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小心地擦拭雕塑。 陵園內的紀念雕塑群《永志銘心》,撐船的船娘原型就是黃麗娟的曾祖母張水錦。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龔小莞 實習生 陳含璐 圖/記者劉東華)昨日清明節,廈門市烈士陵園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祭掃者,這是烈士陵園管理處工作人員黃麗娟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黃麗娟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烈士后人,在廈門市烈士陵園的英名錄上,有她家祖上五位烈士的名字。陵園內的紀念雕塑群《永志銘心》,最后面那位撐船的船娘,原型就是她的曾祖母張水錦。她在此陪伴著曾祖母,同時也守護著1000多名革命先烈的英靈。 【一次巧合】 曾經都以為烈士沒有留下后人 一場活動偶然發現烈士曾孫女 黃麗娟1998年從民政學校畢業后,來到廈門市烈士陵園工作。她說,上小學時,學校組織到烈士陵園瞻仰,她就看到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中有爺爺的相片,也知道英名錄上有家人的名字,但只是一個較為模糊的印象。工作后,她接觸了許多烈士家屬,漸漸地對他們緬懷先烈的心情感同身受,也為自己身為烈士的后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許多資料上都記載,1949年10月15日的渡海戰役中,張水錦一家五口全部犧牲,因此很多人都以為張水錦沒有后人。廈門市博物館原館長、文史專家龔潔走訪了參與過渡海戰役的相關人員,大家的說法也都是張水錦沒有后人。2016年10月,龔潔應邀到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給廈門一中的學生和軍區的海軍戰士講述當年解放廈門和解放鼓浪嶼的事跡。當時,他特別講到了張水錦滿門英烈的事跡。 龔潔對于烈士沒有留下后人深表遺憾,聽眾也都紅了眼眶。黃麗娟正巧是現場工作人員,結束后,她告訴龔潔,她是張水錦的曾孫女。當年張水錦的二兒子留下一個兩歲的兒子,也就是黃麗娟的父親黃亞國。“當時龔老非常激動,眼含熱淚。之后我們就常常聯系,龔老為了補齊遺漏的資料,來我家兩次,向我父親了解細節。他說,想讓更多廈門市民了解這段英雄事跡。”黃麗娟說。 |
相關閱讀:
- [ 04-06]社會各界昨祭掃烈士陵園 山河已無恙烈士請安息
- [ 04-05]海滄舉行革命烈士陵園清明祭掃活動 新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授牌
- [ 04-05]向烈士敬獻鮮花 琴島各界代表祭掃烈士陵園
- [ 04-04]無名烈士埋骨古宅村 廈門村民義務守墓五十年
- [ 04-03]永葆軍人本色 500名自主擇業退役軍官自發祭掃烈士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