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們在翔安澳頭采風。
海西晨報訊(記者葉子申)不久前,由廈門文學院精心籌備組織的第十九屆“紅土地·藍海洋”筆會,在廈門舉行。來自廈門、龍巖等地的50多位知名作家走進翔安,深入一線采風,發現“翔安之美”。
本次筆會先在翔安區政府舉辦座談會。隨后,作家們集體走進翔安澳頭特色小鎮,重點走訪了小鎮客廳、澳頭村史館等地,了解該特色小鎮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廈門文學院院長劉岸表示,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本次采風活動旨在讓作家們親身感受廈門及翔安區的發展成就和新一輪發展的氣勢。采風結束后,作家們將創作出一批反映廈門、翔安建設風貌的優秀文學作品,刊發于《廈門文學》雜志。
本次筆會由福建省作協、廈門市文聯和龍巖市文聯主辦,廈門文學院承辦,翔安區委宣傳部協辦。
座談會
講述改革開放故事
本次筆會由座談會和實地采風組成,首先,在翔安區政府舉辦座談會,作家們圍繞“講述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故事”主題,進行研討、交流。
知名作家陳慧瑛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廈門和龍巖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期間涌現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是作家們筆下的好素材。她認為,作家們應該深入一線,持續走訪,與一線民眾“交心”,才能挖掘出好的故事。
龍巖市作協副主席李迎春說,她多次往返廈門與龍巖,也多次參與“紅土地·藍海洋”筆會,收獲良多。“現在,我正在創作長詩《生命的高度》,這次采風給了我靈感,我會把此行的感悟結合進去,把情感表達得更深刻。”
廈門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林汝勛表示,不管是“紅土地”的龍巖,還是“藍海洋”的廈門,都有“很多話要說,要交流”,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激蕩文學創作者的思想,融匯兩地的文采。
采風
領略澳頭藝術魅力
座談會結束后,作家們來到澳頭特色小鎮,實地參觀了小鎮客廳、澳頭村史館等標志性文化場所。
據悉,小鎮客廳位于澳頭社區與歐厝社區路口的交叉處,利用舊廠房改造而成,其外形時尚,充滿當代元素。當前,小鎮客廳正在舉辦“2018聯接-Connection-澳頭特色小鎮人文藝術展”,引發了作家們的高度關注。
剛到小鎮客廳,作家們就被擺放在外面的7個大型雕塑藝術品吸引住了,紛紛上前合影、留念。這些作品出自陳金慶、高孝午、吳梁焰、王興剛、謝遠清、章華等當代知名雕塑家之手,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妙的設計,叫人嘆為觀止。
走出小鎮客廳,采風團來到澳頭村史館。村史館負責人李麗介紹,該館由向東古厝(蔣氏小宗)改造而成,成為全國鄉村振興和可續鄉建營造的案例。村史館展示的《澳頭漁港古貌圖》,由當代藝術家伊玄歷時八個月創作,因其構思獨特又具專業水準的特質,被稱贊為“澳頭版的《清明上河圖》”。
后續
將創作一批“接地氣”作品
采風活動結束后,作家們對翔安以及澳頭特色小鎮的發展,也有了各自的看法與感想。
“對于翔安的發展,不得不提的就是澳頭特色小鎮。這些年,得益于特色小鎮的建設,澳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個文化地標落成,吸引了一批批東西方藝術家入駐,可謂成果豐碩。”陳慧瑛說,她被這樣的變化感動著,在過去的數月里,她曾多次來到澳頭采風。目前,她正著手創作一部激蕩時代風云、洋溢文化光芒的《澳頭故事》。
廈門文學院特約編輯徐小泓表示,廈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這些年變化很大,尤其是翔安的澳頭,從此前的漁村,華麗轉身為現在的特色小鎮,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未來,她會持續關注這一現象,并期待用手中的筆來進行呈現。
龍巖市文聯主席黃征輝說,深入一線采風的目的,就是希望作家們能更用心地體驗生活,用心將自己的真切體會轉化成優美的文字,創作出一批“接地氣”又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他希望,采風結束后,作家們能充分“咀嚼”采風成果,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