一步優化,通過規范數據存儲與簡化頁面操作,逐漸拓展更多方便實用功能、開發移動微信端,以期實現實時的工作布置、辦理、反饋,在原有覆蓋廣度基礎上延伸覆蓋深度,進一步提高監督管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