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實現了區級所有審批服務事項的“一站式服務”。
思明區臺胞驛站前埔西聯誼點向入住臺灣青年公寓的臺灣青年送上大禮包。
廈門日報訊(文/圖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 通訊員夏思萱)踏上思明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處處都能感受到“速度與激情”。作為廈門的中心城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速度與效率不僅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更體現在思明區的機關效能建設上。
思明的“速度”為企業帶來便利,為群眾帶來實惠,思明的“激情”讓身處其中的人們感受到“高素質高顏值”城區的巨大魅力。今天,讓我們從三個關鍵詞來探尋思明區機關效能建設的“秘訣”。
關鍵詞1 審批提速
不僅有“一站式服務”,更有“上門服務”
“以前要跑三個地方,現在一趟就能搞定,辦事效率大大提升,企業很受益啊。”加捷財稅事務所集團的注冊專員蘇寧玲經常要辦理企業注冊設立業務,思明區提供的“一站式服務”讓她深刻感受到高效和便利。
在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三樓的企業服務廳,企業注冊設立一站式就能解決,只需跑三個窗口,就可辦理好登記辦證、公司刻章和銀行開戶。5月24日下午,再次來辦理業務的蘇寧玲笑著說:“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就辦好了,三個工作日后就能拿到營業執照了。”
機關效能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為了營造最優的發展環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如何進一步改進行政審批?思明區打造了巨無霸式的政府“超市”——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實現了區級所有審批服務事項的“一站式服務”,杜絕辦事群眾“多頭跑”“來回跑”的現象。2017年辦件量達91.3萬件,其中“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項的辦件量82.3萬件,超過總辦件量的90%。群眾綜合滿意率達99.2%。
備受好評的還有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全省首設的專業服務業平臺,方便企業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優質的合作伙伴。全市首設的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則讓市民隨時隨地自助辦理制發社保卡、稅務業務等。
思明區還以鎮海社區為試點,全面探索創新“就近辦、馬上辦、線上辦、大家辦”管理模式,將行政管理上收、便民服務下沉,群眾10分鐘步行,就能實現“一站式辦理”;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上門服務”。
前段時間,石泉路25號、27號的居民反映自來水管有問題。接到居民電話后,鎮海社區網格員立即協調水務等部門一起上門查看處理。
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許多前臺辦理事務都上收到了中華街道辦的前臺,并實現一站式辦理。社區工作者有時間和精力去包網格、包小區樓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和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門取件代辦服務,實地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公共設施破損、生活環境臟亂等問題。”
鎮海社區還有一個名氣不小的“鄰里互助促進會”,70家企業會員單位和50名社區達人為有需求的居民,特別是老年人與殘疾人群體提供上門理發、上門水電維修、“代勞代購代辦代跑腿”等“社區管家式”互助服務達上百次。
關鍵詞2 創新服務
全國首創“訴訟與公證協同創新中心”
過去案件涉及調查事項,法官排期要一個多月才能出差;如今,只需兩天,次日證據就能到法官案頭。如此高效的轉變是怎么做到的?原來,現在遇到案件需要調查,法官只要發單,派任務給公證機構,當天派單,次日就可完成。
怎么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就是在群眾最關心、最盼望的地方,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讓人民群眾能更及時高效地感受公平正義,思明區法院在全國首創“訴訟與公證協同創新中心”,將司法機關的輔助事務交給公證機構集中承辦。
由公證機構組建專業法律服務團隊進駐法院,協助法院開展送達、調查、保全、執行、調解及其他司法輔助事務。該模式于2016年11月開始探索實踐,2017年發展成熟。
“1+1>2”的效應已經顯現。思明法院介紹,訴訟與公證協同創新,讓法官跳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困境,逐漸從繁冗的事務性工作中脫身,專注于開庭、合議、裁判等審判核心事務,推動了審判工作提速提效。
法院工作效率大提升,最終受益的是人民群眾。在法院辦案開支成本減少18.37%的情況下,此舉有效剝離法院約三分之一的輔助事務,司法送達完成率提升30.14%,司法調查周期縮短80%,保全執行查控周期縮短50%,法院審執結案件同比去年增加19.68%,超出同期收案增幅9.62個百分點,推動了案件審判執行質效提升。
還有一個數據引人關注。2017年以來,在公證機構協助法院調解的司法案件中,約10%的糾紛由公證機構直接化解而未進入司法程序,營造了和諧的社會氛圍。
以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缺少公證機構的身影。思明區率先發揮公證員法律專業優勢深度介入司法糾紛處理,將公證前端預防糾紛和法院末端化解糾紛的職能串聯起來,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多元、更專業的糾紛解決途徑。
最重要的是,由公證機構統一承接司法輔助事務,進一步推動了司法規范化和司法公開度,提升了群眾辦事體驗。2017年,法院效能投訴相較去年減少48.75%。
關鍵詞3 解決痛點
把謀發展促民生作為機關效能建設出發點
機關效能建設關系到思明區經濟社會發展能否在正確軌道上運行。把謀發展、促民生作為機關效能建設的出發點,思明區上下把心思都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數據或許枯燥,但最能說明問題。2017年思明區實現GDP1321.86億元,增長7.8%;財政總收入完成224.38億元,增長6.8%,位列福建省各縣(市)區首位。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大,財政收入質量就高。2017年,思明區稅收占財政總收入比重98.4%。
“錢袋子”越來越鼓的同時,思明區把更多的財政收入向民生傾斜,每年確保新增財力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管錢有方的思明區,因財政管理工作績效突出在去年5月獲得國務院1500萬元獎勵,是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縣(市)區。
與臺灣一水之隔的思明區,是臺胞工作、生活的首選地。背山面海、環境優美、拎包入住、不用中介費、線上就可簽約,就在5月25日,由思明區精心打造的臺灣青年公寓正式亮相,迎來首批入住的十名臺灣青年。
思明區推動廈門60條惠臺舉措落地的這項重磅之舉再次引發關注,深受臺青點贊。當天,思明臺胞驛站前埔西聯誼點同時揭牌成立,將為入住公寓的臺灣青年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
臺胞驛站是思明區提高服務臺胞工作水平的創舉之一。2015年5月成立以來,臺胞驛站已設立六個功能各異、特色鮮明的聯誼點,定期舉辦聯誼交友、創業分享等主題沙龍活動,服務臺胞5000多人次。
“我們在溫暖的驛站等你停靠。”臺胞驛站這一口號讓臺胞心生溫暖。讓他們感到更溫暖的,是臺胞驛站一項項貼心的舉措:開通微信公眾號服務號、組建微信群,成功引進100多名臺灣青年入駐思明創業;聘請11位臺胞、熱心人士擔任調解員,積極化解臺胞與大陸居民、臺胞與臺胞之間的矛盾糾紛,共服務臺胞210余人次,成功調解11起糾紛,保障了臺胞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