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遠向記者介紹產品 東南網4月10日廈門訊(通訊員 文/鄭素描 圖/陳嘉新)“當了那么多年兵,還回來當農民!”1990年,當了五年兵的郭永遠退伍。興趣使然,他決定從事農業。當時,父親一句質疑,讓他記憶猶新,卻也激勵著他奮斗至今。 “不能放棄,這是我的理想。但我要做的不是一個傳統農民,而是新時代農民。”如今,作為廈門三秀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郭永遠,常受老父親的褒獎。一路走來,郭永遠從一個農業承包戶到全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經歷了什么,讓老父親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本期同安“鄉村振興帶頭人”系列報道,我們一起來探索郭永遠讓父親動容的“秘密”。 敢于吃螃蟹 “不可能”成了“可能” 同安的三秀山山清水秀。山腳下的廈門三秀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生機勃勃。依托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合作社,郭永遠帶著農民朋友順利接了一筆筆訂單,成功收獲了一桶桶金。之前,這般的順利可望而不可及。 1996年,郭永遠和朋友們承包150畝耕地種植紅紫蘇,并接受幾家大公司的口頭訂單。訂單多了,郭永遠招呼當地的菜農一起參與訂單生產。剛開始,市場穩定,合作頗為順利。后來,價格波動,零散的合作方式使得雙方經常產生矛盾,口頭的協議履行率低。 這時,成立組織統一簽單是權益保障的最佳方式。“當時,有人建議我們成立公司。90年代的我們,都認為農民開公司不可能。”郭永遠揭秘了所謂的“不可能”。 公司開不了,郭永遠沒放棄。他四處咨詢,打聽到可以成立協會,“廈門市同安明溪蔬菜協會”2005年成立。雖然只是民間性組織,但菜農們經由協會接訂單規范了,方便了。有書面合同的約束,合同履行率直線上升,一年的交易金額就有600多萬。 業務越做越大,耕地承包拓展到了其他城市。“2006年左右,我們看中了漳州的地,想去承包。當地人以協會不具備法人資格,不能承擔法律后果為由,拒絕和我們合作。”郭永遠意識到,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迫在眉睫。 郭永遠介紹,2007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當年9月3日,全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廈門三秀山蔬菜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具備了法人資格,菜農們通過合作社開展各類業務,從此,“不可能”成為“可能”。 |
相關閱讀:
- [ 02-22]婦聯貸款壯規模:一個東北農家的五次“決定”
- [ 12-22]“村企共建”共同致富 翔安馬塘村發展模式獲贊
- [ 07-25]廈門白交祠村成立同安首家農村旅游股份合作社
- [ 05-23]2017年廈門市夏季創業項目推介會本周四舉行
- [ 10-13]“魚專家”帶動鄉親們養魚致富 魚苗一眼知雌雄
- [ 07-23]新西蘭生活:買房租房特貴 生娃可致富
- [ 07-28]歐林雅竹纖維毛巾亮相《致富經》
- [ 04-13]致富之路原來就在優客龍進口便利店身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