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匣子“內心”很復雜 東南網7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漁管家”團隊供圖)進入暑假以來,閩南一帶的水產養殖池出現了一些帶著“白匣子”的大學生。什么是“白匣子”?原來,這是廈大嘉庚學院的大學生為漁民們研發的水產養殖神器——“漁管家”。 對養殖池里的蝦兵蟹將來說,外形呈白匣子狀的“漁管家”就是一位靠譜“管家”——24小時貼身守護,水溫合不合適、氧氣夠不夠、“飯菜”香不香……它全盯著呢,一有異常立刻警報。“漁管家”研發團隊成員、電子商務專業大二學生鄭誠介紹,“漁管家”是一款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遠程監控氧氣機、送料機、水泵及水下4G攝像頭開閉的新型水產養殖監控系統。 簡單來說,有了“漁管家”,在家泡茶的養殖戶刷刷手機(APP客戶端)就可以查看增氧機的運行情況,還可遠程操控增氧機的開關。“為魚蝦供氧,這是水產養殖的必要條件。”鄭誠說,漁民為了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增氧機可能出現的故障,幾乎要24小時守在養殖現場,這就是傳統養殖業的最大痛點。 而這正是他們的研發緣起。“我有幾位同學的家里就是從事水產養殖行業的。其中一位同學的舅舅曾因沒能及時發現增氧機故障,導致兩畝蝦池里的蝦缺氧,死了四分之三,損失10多萬元。”鄭誠說,在投入研發之前,他們還做了兩件事:一是利用假期,到閩南一帶水產養殖集中的村鎮走訪、了解;二是聯系該校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老師作為技術指導。 據介紹,“漁管家”團隊成員中,有三位負責技術,分別來自該校軟件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有兩位來自會計與金融學院,負責財務;還有六位市場人員及1位設計人員,他們的專業涵蓋廣告學、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物流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 也就是說,在校大學生們各自發揮所學,拉起了一支研發團隊。 |
相關閱讀:
- [ 02-02]洋桔梗長勢慢貪吃牛蛙變懶 冷天翔安種植戶和養殖戶更忙
- [ 01-09]廈門全面清退海域養殖 造海洋千億產業鏈
- [ 01-04]廈門將制定出臺扶持政策 促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 [ 11-08]“2017年東盟國家綠色生態水產養殖官員研修班”今日落幕
- [ 11-06]氣溫降低牛蛙忙“貼膘” 翔安養殖戶進入忙碌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