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鄔秀君)近日,廈門日報報道了明日起21處公交站點將更名的新聞后,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而站點更名列表中,排在第一個和第二個的前坑與后坑,分別更名為侯卿前與侯卿后,更是引起讀者廣泛熱議。有讀者表示,“侯卿”兩字聽起來更文雅,同時又讓站點和地名的古老歷史結合起來,更加彰顯了廈門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昨日,針對讀者感興趣的后坑和侯卿的歷史淵源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后坑公交站點更名提案者——廈門市人大代表葉福偉以及廈門文史專家盧志明。 侯卿叫法與古代科舉有關 葉福偉是土生土長的后坑人,據他介紹,后坑社區(qū)前后社原本叫侯卿社,歷史非常悠久,或超過800年,直到現在,后坑社很多公廟、學校等仍以侯卿為名。“以前這里的先人很多都通過科舉拿到功名,所以這里就有了侯卿的叫法。”葉福偉說。 盧志明告訴記者,廈門早期開發(fā)者主要有兩派,一個是將軍派的陳元光,另一個是太傅派的陳邕。而后坑社則和陳邕的長子陳夷則有著很大關系。廈門早期的開發(fā)便是陳夷則帶著族人進駐后進行的。由于陳氏族人是分散居住的,有一支就住在如今的后坑社。“陳氏在科舉時代出了很多人才,于是也就有了侯卿的說法。”盧志明說。 而關于后坑的來歷,葉福偉提到,以前的老人告訴他,侯卿改為后坑是在日據時期,因為和日本一名將領的名字同音,于是侯卿改為了后坑。盧志明說,至于后坑怎么得名的他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登記地名時,便一直用后坑這個稱謂。在2001年出版的《廈門地名志》中,也曾提到“后坑曾經雅稱為侯卿”。 |
相關閱讀:
- [ 05-17]廈門公交站點覆蓋率居全國前列 共3400個站點
- [ 05-16]廈門島內21處公交站點將更名 部分線路首末班時間調整
- [ 05-11]海滄中滄公寓公交站旁那那棵倒下的鳳凰樹已扶正
- [ 05-04]站點沒名字查手機才知 集美公交站點調整車站設施未跟上
- [ 04-28]明起集美新增、遷移部分中途站 40處公交站點更名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