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蔡櫻柳通訊員劉云芳)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都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長期高血壓及血壓波動會破壞血管內壁,使得血液中的“垃圾”易堆積在受損傷的血管內壁上,日積月累便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就是通常說的“血管堵”。若心臟冠狀動脈中的不穩定斑塊一旦破裂,就會在短時間內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或卒中,危及生命。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葉濤提醒,預防高血壓,保護心血管健康,在日常飲食上就要下足功夫。市民應在醫師指導下,有針對性地調節飲食。 控制飲食 當心“看不見的鹽” 日前,一項歷時4年、調查超過45萬例的全國高血壓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達2.45億。也就是說,約每4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 同期發布的還有“中國高血壓地圖”,可以看出原本高血壓患病率并不算高的福建進入了第二梯隊,患病人數不斷增多,其原因之一就在飲食習慣上。對高血壓的患病率,一向有著“北高南低”的認識,北方人吃鹽多,不利于控制血壓,但實際上隨著南北飲食差異縮小,這樣的格局正逐漸改變。 “不少前來就診的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常說自己吃得很清淡,沒吃什么大魚大肉。細細一問,他們卻往往攝入了不少‘隱形鹽’。”葉濤介紹,醬油小炒、榨菜、油條、腐乳、肉醬這些廈門市民餐桌上的常見食物,往往是含鹽“大戶”;同時,隨著北方餐館開到南方,北方菜肴也端上了南方人的餐桌;而年輕人又常點部分高鹽的外賣餐食,不自覺中就越吃越咸,高血壓患病率也就上來了。 “健康成年人每日攝鹽量要控制在6克以下,高血壓患者及高危人群最好每天控制在2克至3克。”葉濤說,改進烹調方式也能減少鹽的攝入,如用白灼、清蒸等方式烹調。 大量飲酒 可能影響血脂檢查 高血壓常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它的兄弟———高血脂、高血糖則會被忽視,因為它們的表現癥狀較不明顯。即便發生頭暈、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癥狀,大多也被認為是高血壓所造成的,其實可能是高血脂、高血糖產生的。此外,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檢查血脂、血糖。不少人平時會測測血壓,但對抽血檢測等體檢注意事項卻了解甚少。 黃大叔不久前就被抽血檢測的結果給搞糊涂了。原來,在去體檢抽血的前一晚,黃大叔在飯局上經不住勸酒便多喝了幾杯。他以為經過了一晚上的消化,應該對檢測沒什么影響。然而,一向指標還算正常的黃大叔,這次卻測出了血脂偏高。 對此葉濤解釋,飲酒也能影響血脂濃度,可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濃度升高,很可能導致化驗結果出現誤差。因此,抽血前3天內都不能大量飲酒,以盡量避免“冤假錯案”。 |
相關閱讀:
- [ 05-16]家庭醫生網格服務 廈港家綜中醫理療室正式開放
- [ 05-16]熱情白領竟患“微笑抑郁” 醫生建議加強溝通交流
- [ 05-15]醫生提醒:筍并非適合所有人 老人胃腸不好少吃筍
- [ 05-14]寶寶睡覺房間不宜點蚊香 醫生建議搞好環境衛生
- [ 05-13]廈門市圖書館修復室“醫生”:妙手讓古籍“回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