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農戶的花生出現(xiàn)了果仁不飽滿的情況。記者 洪麗敏攝 苗條花生仁 愁煞種田人 海西晨報訊(記者洪麗敏)近日,持續(xù)的高溫天氣讓人著實體驗了一把苦夏的滋味。在翔安區(qū)的農田里,水稻、花生等農作物迎來了收成季節(jié),正是農民忙收割、采摘的時候。但本該是豐收季,卻有人歡喜有人愁。原來,今年的花生產量出現(xiàn)了“參差不齊”的情況。 昨天,記者來到翔安新店洪厝村,村民老洪一家正忙著采摘花生。 老洪說,今年種的一畝多花生已經拔了三天,每天都是清晨五點下地,九點收工,下午四點再來,一直到夜幕降臨,只有這兩段時間比較涼快,其余時間都不敢待在地里了,會被曬焦。 談起今年的收成,老洪連連搖頭:“種了一輩子地,第一次遇到這種‘有房子沒人住’的情況。” 老洪把剛拔出的花生給記者看,每棵花生植株的根部都結滿了花生,每個帶殼的花生大小均勻,外殼紋路清晰,看上去很漂亮。可剝開花生殼,才知道老洪講的“有房子沒人住”的意思。 原來,花生仁不僅不飽滿,且花生皮呈白色,像是沒成熟的樣子。細嚼一下,還帶有干澀、無味的口感。 農諺說“清明前后,種瓜種豆”。老洪介紹,本地農民播種的大多是春花生,一般在清明節(jié)前后播種,種植周期約4個月。 老洪自家一畝多的地,在清明節(jié)后十天才種下花生,屬于較晚種植的。 “往年一畝地可收成700斤左右,今年恐怕400斤都難,這種不飽滿的花生用來榨油出油率也不高、不香,相當于白種了。”情況和老洪類似的,還有不少農戶。 在新圩大帽山腳下,農民蔡亞天種植了兩塊花生地。這兩天,他忙著采摘最后一塊地的花生,產量也是不高。 蔡亞天說,另外一塊地種得早,且位于溪流旁,產量較高,花生仁的顆粒也比較飽滿。“正常情況時,100斤花生可榨30斤以上的花生油,今年減產,可能就只能榨15斤左右的花生油了。”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新圩、內厝等地的農田,不少農民也反映了今年收成參差不齊的情況。其中,有一些收成好的農戶,他們表示,種植的時間大多趕在清明節(jié)前。 對此,翔安區(qū)農林水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是土壤、水分、陽光,今年沒有什么病蟲害,農民種植的品種也較穩(wěn)定,如果普遍性的產量偏低,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就是氣候。 今年,清明節(jié)過后的降雨量較少,干旱天較多,這些都會影響花生的成長、結果與成熟,所以才會普遍出現(xiàn)花生結果率低、果粒不飽滿、有殼無果的現(xiàn)象。 |
相關閱讀:
- [ 05-17]青海:綠色環(huán)保漸成清明祭掃新風尚
- [ 04-13]清明祭掃 莫忘英烈
- [ 04-13]清明是一堂“德育課”
- [ 04-13]用網絡文明營造綠色清明
- [ 04-13]清明祭英魂 不負今朝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