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排排站,飼主排排坐。老人們一邊喝茶聊天,一邊關注著自己的愛鳥。 遛鳥的人通常都養多只鳥兒。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張一涵 圖/記者 林銘鴻)老年大學新學期伊始,不少人忙著搶課報名。大學的課程還沒開始,除了幫子女帶娃外,廈門的老人們還有什么養生的好方法嗎?養鳥、遛鳥是他們充實生活的又一方式。 清晨六七點,踏進南湖公園、萬石山腳下等僻靜處,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不斷入耳。趁著晴日,鳥兒們“聚會交流”,老人們開始喝茶話仙,其中還“隱藏”著來自貴州、四川、新加坡等地的養鳥愛好者。 遛鳥現場? 鳥鳴聲此起彼伏? 老人們喝茶話仙 提著鳥籠,輕輕掀開淺藍色籠披,再把籠子往草坪上一放,鳥兒們的晨間“聚會”拉開序幕……周日上午7點,遛鳥的人們陸續走進南湖公園。“安頓”好鳥兒后,他們有的三五而坐,在小茶幾上泡茶話仙,有的則靜靜待在樹蔭下的石頭上,關注著籠中雀躍的小動物,偶爾給它們挪挪地方。 聽見周圍伙伴的叫聲,鳥兒們競相“亮嗓”,一時間,草坪“獨唱”成了熱鬧的“合唱”;看見附近有同類,有領地意識的鳥兒還會不時耍耍“性子”,用腳抓住籠子,甚至用嘴巴啄籠披。 遛鳥就是這么“遛”的,鳥兒大多數是畫眉鳥。而來遛鳥的,絕大多數是老年人。這邊鳥兒“聚會”,他們也做交流——養鳥技巧、家常見聞等話題都是“茶配”。有時,看見鳥兒們興致高漲,他們還會把鳥籠靠在一起,比比誰家的鳥力氣大,勢頭猛。 “不下雨的話,我們幾乎天天都來。”遛鳥的老林告訴記者,最少時,公園里每天都會有七八個人,最多的時候有三十人左右。 興趣相同? 聊起鳥兒的話題? 拉近彼此的距離 其實,南湖公園只是“客場”,位于紀念碑附近的公園綠地才是遛鳥“主場”——老人們把這里稱為“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既有清新空氣,滿眼綠植,還有一群興趣相同的“老”朋友。 住在湖濱南路的老葉,本可以就近前往南湖公園遛鳥。為了鍛煉身體,他“舍近求遠”,每天騎車二十多分鐘,載著四只畫眉來到虎園路。“出來走走,有人聊天,也有事做。”一旁,遛鳥的老人補充說,有了這樣的愛好和場地,養老生活反而更充實,若是遇上雨天沒法出門遛鳥,竟會覺得日子少了些滋味。 遛鳥的老人中,還“隱藏”著來自貴州、四川、新加坡等地的養鳥愛好者。“貴州本來就有養畫眉的習慣。剛好,來廈門也有地方遛鳥。”老葉說。 “新加坡的養鳥愛好者會和我們交流飼養方面的問題。其實方式方法差不多,只不過,他們那里的鳥,吃活蟲多一些。”在此遛鳥的呂先生告訴記者,不過,或許由于家務和距離等原因,他們遛鳥的時間并不固定。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聊的是鳥兒的話題,拉近的是彼此的距離——可以說,“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給外來的老人們提供了一個融入本地的場所和平臺。 |
相關閱讀:
- [ 06-16]廈門:司機救下路中的小鳥 視頻大火獲贊超100萬
- [ 04-26]家中正吃飯大鳥來求食 廈門林業人員:它餓了
- [ 03-31]2天內跳閘6起 飛鼠鳥兒頻襲擾廈門段鐵路供電網絡
- [ 09-05]鳥語花香春常在 廈門遍地是公園
- [ 08-28]“天空之眼”鳥瞰廈門鼓浪嶼和廈門島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